APP下载

浅谈团辅与主题班会结合的实效性

2018-02-26陈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31期
关键词:主题班会实效性高中生

陈茜

摘要:高中生主题班会与团体心理辅导的结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观念、兴趣、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实践表明,运用心理辅导方式开好主题班会,可以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更能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更有利于形成班级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学生的良性互动,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心理氛围。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高中生普遍存在的适应、人际、学困及早恋等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主题班会的实效性。

关键词:团辅;主题班会;高中生;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1-0072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要求教师运用“倾听”“理解”“重述”“引导”“面质”“具体化”及“行为训练”等辅导技巧与辅导艺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学生的必备课。各自开展都存在有一定局限性。但在实践中,这两种育人形式是可以相互借鉴、互相渗透的,团辅与主题班会结合,班会活动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说教,更有利于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

一、团辅式的主题班会效果更有针对性

由于采用了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团辅班会课就有了心理辅导的氛围,在团辅班会课上,教师必须坚持尊重、真诚和理解的原则。对学生真心、用心、耐心,才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实现团辅班会课的目标。以师生真情的流露、心灵的交融营造平等、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使传统以说教为主的班会课变得更有趣味、更有活力、更受欢迎、更有效果,促进个体成长与集体发展成为相互依赖、共同促进的过程。成功开展团辅式主题班会课能较好提高高中生的心理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高一新生的适应能力

适应是个体改变自己生存环境或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所需的间接满足的过程,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新生,他们所遇到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适应陌生环境,由于环境改变、学校要求的提高及心理准备不足,许多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后出现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情绪的稳定。开展团体辅导式的主题班会就能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利用团辅的技术,通过趣味活动,例如:“大风车”“解开千千结”“滚雪球”等,使得团体中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换位思考,真实体验,在欢快中解除隔阂,获得自我认识的提升,学会适应。

2. 改善高中生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困惑是高中生最普遍的问题,有许多共性,这时可以通过团辅与主题班会相结合的形式去改善,通过“我沟通,我快乐”“亲密接触”“友情起步”等团辅主题,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例如“大树和松鼠”“三人四脚”“黄金进化论”等,运用团辅技巧,大胆开发团体潜力,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在大家的分享、冲突、理解、领悟中改变人际交往观念、不良的人格特质,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更好认识青春期情感困扰,正确对待“早恋”问题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生理的成熟与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使得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理解,那么怎么让高中生正确地认识这些并守住应有的界限,以免误入“早恋”泥潭呢?团辅式的主题班会就能很好解决这类問题。我校就成功地开展“花样年华,从容走过雨季”团辅式主题班会。通过场景布置渲染气氛:爱情很美,但需要很多条件和历练。影视资料让学生思考、讨论:高中生具备充足的爱的条件了吗?接着游戏“爱意萌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反思、交流他们眼中爱情的样子。接着美文欣赏:诵读《喜欢一个人和爱一个人》,使学生自己在内心判断:我那点感情算爱吗?审视自己,跟自己内心对话:我具备爱的能力和条件了吗?沉思中播放视频:《凄美爱情》悲剧式的主人公的命运让学生震撼。及时提出论题:等待真爱需要什么?让学生自由组合私语讨论,或内心对白。短片欣赏:《初恋这件小事》,教师在这过程中是学生的朋友、参谋甚或是“同伙”,在活动中和学生一样,也可以敞开自己的心灵,学生是完全处于开放状态的,完全可以自由表达个人内心感受和观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环节、游戏及小品表演,教师免除传统的说教和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参与,自己反思、体悟、自我判断调适,杜绝“早恋”危害,自己说服自己高中阶段不恋爱,只有纯真亲密的同学情。也让学生明白:等待真爱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包容心、耐心和爱心以及诸多的物质的和精神方面的充分准备,这是一个高中生无法具备的。所以正确对待情感困扰,自觉澄清同学间的纯洁珍贵的友情。

4. 学会克服焦虑,从容迎考

绝大多数学生在考试前(特别是大考前)都有些紧张,适度的紧张和担心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有利于学业水平的发挥。但过度的“考试焦虑”,会影响考试时实际水平的正常发挥,也会影响身心健康。要解除紧张心理,保持最佳的应考心理状态,掌握应对焦虑方法,建立自信,坦然面对考试,团辅式的主题班会效果很好。活动中融入了团辅形式多样化的游戏、表演、哑剧、小品等,如《同舟共济》《棒打薄情郎》等,让学生自主融入角色,认识焦虑并自我脱敏焦虑,学会积极心理暗示,从而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

5. 学会情绪管理,愈挫愈勇

情绪问题是我们高中生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困扰,可以说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有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困扰着学生。高一、高二年级每周星期一班会课,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团辅主题开展活动,例如“你说我猜”“挤眉弄眼”“镜子原理”等活动,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明白:影响我们情绪的不是发生事情的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理解。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想法来改变情绪,即借着不断的质问、驳斥自己的非理性想法,去除这些不合理的想法,并以理性的想法替代之,进而解决我们的情绪困扰。高呼我的情绪我做主,使学生在生活中遇挫不馁,成为积极、阳光、活力、朝气的年轻一点。endprint

二、团辅式的主题班会活动效果多样化

传统的主题班会通常主要采用讨论、专题报告、成果汇报、经验交流等方法,围绕某个主题进行讨论、解决班集体的问题,例如班风班纪、集体荣誉、达标创优等,通常向学生灌输某种的观点,学生有被动接受的嫌疑。而团辅式的主题班会是通过多样的游戏活动、心理对白或者肢体语言等组织学生自动参与的过程,没有说教,没有强迫,不预设和不说教,不是计划或蓝图的演绎,也不同于学科知识的传承,它让学生主动参与、自由创造,通过相互作用实现自我规范、自我反省和自我调控,最终实现心灵的成长。它的收获是多样的,不同的个体在活动中收获的感悟、体验、观点、结论等并完全不相同。因为每个个体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其生活环境、家教观点、教育程度等并不相同,符合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各个个体根据自己的实际各取所需,补充、完善心理正能量,以达到健康成长的目的。

以团辅主题班会《学会相处》为例,学生学会求同存异,学会换位思维,学会多角度看问题。不一定非要强求别人和自己达到共識,别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观点时,可以拓宽自己的思路,也可能对自己的思考具有启迪的作用。生活习惯不同引发的冲突也很常见。应该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不要力图什么都去改变。想改变别人时,反过来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一下,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不期然地融入到同一个集体,自然会有不兼容的地方,但可以彼此适当调整。如果双方都是这样的态度,很多问题就不再成为困扰。一件小事常会影响到宿舍的和谐,只有在相处的过程中学会宽容和忍耐,才会避免和化解冲突,营造友好、信任、和谐的氛围。

三、团辅式的主题班会有助于寓教于乐

就其组织方式而已,团辅式的主题班会更多使用游戏、活动、唱歌甚至舞蹈等形式,这些活动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参与、促进学生体验。团辅活动依靠学生渴望成长的内在动力,充分开发潜能,让学生通过体验、交流、碰撞、分享来改变认知并规范行为,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内化基础上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实现了教学统一和知情意行的统一。整个过程是开放的、自由的、没有思想束缚和限制的,充满着快乐,在快乐中思考、体悟、改变、成长。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建构性特点。

作者简介:陈 茜,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任职灵山县新洲中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体心理咨询。

(作者单位:广西灵山县新洲中学 5354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题班会实效性高中生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怎样开展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