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8-02-26刘金云
刘金云
(安徽省宣城市水阳镇杨泗初中)
初中语文这门学科作为人文内涵、文化底蕴的代表,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十分注重,是以学生良好精神品质的培养为教学目标,通过日常生活及人文交际等方面,将有利的条件辅以学生的综合发展,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后所提出的教育理念重点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落实。
一、创新教学观念
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而言,正确、合理的教学观念所能发挥的作用极其关键,教师应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将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及尊重给予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也都有其尊严及独特的人格,教师不应歧视他们,应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对不同学生的人格特点予以最大的理解及尊重。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是有学生出现与教师观点不相同的见解时,教师所执行的否定或是其受到严重打击,对此,教师所采取的态度应是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说出,并认真倾听。而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人文精神的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将其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二、融入多媒体教学
将多媒体融入现代化课堂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视觉画面及听觉感受,相对于以往枯燥的书面文字而言,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认知,而其如临其境的体验能够进一步加深情感感悟。教学情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学效益,借助情境将学生的潜能激发,进而将人文素养培养这一目的达成。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1],借助多媒体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创设独有的人文教育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已学课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全方位地感受文学魅力,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对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以直观的图画形式将岳阳楼前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场面展示给学生观看,配以波涛汹涌时震天的轰鸣声,仿佛将学生带到现场一般,对作者当时豪迈的身姿、坦荡的心情进行感悟。
又如在教学《论语十则》这一内容时,教师也可采用动漫图片和孔子与其弟子对话的场景相结合,展示课本内容,将部分基本的人文理论、人情世故阐述,并设置问题情景:对于当今社会而言,论语十则所表达的思想观念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完成问题情景创设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问答中,并在完成学生答案的统一后展开论证,以此对学生理解能力与内涵进行培养,进而使其人文价值素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强化阅读训练
适当地开展阅读训练,能将学生的课外视角延伸,使其精神世界得到培育,这也是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提出的要求。如教师在对《童趣》这一课文进行教学时,可以学生性格差异及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为根据,与教师知识内容相结合,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教材知识竞赛”,并创设教室阅读图书角,引导学生主动采纳校内外阅读实践活动中,并要求为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2],以此相互监督、相互鼓励。以课文重点内容为基础,组织课堂演讲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亲身经历的童年趣事讲解出来,通过活跃的班集体演讲氛围,帮助学生人文精神、思想观念的优化,使其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四、联系生活实际
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在培养初中学生语文人文素养时,其生活体验所发挥的作用也是十分关键的。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可将人文教育结合于课外实践活动,将课堂教学结合于课外教学活动,组织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如教师在对《秋天》进行教学时,可与地方季节表现特征相结合,引导学生对秋天这一季节所代表的特征、表现形式与内在含义进行讨论,可入手于秋季代表性词语,在与自身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情况下形成独特的主观看法、个人建议,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真实的生活经历,将实现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内在情感这一目标,对于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的培养十分有效。又如在对《在山的那边》进行教学时,教师也可组织自主诵读、自主阅读等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大自然之中,探寻有关“大地母亲”的自然情怀资料,或是进行实践活动心得体验的撰写,培养其人文素养,优化初中语文人文素养教育。
总之,文学作品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知识,也是教师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必备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作品蕴含的人文情感进行深入挖掘,同时也要在每堂教学中渗入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对语文、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其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1]李艾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2):70.
[2]马先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