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点、练、悟”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习题课中的运用
2018-02-26张晓丽
张晓丽
(山西省平遥县第三中学校)
一、2017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要求
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的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大意;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
4.做出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二、当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习题课中存在的问题
1“.一言堂”“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忽略了“习题课主体仍然是学生”。教师对试题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用,偶尔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教学效果却难令人满意。
2.就题论题,忽略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教师只注重正确的解题方法或只分析答案的正确性,忽略了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教学速度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基础薄弱的学生感觉讲课速度快,听不懂,而优生感觉讲课速度慢。
三、“读、研、点、练、悟”五环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习题课中的具体运用
我在教学中能灵活运用我们学校所提倡的“读、研、点、练、悟”五环节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对阅读理解习题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技巧,考试中阅读理解得分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我个人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我的有效教学策略
1.读
“读”是基础,是前提,教师指导学生首先快速阅读文章开头部分,把握文章体裁和主旨大意,接着快速浏览每段开头、结尾,把握文章文脉和结构。第二步,让学生仔细阅读题干,画出关键字,然后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查读文章,找到答案。
2.研
“研”是研讨,是讨论、议论的深化,是学生互动的过程。即,学生在“读”过程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相互研究讨论,是一个学生探究的过程。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语言交流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著名教学法专家邱学华老师在“尝试教学法”中也大力提倡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大胆“启用”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的“三主”原则下,努力让学生自我解决问题,尝试成功喜悦。我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在考试中或者课前已经完成阅读理解题,所以,在课堂上四人一组,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对文章大意的理解,细节的掌握以及解题的思路和依据进行分享,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最后小组派一个代表跟大家分享自己对文章体裁、大意、结构的理解,以及每一个小题的解题方法。
3.点
“点”是点拨,是“讲”的高度概括。是激发实践创新的潜能,是在“研”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传统的“讲”的概括,是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对小组质疑和疑惑点进行的精点巧拨,是目标实现的关节点。
注重学生在阅读理解习题课上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并不是否定老师的引导和点拨。学生的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一些自己无法理解或者理解有误的地方,这个时候老师适时的引导和点拨是必不可少的。我的具体做法是: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小组解决不了的我做最后的关键性点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作为老师,必须备课充分,要做到充分了解学情。课前,我一定会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哪些题错得多,错选了哪个选项,接着,我会分析其中的错误原因,提出解决问题方法,为课堂上教师的高度点拨做好充分的准备。
4.练
熟能生巧。英语阅读理解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课后学生的自己训练还有课上老师指导下的限时训练都是很好的训练方式。
5.悟
“悟”是感悟深化,是对知识技能的归纳梳理,体验感悟,是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得到的收获和启发。在一节课的任何一个时候都可以悟。我的具体做法:第一,学生在每一堂阅读理解习题课后,都要做小结:分析并总结错误原因,总结同类题的解题技巧;并且总结生词,扩大词汇量。第二,2017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特点:挖掘文章试题内涵,引导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我在阅读理解习题课上,努力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第三,我也注重阅读理解讲评课上的情感渗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其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正确面对成绩的积极心态。
总之,阅读理解讲评课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更不能缺少老师的引导和点拨。“读、研、点、练、悟”五环节教学模式在阅读理解讲评课中要根据每节课的特点灵活应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胡生全.浅谈“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学习(上),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