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归纳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8-02-26桑淼
桑 淼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华冲中学)
数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比较抽象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会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学习中也遇到很多的问题,相比于其他学科,数学学习更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前因后果联系比较紧密,这就要求在教学和学习中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想象能力,在课堂中能够跟上教师的步伐,掌握问题的本质,使比较抽象的问题在自己的脑海中能够变得更加具体。这些要求对学生来说都是挑战,能够使得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断发展,改变对传统数学课堂的认识。在新课程的要求下,将数学课堂变成趣味性十足的课堂,并能引导学生在不断学习中进行合理的归纳总结,这是值得认真探究的教学方向。
一、积极设定归纳目标,明确思想方向
初中数学的学习是基础知识与创新知识相互结合的培养,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通常会对学习数学感到迷茫,在学习中找不到学习方向。归咎其原因,是因为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数学的方法还比较单一,只能解决出现过的问题,还做不到举一反三,这也是我们教学中的一项难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方向感,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设定一定的目标,可以是短期的目标,让学生在这个目标的推动下可以不断地进行努力。在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个人能力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我们在学习中运用到小组合作的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区域内得到更好的发展,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发展,用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在学习进行到一个阶段之后,需要运用到自我检测的方式在学习中寻求到较为适合的考核,看看自己与预期的目标还存在着多大的差距,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朝着这个目标进行。学习中每一次的检测就是一次自我的总结,对知识点进行归纳能够知道自己在哪一个领域所做的努力还是不够的,薄弱环节在后面的学习中可以进行专项的训练,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做到及时地复习与巩固。
二、注重检测归纳结果,及时反思推理过程
我们在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小组间的成员可以自由进行搭配,最好是能力均衡,便于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整合小组成员之间的想法。面对一个题目,一个小组成员得出的结论有很多,虽然大都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但是不一定都正确。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对于已有的结论做一个检测,让学生的总结都能依靠在一个已学知识点的支撑上面。就此来看,归纳的点需要一定的支撑,我们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论述,从而懂得做任何结论之后都需要有一定的依据。在不断的反思与反推的过程中,也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一个复习的过程,知道数学的学习是比较严谨的,在学习中需要做到有理有据。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好处的,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学到相关的总结归纳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在学习中可以更加努力。
三、加强集体密切合作,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学生在进行合理的归纳与总结之后,需要在班级内进行分享;在学习的时候,对自己总结的经验进行一定的交流,能够让自己的经验得到共享,再次学习也会事半功倍。学习是一个整体性的活动,在学习中教师也应当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对于题目的认识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归纳与总结的重要性,在日后的学习中可以更加有经验,使自己在数学中的学习能够上升一个层次,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中教师要进行不断地归纳总结,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地总结与探讨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经验,使自己的学习能够较快地提升一个境界,在学习中可以迅速做到举一反三,发散自己的思维,使自己的学习能够取得进步。
[1]金建芳.高中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及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5).
[2]盛瑾瑜.论高中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培养策略[J].高考(综合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