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度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2018-02-26张肖肖

农家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密度产量

张肖肖

摘 要:近几年来,经过科学家的不断努力,在影响大豆产量品质的诸多农艺措施中, 已在播期、收获期、除草剂、间作、重迎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而由于品种特性、地力条件、生育期和分枝力的差异,不同大豆品种都有自己最适的种植密度。本研究以辽宁省历年大豆主栽品种的推广资料为基础,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从大豆主栽品种的推广状况入手,对辽宁省主栽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演变进行分析,探讨了辽宁省大豆主栽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变化的规律,并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铁丰31号大豆本身农艺性状的影响入手,进而确定该品种能获得最长生命周期的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以其对辽宁省大豆新品种选育、栽培、推广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经研究发现,不同密度对铁丰31大豆干物质积累、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显著,旨在探索铁丰31号大豆最适种植密度,为其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密度;铁丰31;干物质积累;产量

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来源。在今日世界上许多地方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大豆用途多样,营养价值高,栽培广泛,便于出口,所以在缓和世界性饥饿问题上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大豆的优质高效被提到日程上来。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是优质高效的具体体现。

大豆新品种的推广是大豆生产的关键环节。良好的大豆品种是获得高产丰收的前提和保证。大豆品种的推广过程和效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大豆本身农艺性状的良莠直接决定了新品种推广起点的高低和基数的大小,影响着大豆新品种的生命周期。

大豆植株干物质积累是产量形成的基础。李宁,章建新等的研究表明干物质在整个生育时期呈不断地增长趋势。前期增长不快差异不大,但是进入结荚鼓粒期后增长速度迅速增加 ,干物质的积累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各密度处理间的差距不断加大。这与赵双进的研究一致。但是上述现象只适用于密度适宜的条件,超过一定密度干物质不升反降。

密度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与产量的相关程度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大豆的产量构成要素之中,单位面积株数是最易被人为控制的一个要素,可以通过调整密度对其进行调控大豆品种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所以可以通过改变密度来改变各产量构成要素,从而实现大豆产量的增加。随着密度的增加,大豆产量会增加,但达到一定密度后增加密度大豆产量反而会下降。邱强等的研究表明,密度较小时, 虽有分枝, 但是不能弥补由于密度小引起的产量损失, 当达到常规种植密度时, 其分枝为0, 同时产量最高, 密度在增加时, 其单株的产量构成因素各项值递减速度较快, 致使产量下降也随之加快。焦浩,纪永民等研究表明单位面积大豆子粒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来表达。杜长玉研究表明大豆密度各处理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 28 万株/hm2 极显著高于25 万株/hm2, 显著高于31 万株/hm2; 25 万株/hm2 显著高于34 万株/hm2。随着密度的增加, 产量随之提高, 28 万株/hm2 产量最高, 超过28 万株/hm2 产量随之而下降。

本试验以铁丰31号大豆为研究对象,其原系号为铁92022-8,辽宁省铁岭农业科学院1992年以新3511为母本、美国大豆品种瑞斯尼克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该品系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紫花,棕毛,小椭圆叶,通透性好;荚熟褐色,在田间一般不感染大豆病毒病和霜霉病,经人工接种鉴定,高抗大豆病毒SMVI号株系。该品系在我省除无霜期较短的地区不能种植外,其它地区均可种植。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試验设计,试验设五个处理,M1为10.5万株/hm2、M2为13.5万株/hm2、M3为16.5万株/hm2、M4为19.5万株/hm2、M5为22.5万株/hm2。三次重复,共15个小区。小区6行区,行距0.6m,行长10m,一穴双株。试验施农肥30000~45000kg/hm2,大豆专用肥375kg。

经研究,密度对大豆单株干物质积累有很大影响。密度与大豆铁丰31的干物质积累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密度与单位面积的茎秆重、荚皮重、荚皮加茎秆重和总干物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分枝重、粒茎比呈正相关。地上部分干物质总量、荚皮重、荚皮加茎秆重在19.5万株/hm2密度以内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超过19.5万株/hm2后开始下降;茎秆重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但是密度对粒茎比影响不显著。

经过对铁丰31大豆单株产量、群体产量、单位面积荚数、平方米粒数、百粒重等产量性状比对,发现密度对大豆产量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其产量构成因素而起作用的。密度与大豆铁丰31产量及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密度与单株荚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数呈负相关,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与单位面积荚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位面积粒数、百粒重、测产产量、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百粒重在19.5万株/hm2密度以内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超过19.5万株/hm2后开始下降;单位面积荚数、平方米粒数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但是密度对荚数、粒数影响不显著且荚数随密度的增大而不断减小的。铁丰31大豆在密度为19.5万株/hm2以内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超过19.5万株/hm2后开始下降。

总之,铁丰31大豆的最适栽培密度在19.5万株/hm2左右,在此密度下,它的产量性状组合最佳。

猜你喜欢

密度产量
巧用浮力知识测量密度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第4讲 质量和密度专题复习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