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剖析
2018-02-26赵莹
赵 莹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路井中学)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化学现象来自于生活实践,并最终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以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和以后要经历的生活为基础,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现象以及了解化学与人类的各种关系,并将在课堂中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步培养学生的“课堂—生活”参与感、责任感和科学感,逐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化学的理解能力。基于现阶段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指引,高中化学已逐步改革为以实验为主的阶段,因此生活化教学观念融入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简述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应试教育或“填鸭式”教育,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并没有理解透彻。“生活化”教学方式是新课标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相联系,让学生通过生活去领悟化学现象。
高中化学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课堂并将其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化学知识回归于实践中,那么学生将能够从日常生活中逐步探索到化学的奥秘,消除对化学的畏难情绪,增强对化学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索能力。同时,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逐步指导学生学会创新、思考、观察,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1.构建生活化教学内容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而只要仔细观察便可发现这些现象与化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多观察,同时结合化学课堂的进度,对化学课堂进行设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更多的化学现象,从而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也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探究。比如,在学习《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举例,如日常生活中的电池,电池用了一段时间后,出现电量不足,为什么有些电池可以充电,有些却不能?这时学生对电池就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对电池的原理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题所学的知识。
2.优化生活化教学形式
传统的化学课堂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模式。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得少,化学课堂很难收到好的效果,而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在最近几年,教师都在做好化学教学改革,积极创新课堂,提升课堂质量。同时,采用了小组讨论、微课堂、视频教学、电影短片等多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更好地与生活接轨。比如,在电影《黄金大劫案》的短片中让学生学会王水的配置方法及特性。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简单、生动地学习化学知识。
3.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很多现象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认识、学习和巩固。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重视教学内容,选取生活实例来生动形象地讲解课堂内容,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的目的。比如在胶体内容课堂中,教师需要设计有趣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将丁达尔效应深入生活,实验用品可以是肥皂水、茶水等,学生可以动手来认识光亮的通路,将枯燥的理论简单化,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生活—化学”案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兴趣。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完善新课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为具体、简单易懂的内容,这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设计生活化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化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化学综合水平的提升。
[1]展君梅.试探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32):107.
[2]杨庆松.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途径[J].学周刊,2014(11):22.
[3]沈亮.高中化学课程应从知识本位走向生活本位[J].教育科学论坛,2015(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