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维度视阈下国际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探索
2018-02-26乐国斌
乐国斌
[摘 要]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日益凸显国际商务活动角色和作用。国际商务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其间隐藏了各国文化的价值观。只有深入了解各国的文化维度和价值观,国际商务活动的参与者才能在各类跨文化商务活动中游刃有余,顺利达成各自的目标和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各国的文化维度和价值观,从霍夫斯泰德的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以及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四个文化维度着手,探讨国际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而使国际商务活动的参与者在商务活动中加以运用,顺利达成各自的目标和使命。
[关键词] 商务文化意识;文化维度;商务交流
[中图分类号] G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1-0102-03
Abstract: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go global" strateg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 the role and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are essentiall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which hide the valu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Only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and values of each country, participants can easily achieve their goals and missions in all kinds of cross-cultural business activities. Start with four cultural dimensions in terms of power distance of Hofstede, 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and long-term and short-term orientation, the stud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so as to achieve their goals and missions.
Key words: business culture awareness, cultural dimensions, business communication
一、國际商务文化意识概述
国际商务文化意识,就是商务活动的跨文化意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导致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不同。在国际商务交往中,跨文化意识就如同一套特定的代码,只有了解并遵行这套代码,国际商务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国际商务文化意识可谓商务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之一。
文化意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随处可见。比如在中美商务交往活动中,美国人往往喜欢直截了当,开宗明义,而中国人往往喜欢先客套一番,迂回委婉地切入正题。在会谈过程中,中国人往往会顾及双方的面子,选择以间接或者暗示的方式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要求;而美国人则会比较直率,不喜欢拐弯抹角,因为他们觉得利益比面子更重要。美国人在处理公事时不太在乎权力与地位,而中国人则较为强调权力与距离。美国人注重事情预期的效果,而中国人则较为注重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和长远打算。上述现象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并不少见,只有了解并培养跨文化意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二、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指导意义
荷兰学者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于1967到1973年间在跨国公司IBM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观调查[1]。他率领的团队对IBM公司的72个国家员工先后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重点探讨各国员工在价值观上表现出来的国别差异。在此基础上,霍夫斯泰德于1980年出版著作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文化之重:价值、行为、体制和组织的跨国比较》),正式提出文化维度理论(theoryofculturaldimensions)。
后来,霍夫斯泰德在其理论中纳入长期在香港中文大学工作的加拿大心理学家Michael Harris Bond和保加利亚语言学家Michael Minkov等人的调查研究成果,归纳出六个文化维度以衡量价值观[1]:1.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某个社会中地位低的人对于社会或组织中权力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2.不确定性的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和非常规的环境威胁时,某个社会是否通过正式的渠道来规避和抑制不确定性;3.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用以衡量某个社会总体关注是个人的利益还是集体的利益;4.男性化与女性化(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该维度主要衡量某个社会中代表男性的品质(如竞争性、独断性等)占主导,还是代表女性的品质(如谦逊、关爱他人等)占主导,以及对男性和女性职能的界定;5.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Long-term and Short-term),该维度指的是某种文化中的成员对于延迟其物质、情感、社会需求满足的接受程度;6.放任和约束(Indulgence and Restraint),该维度主要衡量某个社会对人的基本需求和享乐欲望的容许程度。endprint
如前所述,国际商务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其间隐藏了各国文化的维度,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只有深入了解各国的文化维度和价值观,国际商务活动的参与者才能在各类跨文化商务活动中游刃有余,顺利达成各自的目标和使命。
三、不同文化维度下国际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特定文化维度中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影响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而且这种习惯往往根深蒂固,难以改变。而国际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人们从根本上调整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求同存异,目的是推进商务活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从价值观的层面揭示了各国文化的特性,有助于人们从更深的层面了解他国文化。下面将选取霍夫斯泰德的四个文化维度来探讨国际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不确定性的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以及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Long-term and Short-term)。
(一)权力距离
由于对权力的理解不同,各国人民对社会或组织中权力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大不相同。总体而言,在受基督教思想影响较大的欧美文化中,权力是上帝授予的,握有权力的人只是权力的托管者,同时须接受上帝的监督,而且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作为领导更应以服务大众为己任。在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的东亚文化中,权力是上天授予的,对民众有不可抗拒的约束力,所谓的“三纲五常”正是儒家思想用以教化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尽管儒家的权力理论最初立足于正理和本分,后来却被扭曲地用于倡导下级无条件服从于上级,强调上下关系的服从,以至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高权力距离文化中,权力有等级之分。某些阶层或者群体一般的平民拥有更多的权力。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从小就被告知人生来就有高低贵贱之分,高等人拥有更多的权力,于是人们从小就习惯于尊重权力和权威。例如,在中国,孩子从小被教育要听从父母和老师的话。与之相反的是,低权力距离社会中的人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自己的主见,勇于挑战权威。
高权力距离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一开始可能无法理解低权力距离社会中下级和上级、下属和上司的沟通方式。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高权力距离社会里的员工往往安于现状,很少提出意见;他们只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去执行命令即可。与之相反,低权力距离社会里的员工看重自由的权利,希望更多地参与决策,愿意与上级或者管理层多沟通交流。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应注意到高权力距离文化对地位高低的看重,因为在他们看来,地位高的人理所应当获得更多的尊重与重视。在商务活动中住宿、座位的安排、名片的递送、礼品的赠送等都会体现各国的不同文化。例如,同来自高权力距离文化的日本人打交道时,应在细节上下一番工夫,体现成员地位的高低之分。在向代表团成员逐个递名片时,应严格按照其成员地位高低的顺序来进行,倘若先向地位低的人递名片,必将使对方感到万分尴尬,对方甚至有可能拒絕接受递过来的名片。如果向日本代表团成员赠送礼品,不仅要确保地位高的人先收到礼品,而且还要在礼品的选择上根据对方地位高低作出相应的区分,地位高的人应收到更精致的礼品。这种凸显地位高低之分的行为在高权力距离文化中被视为是对权力和权威的尊重,是社会秩序在交际中的体现。在低权力距离文化中,上级经常同下级交流和沟通,并且淡化自身的权势,以此来弱化彼此地位的高低之分。
(二)不确定性的规避
面对不确定的前景,人们往往会感到某种威胁,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加以止:制订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职业稳定性、掌握专门的知识或者技术等等。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中,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并不相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文化中,人们普遍有一种安全感,生活放松,且富有冒险精神。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文化中,人们则普遍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进取心,内心容易形成一种努力工作的冲动。大体而言,亚洲文化大都呈现高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特征,而欧美文化大都呈现低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特征。
不确定性规避程度的高低可能严重影响国际商务交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活动参与者应尊重对方对不确定性的规避程度,以避免冲突的发生。当合作双方预约见面时,针对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的一方就应该注重细节,确定具体时间和地点。对于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高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的一方则应准备好应急计划,不能墨守成规。
(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其实是清教主义的理性原则,源自清教主义对个人自由的追求。个人主义者重视个性,强调作为个体的每个人都有他的自然权利、平等和自由。个人主义强调对个人隐私的尊重和保护。
中国则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国家,所以中国人往往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体现其特有的“关系论”特征。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取向与儒家学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儒家思想以“仁”为中心,“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仁”是二人,从人从二,从根本上讲,“仁”讲究处理好人际关系,实现和合[2]。要想成“仁”,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纳入集体之中,成为集体的一分子,并为之牺牲个人主义。
在集体主义主导的中国文化中,人们见面时往往询问年龄、婚姻、工作和收入,在美国人看来,这些都属于隐私,别人不得擅自打听。
鉴于此,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在接待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客户时可以谈论一些生活上的话题,如个人的兴趣爱好等,但是最好不要涉及个人隐私。谈论的话题尽量避开种族、宗教、年龄、婚姻、收入等。
(四)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体现一种文化对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考量倾向。长期取向的文化更多地关注未来,以动态的观点去考虑事务;注重节约、节俭和储备;做任何事均留有余地。短期取向的文化与社会则面向过去与现在,着重眼前的利益,重视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在管理上最重要的是当前的利润,上级对下级的考绩周期较短,偏向急功近利。endprint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偏长期取向,人们往往会存钱以备不时之需,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欧美文化主张人们要平安喜乐,不要忧虑,“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3]在这种偏短期取向的文化中,人们更愿意超前消费,寅吃卯粮,也愿意风险投资,富有冒险精神。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来自不同取向文化的人们应设身处地,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事态的进展和解决方法。在双方矛盾较为突出的方面,可以试着采取折中的方式,即照顾长期取向文化又照顾短期取向文化,从而达成既定的合作目标。
四、结语
文化差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国际商务交流的方方面面。国际商务活动的参与者不仅需要以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桥梁,更应积极培养国际商务文化意识,并在商务活动中加以运用,才能在国际交流中游刃有余。法国的文化研究专家AndreLaurent曾指出:“我们自己的文化已经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看不见我们自己的文化,而正是由于我们对自己文化的盲点,使得我们总是认为别人的文化与我们自己的文化相类似。当受其他文化影响的人们的行为与我们的行为不一致时,我们经常表现出非常吃惊甚至沮丧的情绪。”[4]当然,文化差异给谈判和平时的商务活动带来的并不总是障碍,掌握了对手的行为处事风格并加以利用,就可以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与培养商务文化意识,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正好为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Hofstede, G. Dimensions of National Culture [EB/OL]. https: // geert-hofstede. com / cultural - dimensions. html.
[2]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72-74.
[3]圣经[Z].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10.
[4]LarryA. Samov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2000:248.
[責任编辑:高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