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合并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

2018-02-26李松煜

商业经济 2018年1期
关键词:企业合并财务风险控制

李松煜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及科技创新发展,企业合并成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合并的过程属于投资与融资相结合的过程,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基于企业合并过程中财务风险的界定,分析了其风险种类包括合并前期定价风险、并购融资风险、并购支付风险以及并购财务整合风险。并通过分析各种风险产生的因素,提出企业在合并过程中需要增强信息对等交流,丰富合并融资工具,提高预算管理与支付风险控制能力,健全企业财务组织制度与统一核算体系,以便控制风险的产生,提高合并质量。

[关键词] 企业合并;财务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1-0099-03

基于经济新常态发展,企业合并无疑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企业合并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强强联合,达到共赢的目的。然而企业之间的合并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活动,财务管理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国内外的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能有效的控制企业合并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将导致合并失败。所以企业在合并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合并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价,降低合并成本,同时还要应用有效的融资手段等,以此平衡企业的经营風险和财务风险,实现企业合并的最终目的。

一、企业合并财务风险的界定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曾经指出,企业合并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企业合并的过程就是一方获取另一方控制权的过程。因此对于企业合并的认定主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财务报告主体是否发生变化,也就是企业的财务报告由掌握实质控制权的企业进行披露;第二,企业一方必须要取得另一方的业务控制权。目前学术界对于企业合并的种类有着以下几种划分方式:第一种按照合并前后的企业市场关系,包括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第二种按照合并过程中的支付方式可以分为现金购买合并、换股式合并以及杠杆合并;第三种按照合并实施的目的可以分为战略性合并和财务性合并。

综上所述,企业合并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在合并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的因素影响,导致合并企业的财务状况出现不确定性。即,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一种价值风险,是贯穿其全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预期价值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影响。

二、企业合并财务风险产生的因素分析

(一)企业合并财务风险的种类

综合诸多事例,企业在合并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财务风险,按照合并过程阶段划分,财务风险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1.合并前期的定价风险

合并前期定价风险就是合并企业对被合并企业进行价值评估后对被合并企业的价值给予分析过程的风险。例如合并企业对于被合并企业的价值评估与被合并企业实际价值的差别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当合并企业对被合并企业的评估价值高于被合并企业实际价值时,就会导致合并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合并投资行为失败。因此定价是企业合并财务风险控制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定价风险主要包括:(1)财务报表方面的定价风险。也就是合并企业能否对被合并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准确的分析。被合并企业为了获得更大的价值往往会修饰财务报表,因此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是合理确定合并价值的重要基础。(2)价值评估。价值评估是企业合并的重要手段,通过价值评估可以为企业合并制定合理的价格,但是实践中企业为了私利,往往不如实汇报自己的真实状况,从而导致评估结果失真。

2.并购融资风险

并购融资风险也就是在企业合并中的资金来源风险。一般企业合并属于投资与融资的过程,其中需要企业具备较大的资金,因此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足够的合并资金支持是合并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融资风险按照资金来源可以分为两种:(1)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主要是依靠内部融资获得。但是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企业的内部融资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例如以往依靠民间借贷为主的中小企业由于政策获得民间资金紧张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内部融资发生断裂,从而影响到资金来源的稳定性。(2)外部融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平台越来越丰富,例如发行股票、债权以及银行信贷等等。但是外部融资所存在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3.并购支付风险

支付是完成企业合并的重要阶段,不同的支付方式会带来不同种类的风险。综合分析每种支付方式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现金支付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其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现金压力,当然如果企业在现金流非常富裕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此种方式;股票支付,能够有效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实现风险共担,但是其发行的新股也会给企业的资金造成一定的影响,增加企业合并的成本。

4.并购财务整合风险

合并整合风险主要是发生在企业合并完成之后所出现的财务统一规划中。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合并的过程中由于原来的财务工作模式等必然会发生变化,这样其在具体的工作中可能会因为配合不密切等而造成财务风险。例如合并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同而造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在合并前可能会采取不同的会计核算模式,这样一旦形成合并必然会要求被合并企业更换会计核算体系,而企业变更会计核算模式可能会因为不适应等造成出现核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二)企业合并财务风险产生的因素

1.企业合并定价风险的因素

定价是企业合并的关键环节,综合分析导致定价阶段的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为:(1)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等。企业合并的关键是建立相互准确的财务信息,也就是合并企业必须要掌握被合并企业的所有信息,以此准确的确定合并价值,但是在实践中基于各种利益的考虑,企业双方往往会采取刻意隐瞒等方式而虚高企业价值,从而希望获得理想的合并价值。(2)合并定价方法的固有缺陷。目前企业合并过程中的定价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净现值法、类比估值法、实物期权法以及资产价值基础法等等。然而每种方法具有优缺点,因此需要在合适的范围内选择不同的定价方法,一旦应用不准确的定价方法就会造成真实价值的估高或者估低。endprint

2.并购融资的财务风险的因素

合并融资阶段的风险相对比较大,通过对上市公司的重组方案分析,大部分的企业重组失败很大原因是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的,具体而言并购融资风险的因素:(1)合并企业融资渠道较少。目前我国针对企业的融资渠道总体而言比较少,尤其是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融资的渠道更是比较少,结果造成企业的合并资金不足以支持合并。(2)融资支付工具市场不流畅。以股票支付为例,在合并中利用股票进行支付是资本市场健全发展的具体表现,但是其容易存在一些风险,如原有股东的控制权被稀释、合并成本增加以及每股收益稀释等等。

3.合并支付风险的因素

支付风险主要包括现金支付、股票支付以及杠杆支付,因此支付阶段的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1)与现金支付有关的财务风险。现金支付就是合并企业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获得企业的控制权。一般导致现金支付风险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的现金流风险和再融资压力。例如企业为了支付合并资金,需要不断的融资以此获得支持,而一旦出现再融资困难就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出现紧张,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日常经营。(2)与杠杆支付有关的财务风险。杠杆就是并购企业以目标公司未来的资产和收益作为抵押,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从而实现并购的方式。导致杠杆风险的因素有企业的偿还能力、提高企业合并成本的因素等。

4.合并财务整合风险的因素

(1)企业财务组织制度不完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合并行为越来越普遍,但是由于不同的企业在财务制度上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一旦合并完成则要考虑到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财务制度不规范的企业可能会影响到合并的质量。(2)会计核算体系的不统一。企业之前的会计核算体系必然会存在不同性,尤其是种类不同的企业一旦出现合并,其必然会在短时间内不能形成有效的整合。(3)业绩评估的不准确。业绩评估是造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业绩评估不仅是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实现财务报表准确性的重要手段,由于企业在合并之后,存在诸多方面的区别,因此需要解决业绩评估问题。

三、企业合并过程中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

基于企业合并过程中所存在的财务风险,结合相关实践案例,控制财务风险具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增强信息对等交流

合并企业定价阶段的财务风险控制是整个合并过程的前提,合理对定价进行评估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加强双方的信息交流。

1.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管控意识。企业的管理者要加强对企业合并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认识,充分了解企业合并所产生的财务风险种类等,并且在具体的实施中要选择合适的定价方法。例如当目标企业处于破产清算阶段时则要采取重置成本法进行定价。另外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合并前需要设定合并的成本上限。

2.加强合并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1)企业要充分了解被合并企业的行业状况,了解该企业所在行业的生命周期等,尤其是对行业的平均利润等进行合理的确定。(2)加强对被合并企业财务信息的了解。合并企业在实施合并前需要深入到被合并企业内部进行了解,要有目的的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甄别,防止企业出现虚增利润的方式。

(二)丰富企业合并融资工具

实现对企业合并的完成关键是选择恰当的融资工具,因此结合企业合并融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1.合并企业要加强对现金流的监控。一般合并过程中需要支付一定的现金,因此需要企业对自身的现金流动性进行有效的监管,例如当企业自有资金比较充分而且在满足自身的经营时,可以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

2.企业要合理选择融资工具。融资工具的选择不仅决定着合并结果,而且还关系到合并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日益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下,企业通过运行科学的融资工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国要加大对融资工具的研究力度,积极开发适应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企业融资需求。例如我国新三板的设立为高新科技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平台。当然我国政府部门也要建立完善的融资法律法规体系。国家对于合并资金的来源都有着嚴格的规定,因此作为政府部门要及时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

(三)提高预算管理,增强企业的支付风险控制能力

控制支付阶段的风险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合并资金能够在保证企业日常经营的情况、通过有效的控制满足合并资金的需要,因此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预算管理,防止企业出现短期的流动性问题。企业合并的过程是投资与融资的过程,一旦确定合并需要企业及时支付相应的资金,而合并资金的规模相对比较大,因此需要企业及时制定出科学的预算体系,必须要保证筹集资金的时间要优先于合并支付的时间,同时还要保证合并资金的及时到位,避免因为合并资金的占有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2.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必须要从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着手。一般企业合并必然会应用一定的债务,因此只有不断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才能保证企业获得再融资的能力。

3.运用混合支付的方式,以现金支付、承担债务、股权置换以及实物出资的方式获得。

(四)健全企业财务组织制度,统一核算体系

企业合并如果属于横向合并则财务制度对于财务风险的影响系数就比较少,但是如果不属于横向合并则要重视财务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因为任何性质的企业其经营都是由投资、融资和运营组成的,而财务管理则是通过企业预算、采购以及报表管理等系统组成的,因此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是实现合并的关键。首先企业在合并前需要明确合并财务管理目标,然后按照预定的财务管理目标实施财务管理工作。例如合并企业根据其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财务制度,以此为合并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其次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针对企业之间的种类性质不同,企业需要统一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明确会计岗位职责,尤其是要加强企业的各种费用的科学核算,严格按照营改增税收制度的要求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最后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明确薪酬待遇等。企业合并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工作人员的劳资费用等,因此需要合并企业处理好该方面的工作,并且最大程度征求职工的支持。

总之,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合并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然而企业合并的过程不仅是业务整合的过程,也是财务管理的过程,尤其是在企业合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财务风险,因此需要企业在具体的合并过程中加强对财务的管理,通过提高管理者财务风险管控意识、丰富融资工具以及健全组织制度等,降低财务风险,提高企业合并质量。

[参考文献]

[1]宫宇.吸收合并方式下的企业合并绩效评价及风险应对——以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为例[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4.

[2]杨玲.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J].财会通讯,2013(2).

[3]杨婷婷.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研究——基于海信并购科龙案例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12.

[4]张新民,王秀丽.企业财务报告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李军.浅析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及控制[J].财经界,2014(1).

[责任编辑:史朴]endprint

猜你喜欢

企业合并财务风险控制
企业合并中会计报表的处理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浅议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探讨
控制权归属及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认定条件辨析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