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2018-02-26林桂云
林桂云
摘要: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正符合了这种要求。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水循环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来实现。
以高中地理《水循环》教学为例,新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即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绘制水循环示意简图,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其主要环节和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师可以从分析、认识、定位、解决,四个层面来安排教学活动,适当的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全面贯彻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通过分析和绘制地图,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学生具备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完成各项地理实践活动,而地图就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利用的重要地理工具。
例如在《水循环》教学中利用地图进行互动式教学:首先让学生观察水循环动画视频后,要求用简洁的线条和图形绘制水循环示意简图,表达出水循环过程的概念,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其次开展讨论,从海陆间循环引出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归纳水循环的类型,不断完善示意图(见图一)。学生从局部到整体,一步步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培养水循环的整体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地理学习,自己绘制地图,做到能够运用地图工具,
观察、识别、描述与水循环有关的环节和自然现象,并对其中部分现象进行解释,具备一定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二、通过不同地理视角认识地理环境,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对象包括自然要素(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和人文要素(人口、聚落、农业、工业、交通等等)及其之间相互关系,这些要素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并相互作用,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具备综合思维,有助于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例如在《水循环》教学中,围绕着水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系统地分析相关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首先通过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找出参与水循环的自然地理要素有气候、水文、地貌、土壤、生物等,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其次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水循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学生可以结合所在生活环境(桂林市)得出:属于海陆间循环类型,年降水量丰富,夏季降水多,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地表径流多,流量丰富,有夏汛,气候和水文又同时影响流水作用地貌显著(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为酸性红壤等等。由此学生从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建立和完善地理知识体系,运用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说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培养了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示意图没有直接展现人类活动,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气候和河流是聚落、农业、工业的重要区位,人类活动通过影响径流、植物继而导致局部地区气候乃至地理环境变化,全面认识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最后,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角度分析陆上内循环区域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了解区域之间有差异性。
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的综合思维,成为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等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三、通过空间定位分析,构建学生的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可以从区域的角度,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和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现象,并正确评价区域发展。
例如在《水循环》教学中,从空间位置角度划分水循环示意图中两个不同区域:内流区(陆上内循环)和外流区(海陆间循环),结合学生生活环境(外流区),首先从区域综合性特征讨论分析漓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经济、人口等等),开发利用和建设的基本内容(建水库发电、旅游业、水源、航运)以及综合治理(旱涝、水土流失等等)的对策措施。
在学习过程中,对区域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开发和整治,如何正确评价区域发展等方面进行的拓展讨论和探究,构建区域认知模式,从而落实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四、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人地协调观是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包含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 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
结合案例教学,学生通过了解人地关系,利用已有的人地协调观点来解决其中的人地矛盾。例如在《水循环》教学中,针对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内流区)的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成为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人們在生活生产中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的现象,会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出如河流下游水量减少甚至断流,湿地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加剧,气候更加干旱,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地关系矛盾,如何解决问题,找出原因,提出措施,开展如何趋利避害的探究,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树立基于国家情怀和世界眼光的教学理念,从地理角度看教学内容,抓住地理特色,科学有效地设计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地理素养,引导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正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田家炳中学 541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