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于幻想,好学好问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02-26刘锋
刘 锋
(江西省寻乌县寻乌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为了从根本上有效的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教师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结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但是,目前在我国初中物理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让学生认为学习物理知识比较难,导致出现学生学习掉队的情况。通过对根本性的原因进行探究,主要是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然而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阶段,自身的逻辑性也比较弱,很难对物理知识进行理解。所以,为了有效地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需要教师采取良好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一、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书中的各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因此,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很大帮助。初中生有着好奇心较强、好学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这里以初二物理为例,当教学“大气压强”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一张硬纸片放在装满水的烧杯上面,然后将烧杯倒立过来,这时学生会惊奇地发现烧杯里的水没有流出来,硬纸片没有被满杯水冲掉。通过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来对大气压强进行讲解,可以大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学生带动到课堂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现有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将书中的小实验及生活中有趣的实验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做,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如纸锅烧水、瓶吞鸡蛋、水火箭、细线割冰等实验。这样既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当谈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手段时,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此教学手段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而对于初中物理来说,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去认识和理解事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演,学生看”的模式,使得枯燥的物理内容转化成有趣的、能看见的、动态的内容,使之符合初中生思维活跃,喜欢接触新事物的心理特点。例如,在上到“浮力”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在水中的物体随着重力、浮力的变化,运动情况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的原理。经过此番动态的演示,学生在头脑里就会形成对浮力的认识,之后再根据老师所说的课本知识,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浮力这一知识点。
三、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说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来验证所讲的新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当上到“惯性”内容时,教师可以说这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当司机刹车时乘客会有种往前倾的感觉;当司机开始启动汽车时,乘客会有种向后倒的感觉。当上到热学时,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这样提问:用电风扇吹风时,为什么周围的温度没有降低,而人却感到凉快了?当上到升华时,可以举例:为什么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不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口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导入课堂教学,既真实,又易懂,同时又增加了物理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实用性。
四、讲课过程中穿插科学家故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有着爱听小故事的心理特点,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说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就会在无形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当上到“电磁感应”这一节时,可以介绍法拉第的生平事迹以及对科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当上到“万有引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对牛顿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等。通过讲述这些科学家的故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精神从而联系自身,感悟做人的道理。这样的物理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方式具有多样化,所以需要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创设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沉入浓浓的兴趣之中,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1]英昌石.富于幻想,好学好问: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9).
[2]邓新岳.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教文汇,2013(5):158-159.
[3]向琼.浅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考试周刊,2014(3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