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复习
2018-02-26王秀珍
王秀珍
【专题概述】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有成功经验的积累,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的探索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惨痛的教训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知识梳理】
1.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1953—1957年。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4)成就:“一五”期间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1957年,武漢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川藏、青藏等公路建成。
(5)意义: 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西北新的工业基地建立起来。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2.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3.三大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底。
(2)改造任务:实现所有制改变(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改造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4)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58年。
(2)原因:对国情认识不足,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3)结果:使得“左”倾错误泛滥,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困难。
(4)教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5)全国人民的楷模: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
5.“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全国大动乱局面的出现:1966年,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文化大革命”开始。随后,全国出现大动乱局面。
(2)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6.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①反冤假错案: 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②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这一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
7.改革开放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时间:1978年;地点:安徽凤阳小岗村。
②内容: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③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④影响: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村走上富裕道路,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2)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又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我国现在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国企改革
1985年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8.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②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1987年,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endprint
④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⑤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⑥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⑦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典型例题解析】
例1.我国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是在(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C.“大跃进”运动以后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关的知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加强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建立了华北、西北工业基地。故选A。
例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解析: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定,由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故选C。
例3.邓小平评价某次会议: “虽然过去我们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转折。故选D。
例3.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 “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行动”是指( )
A.建立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C.开放海南为经济特区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解析:根据题干中提到的“开放整个海岸”,可以得出这一“行动”是指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故选B。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的“里程碑”主要是指( )
A.“共同纲领”的颁布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2.如图是某县水稻亩产量柱状图,1958年亩产量远远高于其他年份是由于(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浮夸数据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3.有一首动听的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青藏铁路建成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4.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叙写着美丽的篇章。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成为当时全国人民楷模的有( )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推动
B.“一五”计划的推行
C.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6.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
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袁隆平
6.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三大改造完成后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7.“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走向社会主义道路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逐步实行的( )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人民公社化运动
9.右图是小芳整理的历史信息,据此判断她研究的主题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祖国的和平统一
C.经济体制改革
D.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10.某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据此判断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能是( )
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D.教育体制改革
11.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对思想解放產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endprint
①百家争鸣 ②新文化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
A.經济建设可以急于求成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D.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1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B.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D.港澳回归,实现 “一国两制”构想
14.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习近平为首的共产党人坚持并发展了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二、非选择题
15.近现代中国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1.D 2.B 3.D 4.D 5.B 6.A 7.B 8.C 9.D 10.C 11.C 12.C 13.B 14.D
二、15.①平均地权(或民生主义)
②封建土地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
③工业化建设
④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合作社、合作化、集体化)
⑤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启示:①政策的制定要注意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政策要符合国情、切合实际。③要尊重客观规律。④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等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