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民航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2018-02-26李金华张红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创新体系课程设置

李金华+张红霞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当前我国民航院校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及运行现状,运用现代体育管理科学、体育课程设计、卓越绩效管理、质量工程管理等理论,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层面构建了高校民航飞行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通过实施、实验、实践证明,该体系对推进高校民航飞行学生航空体育课程参与部门的协同创新、管理运行有积极的影响;对提高飞行学生身体素质、飞行体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丰富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构建理论有参考作用;可为民航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民航高校;飞行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6-0112-07

Abstract:Us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 investigation, expert consult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etc., combining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 E. curriculum system of civil aviation flight college students, and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sports curriculum design, excell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quality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his paper, from three levels of the biolog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physical, heart, intelligent), constructed aviation sports curriculum innovation system of civil aviation colleges students. By implementation, experiment, practice, it proved that this system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promoting th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operation among departments, promoting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and flight physical level, and providing decision basis for civil aviation management department to make relevant policies.

Key words:civil aviation college; undergraduate major in flight; aviation sports; the curriculum design; innovation system

Dept. of P. E.,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 256603, Shandong, China多年來,飞行安全问题一直是民航运输业最为关注的话题。2016年5月25日,国家民航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见》,就“十三五”期间民航业的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路和目标。国家民航总局前局长李家祥指出:“民航业要打造安全战略,中国民航要持续安全,在安全保障链条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核心因素。”现任国家民航总局局长冯正霖分析道,“随着我国民航机队规模不断扩大,安全压力必然将越来越大,这就更要求民航业要始终坚持飞行安全的底线”。飞行人才是航空运输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飞行员既是飞机的驾驶者,又是飞行安全的掌控者。大量的飞行实践表明,在影响飞行安全的诸多因素中,飞行员的身体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作为民航飞行员重要输出基地的高校而言,航空体育课程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课程的运行实施,培养出完全符合民航飞行要求且身心智和谐发展的优质飞行员。通过调研、对比分析表明,目前高校航空体育课程还没有真正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形成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导致课程决策目标不够明确,参与管理部门单一,课程设置缺乏系统、规范,课程运行缺乏监督、检查,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因此,站在民航飞行大安全观的视角,围绕飞行适航体能、高强度飞行体能、飞行安全,从身心智三个层面进行课程设置,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构建民航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对提高民航飞行大学生身体素质、飞行体能及身心智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3卷第6期2017年12月 李金华,等我国高校民航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构建研究No.6 2017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设立民航飞行技术专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滨州学院飞行学院、安阳工学院飞行学院等11所高校为调查对象,以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研究

通过中国知网搜集和检索有关我国高校民航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及体育专业博士、硕士研究论文90余篇,搜集整理了8所高校现行航空体育课程标准及运行教学大纲,并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和分析。endprint

1.2.2实地考察

2009-2016年先后分别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航空类专业高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上述学校航空体育课程设置体系构建、师资队伍、课程运行管理、场地设施等诸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记录,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1.2.3专家咨询

通过专家访谈、电话沟通、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对前国家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国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规划处处长周天明、民航华东局航空医院金清清院长、加拿大Cargair航校面试官副总裁Gaeten等20多位民航业领导、专家,5名国外航校飞行教练,8名飞行学院院长,8名航空院系体育部主任,12名航空公司现役机长,50名现役飞行员,就航空体育课程设置体系构建、运行、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咨询和访谈,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礎上,对我国高校民航飞行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构建模式进行设计。

1.2.4问卷调查

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滨州学院飞行学院等高校在校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国外飞行驾驶培训学生、山东航空公司2013-2015年“大改驾”飞行学生就航空体育课程运动项目设置、师资水平、教学运行与管理、航空专项场地器械、学习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 200份,收回2 168份,有效问卷2 168份,回收率、有效率98.55%。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我国高校民航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剖析

高校培养民航飞行大学生始于50年代中期,起源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前身为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学校),当时正值建国初期,由于国情所致,飞行学员大多来自于空军或空军退役人员,因此,航空体育课程科目的设置和实施完全照搬了空军飞行员的培养内容和训练模式[1]。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民航局推行出台了飞行人员身体锻炼办法和锻炼标准,但其主体内容仍参照了《空军飞行员的健康条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中国民航飞行员最大的培养输出基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部分体育教师率先开始涉猎高校民航飞行学生航空体育教学、训练及应用研究,但此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21世纪初期,我国进入民航发展的黄金期,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飞行员的缺口和需求量不断增大,随之招收民航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的高校也日趋增多,除4大民航专业院校外,普通高校作为特色专业也开始尝试招收民航飞行学生,并围绕如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质民航飞行员展开研究,此阶段有关航空体育课程设置、课程建设研究进入了高峰期。截至2015年12月各类体育刊物刊登的航空体育课程研究的论文有50余篇,其中体育中文核心期刊6篇。综观这些研究论文的主题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航空体育课程设置研究,二是航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深入剖析这些研究成果的内核,大多仍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课程设置仍就摆脱不了“空飞”培养模式的烙印。随着民航飞行器智能的高端化,民航飞行员的培养必须打破传统,改革创新,注重身心智的和谐发展。通过对北航大、南航大、民航大、中飞院等多所民航专业院校现行航空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剖析,仍旧存在课程项目设置单一、内容单调等突出问题。课程设置既缺乏理论依据,又缺乏科学性,更缺少诊断和评价数据支撑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甚至有些项目的设置照搬传统、凭经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从质量保障的视角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体系,缺乏大创新、大视野、大开放的理念。据悉,目前招收飞行技术专业的高校之间在航空体育研究领域信息闭塞,缺乏开放的心态和有效的学术研讨、交流与沟通,航空体育课程教学也没有在教育部和民航总局指导下编写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教材均为自编,从这个从面上讲,已严重影响了航空体育课程运行的质量,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和民航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2.2我国高校民航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随着国际民航业的激烈竞争,我国民航运输业也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据权威人士透露,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中国未来20年需要10万名民航飞行员。而我国目前招收飞行学生的高校仅有11所,且每年招收的总量在2 200人左右,加上各航空公司自招的“大改驾”飞行学员1 500人左右,每年的总量在3 500~4 000人左右。所以,民航飞行员的培养数量和质量就成为当下高校和航空公司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就培养民航飞行大学生的高校而言,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必须既符合教育部对高校大学体育课程的规定和要求[2],又符合民航运输业飞行员职业所需的航空飞行体能,且必须确保学生在校四年顺利通过民航专业医院的年度体检。据招收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的8所高校相关数据分析,飞行学生总体淘汰率约为10%左右,其中因身体问题而被淘汰的占8%。另据航空公司飞行培训部专业人士透露,如果飞行学生在飞行培训阶段因身体原因被淘汰,航空公司就会损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对于飞行大学生而言,大学既是他们接受航空体育教育的开始,又是最后阶段,此阶段能否使学生接受良好的航空体育教育,身心智得到有效强化,并辐射和渗透到未来职业中至关重要。另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诸多航空公司飞行员30~50岁年龄段中,患高血压、高血脂症、脂肪肝的比例越来越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按照民航总局要求和飞行员体检标准,如出现上述病症,必须停飞,直至身体完全恢复才能上机[3]。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国内外航空公司连续出现民航飞行员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为飞行员承受的飞行压力和饮食问题;二是缺乏良好的运动习惯,导致身体肥胖,心血管出现问题。因此,飞行大学生在校四年期间,通过航空体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精准掌握2~3项体育运动项目作为终身锻炼的内容,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尤为重要。

国内外飞机失事事故频繁,引起各国及民众对民航运输业安全问题的担忧和恐慌,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据国际民航局的调查发现,随着民航飞行器智能化的提高,飞行事故发生率的80%是人为因素,20%是机械故障或其他因素。而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的体能、体力、情绪和心理变化对飞行都有直接的影响。身体的不适、微妙的心理变化和情绪的波动,都会直接导致出现很严重的后果[4]。诸多体育学、生理学、心理学专家研究成果表明,合理制订锻炼计划,科学选择和安排锻炼内容、手段和运动量会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和体能,而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也是完全可以通过长期体育锻炼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不良的精神状态和心理问题也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控制[5]。基于上述原因,站在民航飞行大安全观的视角,围绕飞行员适航体能、飞行体能所需求的综合素质,应该构建全面、完整、系统的管理、运行、支持、保障、监督、诊断、评价、反馈、修正的新型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6],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确保航空体育课程执行的高标准和高质量,最大限度地改善民航飞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飞行体能,从而使航空体育课程运行效能达到最大化和最佳化。endprint

2.3高校民航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构建模式

运用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和卓越绩效评价理论、方法,以改革创新、求实发展的理念,从大教育、体育、健康、航空、安全观视角嵌入,构建民航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体系包含6个子体系,即航空体育课程设置的决策目标体系、航空体育课程监督评价体系、航空体育课程设置的运行管理体系、航空体育课程设置的人才培养体系、航空体育课程设置的实施支持体系、航空体育课程设置的基础保障体系。在6个子体系间形成一个开放性的有机链条,目标决策、管理运行、人才培养、诊断、评价、反馈与渠道畅通,整个系统的运转成效达到最佳化、最优化。其目的是保障航空体育课程体系中各子体系间的无阻运行,达到效益最佳化。其目標是保证航空体育课程的运行质量,为航空公司培养身心智和谐发展的优质飞行员。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构建模式见图1。

图1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构建模式解析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体现了绩效管理和质量保障的创新理念,航空体育课程创新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局部到整体之间形成4个循环。通过系统内的有序良性循环和运转,以提高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整体系统的满意度为基本点,以推进和实施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的整体运行和过程管理、持续不断地对6个子体系各体系运行存在的缺陷进行不间断的诊断、评价和修正,以及对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模块(航空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优化组合为核心,形成主管部门、航空公司、学生家长、培养学校、体育教师、飞行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层次清晰、相互辐射、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形成课程创新体系的目标决策、运行与控制、监督与监管、测量与评价的良性循环。

2.4高校民航飞行技术专业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学生培养实施途径分析

航空体育课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既涉及到对普通学生要求的体育项目锻炼,又要涉及到航空体能专项练习。因此,课程设置的关键在于能否紧扣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对飞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精选体育项目进行优化组合;而课程设置的核心焦点在于设置了哪些运动项目,学生通过学习、练习获取了怎样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了哪些身体素质和体能。研究围绕民航飞行员航空飞行所需的“脑力——心力——体力”,涉及智能、心能、体能三个层面,融体育健康基础理论(健身、健康、保健、康复、养生),基本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反应等),航空专项体能(前庭机能——抗眩晕、平衡等)于一体,将竞技体育项目、大众体育项目、航空专项体育项目、保健康复、智力体育、心理训练等课程理论与实践案例进行优化组合,形成融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一体健康理念的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培养体系[7],充分体现了体与脑、体与心的高度融合。课程设置主要是根据民航飞行员飞行体能的要求与运动项目的关联性进行筛选、精选,优化组合,以生为本,以发展飞行综合素质和体能为主线,形成一套身心智高度融合完整的、系统的课程设置创新体系。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主要有课程设置模块(理论、技能、实践——凸显身心智的高度融合),培养渠道模块(理论、实践——体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考核评价模块(标准、方法、运行——体现评价的针对性、科学性、全面性),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课程培养途径的多样性、有效性和应用性;课程效果考核及评价的针对性和符合度(具体流程见图2)。

在培养过程中,始终按照学生体能、心能、智能和谐发展的思路贯穿于教学训练的全过程,精选运动项目,特别是新兴运动项目(定向越野、团队拓展、趣味运动、户外生存、极限挑战等),按照运动类型进行模块式教学,即体、心、智训练模块。采用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和训练的平台,所有教学训练项目目标均与学生未来飞行职业体能需求挂钩融合,学生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高,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学习效果也达到最佳化。

评价是导向,评价是引领。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运行效果的监督与评价主要是以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身心智和谐发展整体培养体系为动力,具有导向、激励、诊断、监督和改进功能。构成要素有: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的制定、参与评价人的界定、日常监督评价、学期学生体能指标评价、学年学生体能指标评价、绩效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该体系重点体现主管部门、航空公司、学生家长、培养学校、体育教师、飞行学生“六位一体”评价效果的满意度,通过评价达到对飞行学生提前诊断、提前预警的功能,确保不使一个飞行学生掉队(具体流程见图3)。

2.6.1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运行效果评价

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研究历经了“提出设想—建立模型—操作实验—诊断评价—持续改进—完善体系”6个阶段。在整个过程中紧紧围绕4大主题和3大目标,高标定位,落地管理。4大主题:科学管理、高效运行、卓越绩效、质量工程。3大目标:学校目标、体育部目标、学生目标。学校目标——为民航培养身心智和谐发展的优质飞行员;体育部目标——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技能完全符合民航体检要求;学生目标——发展体能,达到飞行体能标准,养成运动习惯,形成终生体育意识。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实施全员全过程参与、跟踪,管理,纪实,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全覆盖、全辐射,严把指标体系的每个细节,高标要求,做严做实,做精做细,精准管理,通过课程体系各子系统的高效运转,形成合力,使学生基础身体素质和航空专项体能均得到全面提升,身体形态、技能、素质各项指标完全达到航空公司的标准。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实施过程中,对运行效果采取了主管部门、航空公司、学生家长、培养学校、体育教师、飞行学生“六位一体”的监督评价(评价结果见表1)。

课程体系运行实践中,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滨州学院飞行学院2009-2012级4级580名飞行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和体质、体能测试结果显示,580名飞行学生中无一人因身体素质、体能不达标而被航空公司淘汰,且学生体测达标优秀率逐级提高(评价结果见表2)。endprint

2.6.2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教学训练效果检验

国内外民航飞行实践表明,从事民航运输业飞行驾驶工作,飞行员必须具有良好的飞行体能。对国航、山航、海航、深航等航空公司现役飞行员的调研,也充分证实了飞行体能在飞行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航空体育课程实践中,结合飞行员适航飞行体能对飞行员个体的要求,设置了飞行大学生必须重点提高的5种素质:1)灵敏、平衡、协调、快速反应能力;2)适宜的前庭耐力;3)飞行耐力;4)对航空环境的适应能力;5)抗过重负荷能力。依据5种素质,通过对北航大、南航大、民航大、中飞院等航空专业高校现行航空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论证分析、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筛选、精选诸多体育项目进行优化设置。评价采用实验教学,选取滨州学院飞行学院2011-2014级4个年级,每年级选取2个教学班,设实验和对照两组(n=200)。实验内容精选最能体现飞行适航体能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航空体育专项器械项目共15项。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测试、数据对比、检验分析。通过测试数据分析表明,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的均衡性原则。1学年的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学生在力量项目(抗过重负荷能力),耐力项目(飞行耐力),速度素质,灵敏项目,航空体育专项项目(前庭耐力、抗眩晕)成绩均有提高,但实验组运动成绩提高和学生进步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从测试项目成绩分析,实验组不仅平均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标准差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也明显减小(实验结果见表3~表5)。其原因归结于实验过程中,对照组执行构建前(常规)的航空体育课程设置体系及运行管理模式,而实验组则执行重构后的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及运行管理模式。后者在实施过程中,精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定向越野、团队拓展、趣味运动、户外生存、极限挑战等),采用体能、智能、心能融合模块式教学(体能训练模块、心能训练模块、智能训练模块)[8],学生的认可度和接受度高,参与度和自觉度更高,因此,运动成绩也更好。

组别固定滚轮/s训练前训练后活动滚轮/s 训练前训练后旋 梯/s训练前训练后对照组62.48±9.6559.20 ±9.2455.32±9.3653.15±8.7574.63±10.8668.21±9.89实验组68.48±10.1854.20 ±7.24*56.32±9.4250.15±7.64**75.63±10.8563.21±9.12*为了充分证明实验组的成绩优于对照组,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4项素质后测-前测差值独立样本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所测试项目成绩差值P<0.01,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组成绩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6~9。

3结论

3.1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系构建体现了现代体育管理思想和卓越绩效管理、质量工程理念,符合当代体育教育教学创新理论,体现了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对推进航空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2航空体育课程创新体系构建从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形成4组循环。通过4组循环,持续不断地对6大体系运行存在的缺陷进行不间断的诊断、修正和优化,形成层次清晰、相互辐射、相互渗透、相互衔接的质量保障体系,实现目标决策、运行与控制、测量与评估的良性循环。

3.3航空体育课程创新体系构建仅仅围绕民航飞行员飞行体能所需的“体力—心力—脑力”,充分体现体、心、智的高度融合,并紧扣三个层面,将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形成融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一体健康理念的航空体育课程设置培养体系,达成了体与脑、身与心的高度融合。

3.4航空体育课程创新体系构建评价体系采取了主管部门、航空公司、学生家长、培养学校、体育教师、飞行学生6位一体的评价模式,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基础性、广泛性和全面性,对提高航空体育课程质量起到了监控、督导和保障作用。

3.5航空体育课程创新体系经过4年的运行,成效显著。通过对照实验教学表明,实验组在速度、耐力、力量、航空专项体能方面测试成绩都远远高于对照组,且没有一个学生因为体能问题被淘汰,充分体现了课程体系的优越性、实用性和实操性。因此,对于高校航空体育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戚生,等.现代民航飞行员体能训练与航空体育教育的若干思考[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5(5):11-12.

[2]陈伟华,等.我国民航院校体育课程设置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03-104.

[3]徐占民,等.12333名民航现役飞行员体质量指数调查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4):413.

[4]李明,等.民航飞行学院某分院飞行教员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7):808-809.

[5]张平.构建我国民航飞行大学生航空体育教学体系的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07(12):126-127.

[6]郝玉,等.民航大学生飞行员航空体育课程优化设置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3):90-91.

[7]周保辉,等.我国民航飞行体育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反思[J].体育学刊,2009(8):72-73.

[8]焦叔斌.教育类卓越绩效准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体系课程设置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研究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十三五”时期,烟草企业创新体系建设探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创新优势学科平台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高校教学方法创新体系的建构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