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班级管理

2018-02-26旦知草

新课程(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班级班主任

旦知草

(甘肃省卓尼县教育局电教中心)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角色

新课改要求,班主任由“班级管理者”转变为“领路人”“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班主任也是班级活动的参与者之一,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朋友,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参与班级各种活动和事物。用心创建勤奋学习、合作交流、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集体氛围。作为班级的引导者,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以优良的教风带动班风,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影响学风,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上进,激励学生树立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形成积极向上、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二、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新理念

在新课改中,我们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努力让学生感到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我们要深刻领会并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个性张扬,对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表露和不同的兴趣爱好。所以,班主任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对共性的问题要同受教育外,对个性问题可针对性地采取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个别教育、个别引导,如个别谈话、小组交流、小组演讲、小组辩论等。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个别问题个别处理。特别是要对问题学生和后进学生多进行沟通和交流。观察后进学生的变化,对他们多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多鼓励、少批评,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勇气,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教师眼里所有学生都应是平等的,在管理上应一视同仁。

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因此在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引导他们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逐步提高学生的文明水平。现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中小学生,他们吃、住、学习和活动都在学校,他们远离家庭和父母亲人,这些学生的生活保障、行为规范教育、纪律教育、养成教育和素质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比如,有些学生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交流,不遵守公共秩序,不习惯讲究个人卫生,乱扔垃圾,不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不爱惜粮食,集体观念淡薄,不尊重教师,不团结同学,不遵守纪律,甚至打架斗殴,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学校德育和制度管理来解决,但还是离不开班主任的精细管理和行为习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提高学生素质、让学生成功学习的前提,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班主任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四、建立互助式的学习小组,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要提前精心设计小组的活动方案,明确小组合作的主题、操作方式以及过程步骤。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兴趣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合理的小组划分和课堂设计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得成功具有重要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都有动手、思考以及表达的机会,人人都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小组规模不宜过大,人数过多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彰显,人数过少没有合作性。教师既是学习小组的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对话。总之,要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思维,大胆发言。在思维的交锋和心灵的碰撞中获得真知灼见,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五、构建多样化的班级文化活动模式

班级文化活动对活跃班风、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我们要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督促学生搞好班级卫生,保证教室窗明几净,保持整洁的学习环境。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教室的文化专栏,展示手工制作品、美术书画作品,组织学生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开展朗读比赛和演讲活动,表演小品、相声、课本剧、校园舞等。使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既交流了感情,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树立了积极进取的良好班风,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

六、改变评价方式,构建自我评价体系

过去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依据考试成绩和德育积分,这种评价方式是有一定的针对性,但也有它的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素质,也不能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新课改要求我们评价学生时必须全面、灵活、多样,讲究艺术性,保持动态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们对班级德育积分考核进行了改革,采取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班委会考核与班主任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语言评价和非语言评价,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等方式,建立对学生全程全面发展检测的评价模式,使评价过程人性化,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