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018-02-26钟枝校
钟枝校
(江西省瑞金第一中学)
高中阶段生物学科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学生考试成绩,由此可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非常重要。那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便需要吸引学生参与到生物课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其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当前高中教育正在落实改革,新课改也提出了诸多要求,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生物学习与研究中,培养与同学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从而真正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生物与实际生活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便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积极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案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好奇心是投入学习状态的重要前提,但是传统的教育思想却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1]。面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以调动学生好奇心为前提,设置问题,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变成为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在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以人教版高二必修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课为例,教师在开展此课教学时,便可以结合实际人体的神经系统,为学生提供一幅神经系统图,让学生进行观察,随后再为学生设置问题:“大家都了解反射弧吗?反射弧中包含了哪些组成部分?”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经常说到反射弧,带着这一问题,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更加有兴趣,这样一来便在课堂中创建了自主学习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内心对神经系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课堂参与创造条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此才能够积极组织生物教学。作为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学习生物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回答要尊重,不仅要在学习上关照学生,在生活上也要关爱学生,将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2]。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打成一片,通过真诚的沟通,和学生拉近距离,将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隔阂消除。例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二必修3《其他植物激素》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园中观察植物,与学生一起进行活动,并且交朋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学习这一课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纲要中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并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发挥引路灯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以学生为本”这一思想作为教学的核心,以学生为主开展生物教学[3]。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调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保证所有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核心提供服务。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二必修3《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课教学时,便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验,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自主展开实验研究,将传统课堂下的弊端予以解决。学生在这一课堂环境中,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展示自己,为学习创作了条件,进而提高了学习水平。
四、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生物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习水平与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保证多样性,例如可以选择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翻转课堂等,结合教师的教学配套使用,如此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参与度。以人教版高二必修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课为例,在进行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先自主学习这一课内容,随后再将讨论的所得知识点在课堂中加以展示,由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的知识记忆更加牢固。再如,教师在进行这一课教学时,也可以选择翻转课堂教学法,教师制作课件,让学生在课下学习,并且通过在线讨论的方式解决疑问,在课堂上教师再为学生布置任务,答疑解惑,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综上所述,学生参与生物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前提,只有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才能够更加扎实地记忆生物知识,进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王婷婷.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途径[J].中国培训,2017(6).
[2]吕凤俊.生活实践与生物课堂教学的结合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5(2):103.
[3]张瑜.小议高中生物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