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2018-02-26王彬尹璐
王 彬 尹 璐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 或 Inverted Classroom),又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1]。翻转课堂的盛行首先得益于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果将技术剥离后,我们会发现翻转课堂所倡导的理念、教学模式以及理论支撑与传统教学并无太大区别,或者说它是对传统课堂效果的一种强化。①从理论层面来看,翻转课堂依然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如果追溯建构主义理论的渊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是这一理论的渊源,即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老师扮演启发者、答疑者的角色。②从教学运作模式来看,有人认为翻转课堂开启了“先学后教”的“学—教”顺序。事实并非如此,翻转课堂教学过程要经历三个步骤:一是教师创建授课视频、共享学习资料(上课和录课);二是学生观看视频自主学习知识(听课);三是课堂上师生互动(知识深度加工和价值深度挖掘),所以它依然是“先教后学”,只不过把“教—学”的过程一部分移到了课堂之外,课堂的主旨是答疑、互动交流和强化提升。③从理念倡导方面来看,翻转课堂的核心就是“翻转”,即教师与学生的在课堂上的角色发生翻转,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一号主演”,这一切的发生都源于教师的“主演”权已经在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就实现,即创建授课视频、共享学习资源。因而,无论从理论支撑、教学运作模式,还是理念倡导方面,翻转课堂都与传统教学区别不大,但是翻转课堂风靡全球,究其原因就在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显然翻转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将传统教学的课堂“前置”了,这样课堂就可以变成答疑、互动交流和强化提升的场所。所以,翻转课堂从本质上看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时代实现高效学习的一种方式。
一、翻转课堂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超过200万。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生源结构更加复杂,他们的社会阅历更加丰富,价值取向更为多元,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更难突破。当前,尽管翻转课堂风靡全球,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课却鲜有运用,顺应时代变革将翻转课堂引入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是有益的尝试,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1.因势而新,翻转课堂有利于研究生思政课革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引爆了第四次教育革命,教育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超时空的学习和超时空的互动。2015年3月,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民众信息获得模式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已经接近100%,这说明传统以教室和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已经不是获取教育资源的唯一方式。教育部把2017年确立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提出“加强教学改革。合理确定教学班额,强化师生互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2],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因势而新,革新思政课教学,主动占领互联网阵地,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形成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的合力教学。
2.因时而进,翻转课堂助力于国家中长期人才培养的目标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教育强则国家强,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3]。当今世界处于瞬息万变、信息激增的时代,中国的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使研究生全面认识中国与世界,批驳错误思想和言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能拘泥于传统课堂上的教学时间,而应该借力于翻转课堂,实现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互动交流与深度对话,真正使广大研究生坚定信念,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3.因事而化,翻转课堂有益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当前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思政课教学面临如何“教”与如何“学”的双重困境。教师在教学中依旧是沿用“教材+PPT”的方式,全程“主演”,导致学生只能单向地接受老师所讲内容,难以实现全方位双向互动。研究生在如何学习这门课时茫然无措,在信息时代,每天都会有海量信息进入学生的头脑,他们在思想上和现实生活中会有很多疑惑;但是一方面充满理论的教材解决不了他们心中的疑惑,另一方面,教师全程“主演”和“上课来,下课走”的教学方式并未给解决他们心中的疑惑留出时间,久而久之,思想政治课在研究生心中就变成了一门无用、无趣的课,出现人在课堂心不在,上课上网玩手机,或者逃课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毕竟是一门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课程,任何涉及思想信念的教育都需要在沟通互动中确立认同感,这是改革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要革新教学方式,利用翻转课堂,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思政课的内容内化于研究生之心、外化于研究生之行。
二、翻转课堂模式下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教学对象(特定学习者)的特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资源,最终支持学习者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系统活动[1]。研究生阶段思政课学习不同于本科生,《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贴近研究生思想和学习实际,以研究型教学为导向,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考试考核办法。”[4]研究型教学为导向需要我们改进固有的教学设计,而借力于翻转课堂有助于推进以研究型教学为导向的教学方针的实施,具体来说,要实现以下三个层面的转变:一是师生教学观念与角色的转变,二是课堂模式与教学内容的转变,三是教学评价标准与方式的转变。
1.师生教学观念与角色的转变
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利用翻转课堂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以往研究生思政课习惯于教师是主演、学生是观众的课堂集中教学,而翻转课堂最大的转变是来自于观念的转变,即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研究生的主体性,构建研究型教学,以师生平等对话互动实现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强化、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摒弃单向度的知识灌输和价值规劝的观念,充分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前置传统课堂的知识性内容,而在课堂集中教学时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面对面的课堂讨论中,通过互动对话达成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要使价值观念认同最终是内生的而不是外迫的;另一方面要以问题为导引培养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传统思政课教学中研究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浅层次教学,积极引导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从知识层面向逻辑思维层面和解决问题能力层面攀升,实现在共同研究中达成培养目标。
翻转课堂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研究生成为课堂的“主演”,这一角色的转变旨在激发研究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改变思政课课堂沉闷、学生人在心不在的现状。但是这一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职责和任务的减轻,可以说,翻转课堂使得教师的角色更加多样化。教师从传统课堂全程“主演”转变为“编剧”“导演”“制片人”,需要在课前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制作视频,需要统筹安排线上和线下课程内容,需要在课堂讨论环节掌控全局,保证课堂在一定的主题讨论中进行,转变以往传道、授业的单一权威形象,强化“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中解惑的环节,真正在问题的引导下把师生互动讨论提升到研究的层面,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研究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批判反思综合中达成价值认同,寻找针对问题的可行方法。
2.课堂模式与教学内容的转变
翻转课堂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实现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同步进行的“大课堂”模式。所谓大课堂,是相对于传统以教室为固定地点和以课程表确定固定教学时间而言,强调延伸传统课堂。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层面:①打破传统课堂固定地点,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MOOC和信息交互平台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交流;②突破教与学的固定时间限制,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③教与学和生活融为一体,思想政治课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它不应局限于课堂知识教育,而应该走向生活,真正使教与学走出传统知识积累和理论阐释的老路,把具体的生活境遇变成课堂,实现在生活中教与学的真实互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
课堂模式的转变带来教学内容的转变,在传统课堂以教材为纲的基础上,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的转变主要有:①教学内容的拓展。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当今世界进入信息激增时代,研究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前所未有地宽广,因而教学内容要时刻关注瞬息万变的世界和中国局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3]。面对网络时代混杂的信息,要善于批驳错误信息和言论,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②教学内容出场顺序转变。翻转课堂作为实现高效学习的一种方式,前置了部分学习内容,而研究生也完全具备自学的能力,因而相比于传统课堂,研究生需要完成相应专题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积累才能有效地参与到翻转课堂的研讨中;而在面对面课堂研讨环节一方面要解决价值认同问题,也就是思政课肩负的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问题;另一方面培养研究生面对真实的中国问题,结合自身专业以理论积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贯彻人才培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3]。③教学内容的互动生成性。翻转课堂利用MOOC和互联网平台,前置知识储备和经典理论阐释,而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内容应该是基于知识的价值和信念的生成,即传统课堂是知识、价值和信念的单向灌输,而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价值和信念是要研究生通过对话、批判、反思建构起来的。
3.考核评价标准与方式的转变
翻转课堂以研究为导向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而研究能力的核心无疑是创新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内外部条件,在科学研究上创造性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因而评价标准也应该紧紧围绕创新性展开,通过革新具体的评价方式得以实现。传统的研究生思政课考核评价采取一次性考核,即一张试卷定成绩,平时成绩也仅以点名和一次小作业来衡量,区分度不大,这导致研究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只关注期末考试。翻转课堂转变传统考核方式:①考核评价方式多元化,线上与线下评价相结合拓展了评价的渠道,在MOOC中可以设置题目检测学生课下是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②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使得评价更加公正客观,可以在课堂研讨环节根据学生讨论的参与情况让学生做出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③理论水平评价和实践能力评价相结合提升研究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在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不同专业学科差异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提升研究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④通过个人报告的形式凝结研究生的学习成果,综合呈现研究生的素养,实现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研究生真正重视思政课的学习。
三、翻转课堂模式下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提升
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指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具备的各种基本条件,是思政课教师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工作和实践而获得的品德、学识、能力、作风等方面的总和,其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文化、能力、专业、科研、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素质[6]。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原有基础上亟待进一步提高,从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出发,研究生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提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立场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强调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7]。互联网的发展,翻转课堂的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开展,都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师政治定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政治要求。①翻转课堂要制作MOOC借助于信息共享平台发布学习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甄选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内容。②在课堂教学互动环节实施正确的价值引导,要严守政治底线,对当下时事和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有力地回应学生提出的尖锐问题,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③要把思政课教学延伸至研究生的生活中,在线平台答疑要及时回复学生关切的问题,做学生思想和生活的指引者,尤其是当下很多研究生热衷于利用翻墙软件了解外网的信息,需要教师及时引导,批驳负面信息,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山东大学近年来制定思政课教师定期理论学习制度,学校层面定期汇总理论学习资料,各教研室列出学习任务,定期举行集体学习,同时督促个人学习并按时提交学习心得,保证思政课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掌握信息技术,善用网络资源
翻转课堂依托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因而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部分。信息能力指恰当选择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地采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发布信息以及创造新的信息的能力[8]。它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也是当前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亟待具备。①教师要掌握制作教学视频的技术,同时要思考如何借助于视频把原有的教学内容更好地呈现给学生,并上传到网络平台。②要学会搭建、注册、使用、管理网络平台,能够与学生实现线上互动,调动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互动交流。③甄选优质的网络资源与学生共享,需要教师提高自身检索信息的能力。山东大学近年来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立足于国际教学发展前沿,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并积极培训教师掌握运用新技术,使教学逐步迈入信息时代,例如,学校引进的Zuvio即时教学互动系统作为翻转课堂的辅助平台,可以迅速完成点名过程,确定学生的出勤率,有助于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线上互动,还可以适时做出师生、生生评价,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效互动。
3.提升科研能力,实现以研促教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研究生能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身处信息激增的时代,思政课教师除了具备高效获取信息、甄别信息的能力,还要有依据信息进行深层次分析阐述信息的能力,真正实现研究型教学。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更为扎实丰厚的“博”“专”“深”“新”相结合的学术理论功底,不能仅仅停留在信息的表象层面,要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将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即刻正在发生的事件引向学术分析反思的高度,因而提升科研能力,实现以研促教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不二选择。具体来说,①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有广阔的学术视野、深厚的历史积淀,翻转课堂无论是视频制作、依靠平台的线上答疑,还是面对面课堂讨论环节都对教师素养有很高要求,只有具备深厚的学养才能真正答疑解惑。②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淀,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不断深入研究厚植自身的理论素养。以研究为导向的教学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做支撑,才能使互动讨论不流于形式,不浮于现象层面,实现从问题出发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思政课各类微信公众号的经典朗读是师生深化理论素养的体现。③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实践,要把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研究生在实践中认识中国,让翻转课堂不仅调动起研究生深入学习理论的积极性,更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关注当下中国的积极性。
四、翻转课堂模式下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效果
任何教学改革都是先进行小规模实验,都要基于客体(受教育者)的效果反馈做出实时的调整与改进,进而加以推广。翻转课堂目前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中极少运用,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就客观原因来说,主要是当前研究生思政课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急缺。研究生思政课都是大班教学(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课堂很多都接近200人),极少有几十人的课堂,这就限制了翻转课堂讨论环节的开展;翻转课堂需要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当前各高校的网络速度还难以实现各种软件集体顺畅使用,容易网络堵塞,导致部分学生无法顺利使用。就主观方面原因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有惰性,教师不愿意花大量时间重新设计教学,学生则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懒于动脑思考。因而从初步的个别访谈反馈评价来看,翻转课堂的受欢迎程度呈现两极化,部分心中有疑问关心国家社会问题的研究生积极性比较高,会配合教师进行课前准备,课上积极思考讨论发言,课下会利用信息平台提问;相反,部分以拿到学分为目的的研究生则习惯于以往填鸭式教学,认为翻转课堂教学环节有时会出现网络问题,同时加重了自己课业的负担,积极性不高;而从最核心的研究型教学出发、培养深度学习能力来看,翻转课堂无疑能起到助推作用,研究生思政课不仅摆脱了理论上的空对空宣传,强化了研究生关注现实中国问题的能力,而且深化了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培养起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强化研究型教学开展,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翻转课堂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当前思政课在研究生教学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应做出以下改进:①教育部要着力解决师生比严重失调的问题,从招生培养环节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投入。②各高校要紧跟时代,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为实施翻转课堂奠定基础。③学校学院统筹,研究生思政课是涉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全校公共课,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教师的集体努力。④要强化激励机制,改变研究生习惯被动接受知识、懒于动脑思考的惰性,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通过学分获得方式的转变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1): 58-64.
[2] 2017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启动[EB/OL].(2017-05-19).http://www.moe.edu.cn/s78/A12/moe_2154/20 1705/t20170519_305171.html.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A]. 教思政[2010]11号,2010-11-17.
[5] 陈新忠, 李忠云, 胡瑞. 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1): 10-13.
[6] 王春花.高校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 118-121.
[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 (2015-01-19). http: //news.xinhuanet.com/edu/2015-01/19/c_1114051345.htm.
[8] 高雪梅. 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系统性[J]. 江苏高教, 2003(5): 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