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中厂”平台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8-02-26徐春
徐春
【摘 要】基于“校中厂”平台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水平低、专业知识不牢固等一系列因素使人才利用率大打折扣。此外,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面临教学与产业脱节的现实困境。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在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The teaching mode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plants in campus" is favored by teachers as its unique advantages. At present, as the low professional level, and no stro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other factors, the talent utilization rate is reducing. And in China, the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aces the actual difficulty of the 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production. To solving this problem, we ne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key is reforming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關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Key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lent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1-0092-02
1 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毕业生就业和企业人才需求比例严重失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社会经济发展带动了公司产业的加速升级,这就导致大量的公司企业急需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面对如此大的人才缺口,很多高职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制度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实际的产业需求。
2 基于“校中厂”平台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概述
2.1 内容
“校中厂”的引用直接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平台,学徒制度给学生提供了与专业技术人员接触的机会,这些技术人员的经验总结,远比课本上的空乏理论知识更具实用性。
2.2 方法
在目前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校方和企业签订三份合同,即人才培养合同、用人合同和双导师互聘合同;其次表示学校要合理使用三方面资金,即企业资助、教育经费、学生生活补贴;有利解决四个问题,即企业及时招到所需人才问题、学生在企业对口岗位上能学到一定的技能问题、学生有初步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问题,共同管理、培养学生问题。
2.3 意义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推进了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育体制改革,将高职院校理论性的专业教师与企业实践性的专业师傅作为双导师,将企业车间需要生产的任务结合高职院校课堂上需要讲授的部分理论性课程,来实现项目一体化的授课模式[1]。只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及时、协调、组织学生进行“现代学徒制”教学,便可以让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要求调整课程。学校结合企业生产的需要,及时安排学生到企业生产车间进行学习,由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同时指导授课,学生能够在岗位上零距离学习技能。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校企双方签订双导师互聘共培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内容与要求落实教师下车间学习技能,合理安排技能学习模块,由企业师傅给教师培训技能,培训结束后通过实际操作来考核,有效提高了教师技能水平。
3 基于“校中厂”平台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探索与实践
目前基于“校中厂”平台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已经开始在很多地区流行[2],以百所教育部首批的“现代学徒制”度教学试点的高职院校——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机械与数控专业来举例说明。
首先校企双方相互交涉共同研究讨论之后,撰写并上交了定点申报方案,最终获得了教育部的审批。校企双方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了基于“校中厂”平台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教育体制探究与实践。
作为理工科的机械与数控专业,不仅需要了解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还要了解机械的物理理论依据,最重要的就是要会上手操作。之前陈旧的教育制度,一直限制了学生亲自实践的机会。校企双方以教师和师傅为着眼点,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教师先到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技术培训,专业的技术工人把他们的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高职院校的教师们,最后对他们掌握的技术进行考核。教师在学习技术的过程中,也给师傅们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把他们口头的技术语言转变成专业术语。
有了一定产业生产经验的教师,便能很好地调整他们的课堂授课重点,合理组织学生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紧接着就联系企业,带着学生去亲自实践这部分的理论知识,中间教师和师傅会全程陪同。不懂的技术难点、理论知识都能得到很好解决,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还为企业的车间注入了青春活力,打破了双方懒散、乏味的学习工作氛围。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直接就去了企业工作,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学习,他们对工作环境已经很适应了,解决了学校到企业学生身份转变困难的问题,更不存在实操性的阻碍。从2015年申报至今,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为合作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企业也打破了招工难、招技工更难的问题,促进了双方的发展。endprint
4 基于“校中厂”平台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探索与实践面临的问题
每一项新的举措都需要一个发展的阶段,“现代学徒制”度教学模式也是一样在不断的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才能获得完善和成功[3]。在施行过程中主要面临一下几点困难。
4.1 部分企业拒绝与高职院校合作
很多企业拒绝高职院校学生进厂实习,因为会打破他们原有的生产模式,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无论是教师技术的传授、还是专业技术人员给学生上课,都会浪费该工人大量的生产时间,耽误产品的生产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很多企业因为这个原因拒绝与校方合作,却以高的工资标准挖走别的企业培养出来的优秀技术学生。这就要求企业与校方制定更明细的合同和学生要求。企业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现代学徒教育体制,接受新的理念才能实现共赢。
4.2 部分高职院校不能合理组织学生
因为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想在课堂改革上花费时间和心思,加上现在孩子个性比较鲜明,很难组织班级的纪律。很多学校存在教师把权利交给班长,“双导师授课制度”成为一群学生在企业车间乱逛的现象。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师的风气治理工作,给予相应的奖励制度,调动教师进行课堂创新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应有的风范,与学生们一起去体会亲自动手操作的乐趣,并且把自己的理论结合实际总结出来,还能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指数。
4.3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平常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去企业车间见习成了他们逃课的好机会,不能有效把握学习的机会。这就要求学校要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多组织社会性的活动,让他们看到毕业后择业竞争压力的巨大以及专业技能知识的重要性。当然“双导师授课制度”的课程讲述也要活泼生动起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不能一蹴而就,应当稳重求进,从一点一滴当中提高学生对實操的兴趣,以及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考能力[4]。
5 基于“校中厂”平台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探索与实践的前景展望
基于“校中厂”平台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探索与实践,是一种惠及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教育体制改革。因为起步较晚,很多理论体系和规章制度还不完善,这就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企业和高职院校积极协商寻求最有利的人才培养方案,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每一位走出高职院校的学子,都具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实现高职院校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的目的,企业为社会提供优秀产品的目的,解决人才浪费以及高职院校毕业生失业的社会性问题。结合多方面的努力,共同达到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高速提升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福荣,龚花兰.基于“现代学徒制”制造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01):72-74.
【2】李苏.“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3】朱梅娟.中职校商共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
【4】孟鑫沛,肖永祥.基于“校中厂”平台的高职“现代学徒制”教学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6):152-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