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途径分析
2018-02-26何冬平
何冬平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第二中学)
物理学科从其理论知识的角度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通过对物理定理或公式产生的背景来看,其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另外,定理的理解也要靠大量的物理实验来完成,并且,物理实验的工具和原材料大多数也是来自生活的,这些现象充分说明,物理学科在本质上与日常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作为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生来说,如何促进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结合生活实际展开物理实验的意义
1.激发学习兴趣,优化授课模式
对于初次接触物理学科的初中生来说,实验流程专业化和规范性要求较高的物理实验会给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一定的压力和紧张感,使他们对物理课程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而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物理实验,会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实验与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并且实验材料也可从生活中搜集选取,这会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另外,当实验过程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就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由教师主导的实验授课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以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想象力。
2.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物理实验与生活相结合,会促使学生与教师在授课时寻找生活中许多认识上的共鸣,这无形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压力感和紧张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并在实验过程中主动将个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表达出来,并把个人对实验的思考和想法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这就起到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目的。
3.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学习效率
物理实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给学生的实验学习过程创造一个熟悉而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也会相对比较稳定平和。那么,他们对教师的知识讲解或具体的实验操作的观察也就更加专心细致,这可以有效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物理实验的途径
1.实验教学情景化
这种途径主要是通过将生活中与物理实验原理相同的生活情境还原式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首先引起学生对生活情境的回忆,随后引导学生对其中的物理原理先进行主动的分析和描述,在听取了学生的描述后,教师即可掌握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层次,在随后的课程讲解中有侧重点地进行讲解。例如,在人教版初中物理课本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将放大镜、眼镜、望远镜这些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带入课堂,让学生进行实物观察,然后说出其具体应用时发挥的作用,再通过引入实验,向学生讲述这些透镜发挥作用的物理原理,促进其对物理实验原理的深入理解。
2.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拉近与生活的距离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实际操作技能学习和锻炼的过程,并且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分析,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基于新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素质的要求,物理实验的学习和操作也应当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在物理实验的引入上,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抽象性的物理实验概念以生活化的实例向学生进行讲解和介绍,而不是拘泥于单纯地从理论讲解过渡到实验操作的单一形式,不断拉近物理实验与生活的距离。
3.布置课后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既然物理实验的内容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那么,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将物理实验的学习范围延伸到生活中去,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小型的实验设计课后作业,并将实验中的关键环节设置成实验后的问题思考向学生提出,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另外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突破固化教学模式的局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物理学习思维模式的构建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学习是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其物理学习有很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贴近生活的实验教学模式,能消除学生对物理实验学习的压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实现其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有效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同时,也对学生物理学习思维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1]杨菊云.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途径分析[J].速读旬刊,2014(10).
[2]易智平.结合生活实际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途径研究[J].俪人:教师,2015(2):226.
[3]夏雪琴.生活实际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物理,2015,33(6):46-47.
[4]赵霞.如何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J].新课程导学,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