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创新思维将心理健康渗透到高中体育教学的新发现
——心理学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分析
2018-02-26杨文畅
杨文畅
(四川省米易中学校)
体育课堂是由很多运动活动组成的,从心理学上讲,运动受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脑的控制,小脑半球起到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的作用。底丘脑通过肌肉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运行。如果老师不了解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做不到依据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安排体育项目学习,甚至强迫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练习,学生基本上是处于反抗的心理状态,体育教学不能发挥通过体育锻炼提升高中生体质的作用。若老师掌握一定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学的知识,特别是熟悉青春期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其心理发展的特征:情绪波动大,心理存在烦恼、压抑、困惑的状况,逆反心理严重等,正确引导、激发高中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自觉展开体育锻炼,增加体育课堂上的活力。本文通过以下5个方面进行分析心理学与体育教育关系。
一、掌握心理发展需要,引发学生正确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需要是动机产生的直接因素,高中时期是学生心理到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阶段,出现“急风暴雨”变化,最多表现在:特别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并将其认为是自我价值的重中之重;强调自己的个性成长,对他人、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评价特敏感;自尊加强,得到赞美时,内心会产生强烈满足感,受到批评时会产生挫败感。依据上面心理发展的归纳,体育教学中,可以从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和个性特征以及自尊维护上面入手。老师带领学生观看一场精彩球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适时给学生传播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当冬季有体育室外课时,天气冷,有部分学生不愿意活动,却会有学生懂得心理健康与体育活动有关联,能选择克服困难并努力完成课程要求。老师教学中做一些正向指导,将直接感兴趣的参与体育活动动机引导到间接动机上去。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人格魅力。
二、多动脑运用思维带动转变,正确认识现实自我
体育教学侧重帮助学生通过躯体协调发展引发内心脑洞大开,促进自我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体育动作技能的训练可以让小脑产生兴奋思维并反馈到中枢神经元,指挥躯体进行规律的训练,促进全身神经元的整体运作,对开发人脑智力发展具有帮助作用。老师在教学中多方位思维,带动学生从“要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的思维转化,积极自主参与体育活动。明白身体体能的锻炼对自我形象的评价会加高分。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心理发展的第二逆反期:要求人格独立、社会地位平等、精神和行为自主。自我认同感也是在青年期体现。老师运用心理思维方式教会学生自我接纳,对自我积极肯定的评价,用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依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确认理想目标,克服自我排斥。认识客观现实,自我认同感得到大家认可。
三、集中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力是人的心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过程是人对事物的感觉和对思维的反映。体育课堂上老师指挥学生起跑鸣枪命令,就是学生对刺激物的反映。体育练习的项目设置,醒目的标志,幽默的语言,可引起学生的被动注意,促进学生对体育参与意识和事件关注的集中。
四、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
教师除去室外技能体育活动教学外,还有室内教学。在室内教学时应侧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现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从而懂得参与体育活动和锻炼的意义与作用,让心理健康在自我顺应的情况下得到发展,为体育锻炼是终身活动的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学习之外选取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练习,为拥有强健身体和健康心理发展打基础。
五、培养身体心理素质和体育意识
在课堂外,体育老师应对学生进行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学生进行脑体结合,协调性发展。教会学生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方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课堂上组织相应的运动会比赛活动及考试达标要求的项目,进而对学生的心理调控和稳定性、适应性进行锻炼。对学生灌输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日常处于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意识状态。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老师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和运用心理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和参与体育活动意识是其中一项重要途径。高中体育教师应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合理制订训练计划并全面实施心理学体育教学训练方法,在充分了解高中生心理发展特征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所处现状,合理分析可能对体育训练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或调整,不断完善体育训练。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并能以自身为主体,影响他们周边的人群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从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心态转化更好,在文化课学习上增加帮助。
[1]田秋玲.高中体育与情商教育的融合[J].考试周刊,2017(64).
[2]郑虹.浅谈积极心理学在高中体育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下),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