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践的探究与思索
2018-02-26金玉娟
金玉娟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第一初级中学)
一、创新课题导入的有关内容
良好的课题导入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该有的学习状态,同时对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产生初步的认识。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开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完善课题导入的有关内容,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在教学《我们应尽的义务》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与《我们应尽的义务》有关的视频资料,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并对学生说:“现在大家仔细观看视频中的有关内容,然后在观看之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开始认真观看,在观看之后进行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我了解到了义务中的法定义务,我们按时交税就是在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还有的学生说:“我还了解到了我们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比如说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以及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等。”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我们应尽的义务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
二、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对初中思想品德的学习有一种陌生感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思想品德内容的理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这样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入对知识的理解当中。教师在开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将生活元素带入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例如,教师在教学《我们应尽的义务》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说“下面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同学们在听完之后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开始讲述故事的内容“小明是一名学生,马爷爷是住在小明旁边的一名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小明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学生在听完之后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通过听老师讲的故事,我了解到了小明善良、真诚、无私奉献和孝敬老人的美德。”还有的学生说:“小明的这种行为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提倡的,因为他自觉照顾双目失明的孤身老人,小明的这种行为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提高对思想品德知识的了解,还能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二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学《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的时候就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在商场内开展活动,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在活动的时候要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然后活动时间结束的时候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活动时间到了,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观察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学生踊跃地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我发现商场的衣服出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商场不能及时给消费者解决问题。”还有的学生说:“商场中的某些部分出现店大欺客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对《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内容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讲台成为教师的舞台,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初中思想品德的有关内容,但是学生在台下一片死寂,这样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了解。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教学《难报三春晖》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个日历模型,然后对学生说:“请同学们在日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并画上圈”学生很积极地将日期画上,然后教师对学生说:“现在请同学们将父母的生日找出来并画上圈。”这时学生纷纷低下了头,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教师对学生说:“父母把我们养大成人是很不容易的,他们记得我们的每一个生日。什么我们不记得他们的生日呢?”听到教师说的这番话,学生好像有所感悟,有的学生说:“我以后一定会记得父母的生日的。”还有的学生说:“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回馈父母对我的爱。”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新课题导入的有关内容、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方式对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有效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严加红.校长悟道[J].中小学校长,2015(12).
[2]袁明亮.浅谈创新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教学实施[J].考试与评价,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