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2-26何清鑫
何清鑫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推行,对学生进行相关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界的重要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生物教学,也将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而培养起学生的生物学科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少教师还不曾对这种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清晰的认知,在培养策略上也还未进行相关的探索实践。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生物的核心素养,即指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它不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还对学生的态度、能力、思维等各方面的素养提出了综合性要求。
对于高中生物这一自然学科而言,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以下能力培养:理解自然,并能够运用有关知识描述自然现象和问题;有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能够运用相关研究方法进而思考探究,并能进行清晰地阐释和表达;理解自然、尊重科学,认识到生物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联系等等。
从某种程度上讲,对学生进行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发展性、动态性和终生性等特点。这是一门独立而又开放的学科,它在相关的科学学科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也有着自己特有的学科内涵,并且随着人们研究的进步,其学科价值还在不断发展变化。
二、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策略
高中学生俨然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心智,对他们进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其阶段性的发展要求。
1.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引导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对于帮助学生实现基础知识运用和整体解读具有重要价值,这也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物学习习惯的重要方式。
高中生物知识体系较为复杂,涵盖进化论、系统论以及生态学等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利用图示、线段等形式,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而使得学生认清不同知识版块间的联系,对高中生物学科进行整体性的知识把握。
2.引导学生探究实践
对学生进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相关的生物现象进行解释说明。比如,在对“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对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等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和探索,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查询其成因和现状,并提出自己的解决策略。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地鼓励和引导,适时引导学生采用小组讨论法、“假说—演绎”法等,进行科学化的探索。
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对实验教学加以重视。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引导学生完成“依样画瓢”,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实验的原理、科学步骤、仪器使用等相关要素,掌握诸如“对照实验”“观察实验”等实验方法,使得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具备动手操作的技能,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3.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及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情景教学法的采用,正是帮助学生进行直观理解生物理论的重要策略。
想要在生物教学中创建相关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述或者问题设置的同时,为学生设定直观而形象的背景情形。因此,一方面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理论阐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比如,在讲述无氧呼吸知识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从事跳远、打篮球等剧烈运动会后,肌肉会感觉酸痛,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行无氧运动后乳酸的作用原理。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形。比如,引导学生学会将花生、核桃等油脂类坚果带到课堂,在白纸上摩擦,肉眼观察白纸上“脂肪”留下的痕迹。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向学生呈现相关的动图或视频,为学生带来直观的课程体验。
4.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
提升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其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整个生物学科的价值和学科精神。生物学科本身有着极丰富的内涵:结果与原因、变化与相互作用、科学研究过程、量化分析等,相关要素始终促进着学生整体思维的拓展,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相关教师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培养学生以下素养:首先,是学生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比如观察、实验、调查;其次,是逻辑思维的方法,如分析概括、抽象理解、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最后,是形成探究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够将生物学科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联系。
另外,教师应该拓展生物学科的外延。生物学科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交叉性,只有引导学生将其置于整个科学体系当中来进行研究学习,才能帮助他们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学科思维。比如,以“孟德尔豌豆杂技实验”为代表的遗传学研究,涉及概率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相关的生物学先贤,也正是将其综合运用,才拓展了学科的内涵和深度。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型教育理念下值得探索的一项课题。一直以来,这种学科素养都有着它独特而深远的内涵,为教师的日常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便要求相关教师对其内涵进行深度的揣摩和实践,认识到素质教育理念下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学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结合相关教学策略,培养起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1]谭永平.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探讨高中生物必修内容的变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6(7):62-68.
[2]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6):60-62.
[3]周伟力.谈对高中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