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的有效衔接

2018-02-26王玉花

新课程(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初高中学科教师

王玉花

(陕西省咸阳旬邑中学)

初中和高中是两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考试甄别选拔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高中教学又必须以初中知识为基础,尤其是地理这门学科。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对高中地理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初中地理教学,才能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对接。中学地理教师应该重视地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断层”问题,并做出有效的应对,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化师资力量,提升专业化水平

根据调查显示,在许多农村初中学校,地理被视为一门只参与会考的“副科”,因而缺少专业的地理老师,地理课程由其他科任老师代上,这直接影响到学生接受知识的正确性、学习方法及地理素养的形成等多个方面,最终导致学生的地理基础较差。所以,要强化初中学生的地理知识,首先要从学校出发,提高其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优化师资力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课程标准,熟悉学科体系

一方面,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熟练掌握重难点,尤其在与高中知识对接方面做到有的放矢,并适当地进行延伸和拓展。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而在初中阶段很多知识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析图来解决,所以,地理教师在平时首先要做好相关的引导和心理强化,日积月累,这样学生会养成用图的习惯,做到心中有图,也有助于他们顺利过渡到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另一方面,高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做相关的调查研究,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上课之前制定好相应的学案,包括温故知新、探究新知和拓展延伸等部分,将新旧知识巧妙地联系起来。

三、转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看法

首先,教师应该将课内外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课本中的很多知识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可以服务于生活。例如:学习完中国的地形与气候,教师可以用设问的方式提出:如果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利用国庆假期从我国东部到西部完成一趟旅行,行程中会经历哪些变化并需要做哪些准备。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去思考,同时回顾和联系所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可以活学活用,从而逐渐改变对地理这门课的看法。其次,讲授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新课程倡导的有关地理核心素养的知识:学习地理最终是为了形成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包括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和人地观念四大方面,这也是高考地理考查的本质所在,这种新的指导思想会潜移默化地激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态度发生转变。最后,教师应该向初中学生传递一种思想:初高中地理知识联系非常紧密,如果学好初中地理,对于学习高中地理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1.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初中和高中地理虽然能力目标和学习方法大有不同,但在这两个阶段很多地理知识和现象的呈现都以图片、动画、标本和模型为载体。在教学中借助于这些教具和模型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图、析图方法,而且还在初高中地理的衔接上建立了一种隐形的纽带。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电化教学在培养与提高学生素质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将图片和原理形成图,并且直观动态地展示出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2.开展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又以感性认识为主,基于这样的身心特点,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后活动设置比赛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习中国地形时,可以将寻找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这个环节设置成比赛环节,答得对而快的同学给予表扬,达到了正强化的目的;学习完中国地形区之后,可以展示不同面额人民币背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别是我国哪些地形区,之后教师再稍微进行延伸和拓展。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学习地理的用途所在。

总之,要实现初高中地理的有效衔接,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以教师为主导去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一是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期,其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该精心准备,由浅入深,让学生很好地渡过高一适应期。当然,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贯穿一条主线,就是要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运用地理的能力。

[1]张秀萍.高中地理教学如何衔接初中地理教学[J].考试周刊,2014(65).

[2]沈继海.论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衔接教学[J].考试周刊,2014(10).

猜你喜欢

初高中学科教师
【学科新书导览】
最美教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超学科”来啦
也谈初高中衔接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