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018-02-26商东凯
商东凯
(长春市第七十八中学)
随着课程改革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体育课的开展不再是简单的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应对相关的考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中增进身体健康,提升体育素养。所以,在初中足球教学中,教师要将课改理念与日常的教学结合在一起,以期能够充分展示足球教学的价值,同时,也为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学生健康的成长做出贡献。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在足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论述,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小组训练,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训练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有效活动之一,也是锻炼学生足球技能,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在初中足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小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愿意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进而为高效体育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贡献。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借助小组训练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呢?
1.做好分组工作
有效的分组是开展小组训练活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关键影响因素。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呢?在笔者看来,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足球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已经具备的足球技能等方面进行分析,之后将学生分成优中差三种,再将这三个层次进行混合,确保每个小组中都具有优、中、差三类学生,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才能为高效足球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贡献。
2.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活动
在做好分组的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一是磨合学生之间的菱角,让学生之间获得更好地了解,二是让学生在互相指导、互相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训练技巧,进而为学生小组合作精神的培养、为高效足球课堂的实现做出贡献。比如,在练习“传球”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自由练习,即:将小组成员分成两队,分开站立,并将球从一端挨个传到另外一端,这样不仅能够加强训练,而且也能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中掌握技巧,锻炼能力,继而为学生基本体育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模拟比赛,培养合作精神
比赛是检验学生足球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更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的关键。但是,比赛并不是时时都有的,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模拟比赛活动来给学生搭建比赛以及知识技能应用的平台,进而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比赛中形成中基本的合作精神,同时也为学生足球学习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例如,在教会学生基本的足球技能之后,我将各个位置上的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模拟比赛活动,比如对中锋、二前锋、边锋、前腰、前卫等进行分配。但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分配时,要结合日常的训练,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将每个学生都放在比较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切记不能将主要得分者的中锋安排在前腰上,也不能将前卫和前腰进行混淆安排等,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教师要给他们安排到最合适的位置,反之,则不利于学生比赛活动参与积极性的形成,也不利于足球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要想借助模拟比赛来真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就要做好分组,要在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内的合作与配合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进而使学生在模拟比赛中掌握知识,提高效率。
三、直观教学,培养合作精神
在足球教学中借助直观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指借助一些正规的足球比赛活动或者是集体体育竞赛短片来向学生输入有关团结协作的思想,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到团结写作精神的培养以及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对团队的胜利所起到的作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含义。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借助多媒体的视频功能来对学生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以期能够让学生真正明白个人在团队里的作用,进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授课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20世纪80年代的动画《足球小子》的相关片段,也可以向学生播放近年来的一些有关足球的影视剧,比如,由胡歌主演的《旋风十一人》等相关的视频片段,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观看中掌握知识,在影片内容的思考中理解什么是团结,什么是集体,进而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做出贡献。当然,除了这些动画片和影视剧之外,我们还要让学生观看世界杯足球比赛等,在观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从这些球员身上学习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在良好的授课氛围中理解合作精神在足球学习中的意义。
总之,新时期的体育教师要从足球这一学科的特点出发,要通过对学生的恰当分析以及相关活动的有效组织应用来真正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合作精神,同时,也确保每个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获得全面提升。
[1]张亚琴.以合作精神引领足球游戏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7(25):94.
[2]黄坤.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