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信息传播与教育创新

2018-02-26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信息教育

李 熠

(武汉纺织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一、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步入新媒体时代,即数字技术、网络、移动终端的有机构成及相互作用。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主要具有如下特征:

(一)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使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纵向、横向、交叉、辐射等各种形式的便捷互动,致使媒体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给社会大众参与社会时事讨论、评判各种事物提供了交流平台。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主体间的互动,使人们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观看图像、阅读新闻,以及运用社交网络平台进行各种话题的交流互动,使社会大众对于国家大事、新闻事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在互动中发表各自的见解。变单向传播为多向互动,这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重大变革。

(二)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便捷性

便捷性是指信息传播速率大大加快、传播方式更为便捷、时空间距极大缩短。其一,新媒体信息传播更具广延性,随时随地地实现跨地域、跨时空传播,“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其二,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瞬间性、即时性,使信息传播摆脱了传统时间、空间局限。当下,社会舆情的发展更是超乎想象;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报道,在数量庞大的网民的参与下关注度迅速提升,信息传播速率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其三,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为公众互动传播提供了便捷、平等的交流平台。受众可以对当前社会的时事热点进行广泛交流、讨论,对提高社会大众的整体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大众性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大众性是指信息技术、传播形式、信息内容、传播主体等的大众化特征。新媒体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精英化、小众化的局限,呈现出内容海量化、传播节点碎片化、传播方式群际化的特点。网络搜索引擎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大量信息通过博客、微博、图片、文字等形式得到迅速传播。人们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快速地从海量信息中查找、筛选自己亟须的各种信息,以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每个网民都有了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与舆论制造者的可能性。网络中海量的信息和传播渠道多元化,使信息传播实现了多向传播、多点互动、即时发布、即时传播。网络化、立体化、群际化的传播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信息、观念、评判汇集到各种交流平台,越来越多的民众主动或被动参与到新闻事件的讨论与信息传播过程中。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大众化转型,不断地使公众参与到新闻事件谈论、评价及信息发布行列,也为政府政策的发布、传播创造了新平台及舆论阵地,同时还为人们进一步了解社会时事、热点事件,以及政府政策、对问题的态度提供了便捷渠道。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深入了解民众心声,了解相关政策发布后的民众反响,来综合评定某政策的出台是否符合民意,有利于知晓民情、集中民智、发扬民主。

(四)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元性

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元性是指传播技术、传播形式、传播渠道、传播主体等的多元性。新媒体信息传播兼容了以往各种传媒的优势,吸纳了文字、图像、声音的优势,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平台选择的多元化、主体交流的多元化等。改变了以往人们只能通过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单一传媒平台了解社会信息的窘境,破除了对信息不能主动选择、很少参与社会热点讨论的弊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元性,使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即时选择解读、评价信息,丰富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质,通过参与社会事件的讨论发扬民主、开阔视野、培养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创新速度不断加快,人们获取信息、阅读新闻更加便捷,也会促使社会文化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综上所述,新媒体融合传播技术的创新发展,拓展了信息传播方式、渠道,压缩了传播时空,提高了传播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来源多元化、传播主体多元化、存储更新海量化、传播方式便捷化、传播渠道多样化、表达形式融合化、参与者大众化等,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革命性变革。

二、新媒体传播对人的发展的辩证分析

人创造了信息,信息塑造了人,新媒体信息传播尤其如此。辩证地考察、分析新媒体时代对人的学习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毋庸讳言它也存在负面、消极作用。

(一)新媒体传播对人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

网络的便捷性、即时性大大缩短了人与人沟通的距离,降低了沟通成本,减少了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消耗,促进了劳动效率的提高,让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更加充分、高效的运用。网络超强的信息传播能力,不仅有利于劳动者学习领先的劳动技能,还能通过网络搜索和求助,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正像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地理距离,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和活动范围一样,新媒体信息传播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实现了即时和全方位的交流,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

此外,新媒体传播对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它避免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顾虑,使双方交往更具直接性、简捷性、实质性。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家庭、工作、环境的限制,社会角色的局限,人们自主、自由地交流受到束缚。但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可以选择迥异于现实生活的身份标签,实现自主选择、自由表达,新媒体传播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网络更使人的创造性得以发挥,使人成为自主自觉的主体。在传统社会境遇里,人们由于信息贫乏、滞后而焦虑、痛苦,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人们则可通过新媒体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人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人拥有了更广阔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新媒体传播对人全面发展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传播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制约、阻碍人的发展。网络黑客、信息诈骗等行为,由于法律滞后、技术限制等主客观原因无法及时制止,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大众的利益,也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下,人们对新媒体交往的诟病在于,它导致现实社会关系与虚拟社会关系发展失衡。有些人沉溺虚拟社会关系而忽视了现实社会关系,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网络交流,弱化了现实的面对面的沟通。这种诟病、责难有其合理性,那些极度沉溺网络虚拟社会的案例体现出有些网民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淡化,甚至忽视。但从整体上看,这种情况并非主流。一方面,部分虚拟社会关系往往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网络交往无非是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上的延伸;另一方面,纯粹的虚拟社会关系作为新时代的一种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不能被排除在社会关系之外。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虚拟社会关系已经成为人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虚拟社会关系依然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甚至可能生发成现实的社会关系。

另外,认为网络交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和人际交往的表层化的观点值得商榷。网络交往作为一种交往的形式和手段,并不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的根源。只要社会中存在导致失信问题的诱因,那么失信危机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虚拟社会都会有所体现。虽然网络交往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让人们拥有更多可选择的交往对象,但这容易出现网络人与人之间泛泛而交的情况。但随着网络交往的深入,交往程度也将逐渐深入,而不仅仅停留于人际交往的表层。

还有观点认为,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人们往往被网络裹挟、无力招架,丧失了能动性与创造性。这种观点夸大了信息对人们的压力和影响,低估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整体上来看,网络促进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自身的全面自由地发展。

新媒体作为一种沟通、交往方式,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对其兴利除弊的利用,不能将网络时代中出现的问题一概归咎于网络本身,不能将由于自控能力差、缺乏甄别判断能力而导致的负面效应皆归罪于网络。

三、新媒体时代亟须教育创新

人类的教育方式、教育实践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教育作为一种人际、代际的知识传播活动,在历史上总是不断运用新的传播技术、扬弃传统的教育方式,而与时俱进的。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飞速发展,教育行业必须创新相关的方式、方法、内容。

(一)新媒体时代教育面临的困境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不断地推动社会各领域的变革与发展。新媒体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先进生产力,给教育活动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因此,必须正视自身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第一,知识边界消解带来教师、精英话语权的危机。新媒体时代对于知识边界的消解,打破了过去教师、精英对知识和文化的“垄断”局面。新媒体使文化的传播方式、渠道、主体等,呈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势。它既给学生、民众发表自己言论的机会,赢得平等话语权,也带来了传统主流文化的话语权式微的问题。第二,大众传播的个体化对传统德育时空的拓展。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已成为人们当下的生活状态。新媒体的开放性与互动性更是为学生、民众提供了超时空的信息获取、素质提升与事业发展平台,不仅使学生的意愿得以表达,而且价值实现成为现实。他们通过新媒体传播平台接受德育教育、传播德育信息。第三,新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与互动性凸显了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主动搜集、传播知识信息。第四,教师、传播精英角色转换与地位的变化。传统观念中教师、传播精英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虽未完全消解,但其不再具有绝对权威性。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使教师、精英的知识储备相形见绌,其知识权威形象和地位降低。新媒体带来了教育方式的革命,也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面临关系失范的困境。

(二)新媒体时代教育创新的对策

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使教育在挑战中迎来创新发展新机遇。多媒体教学、网络授课、网络慕课,构建思想教育网络平台等,都是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催生的教育创新范式,教育创新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第一,密切关注、研究新媒体传播及发展特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便捷性、大众性、多元性等特征,对新媒体时代教育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教育者、主流传播媒体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使新媒体时代传播技术能为我所用,进而成为教育效能的倍增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推进器。

第二,转变学校教育观念,由“封”与“堵”的被动参与教育模式转为“疏”与“导”的主动参与模式。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不是教育的终结者,而只是为教育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方法、渠道和内容。因此,不应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一味地打压和封堵,使学生与新媒体绝缘、与信息时代隔绝,而应该科学运用新媒体,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民众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构建立体化教育平台,实现平等、民主、多向的互动与交流。平等、民主式的教育,易于实现心灵沟通、信息畅通,对教育信息心悦诚服,提升教育效能、教育质量。要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教育平台,使之成为学生、民众的知音,因而心向往之。

第四,锻造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的教师、精英队伍,培育具备引领力的“意见领袖”。面对信息泛滥的互联网新媒体,若无教师、传播精英的引导,学生、民众将不知所措。教师和主流媒体不仅不应敌视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更应借助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增强自身的引领力、强化教学效果。

第五,加强网络知识教育,强化网络道德、法规与责任意识培养。互联网新媒体信息庞杂、真假难辨,涉世不深的学生、信息失真的民众缺乏辨别能力,易误导、误传不良信息。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加强对学生、民众的网络伦理、法规教育与责任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信息甄别能力,令其遵守网络道德,并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及监管,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打造风清气朗的网络新媒体空间。

[1]金新政.信息社会要求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J].医学教育,2003(4):14-16.

[2]易连云,兰英.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0(4):37-40.

[3]余欢.试论网络对人的发展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91-93.

[4]李明娟,杜宝贞.新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J].文教资料,2014(34):63-64+83.

[5]郭墨池.报纸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D].西北大学,2008.

[6]许鸿艳.论大众传媒的不良内容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J].新闻知识,2005(10):31-33.

[7]秦宇新.网络广告互动传播与受众接受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8]陈安娜.新媒体环境中的报纸该如何突围[N].中国图书商报,2011-08-16(07).

[9]葛彬超.媒介文化与当代生活境遇[D].武汉大学,2010.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信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订阅信息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
展会信息
当代俄罗斯政治信息传播方式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