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期刊一稿多投现象的思考
2018-02-26徐林艳
徐林艳
(安徽医药杂志社,安徽 合肥 230051)
学术不端行为通常包括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一稿多投,不当署名等方面。近年来,随着各大数据库检索系统,如中国知网建立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及万方数据库建立的论文相似性检测服务(PSDS)等的广泛应用,一些性质恶劣的学术不端行为已逐渐减少,但是一稿多投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期刊社认为此举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出版秩序,浪费了编辑部的资源。但作者也有话说,期刊的出刊时滞性严重影响其科研考核、职称评定、申请学位等。低成本的一稿多投成为作者的“救命稻草”,通过一稿多投的方式寻求“最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这里的“最合适”是期刊社的级别及出版时效能够满足的前提下,选择级别更高、影响力更大的期刊。针对作者一稿多投的行为,期刊社往往都是一边倒地指责,也有学者认为此种现象有其合理的一面,一稿多投并不是一稿多发,给作者一个公平的机会去“选择”期刊,有真正的投稿自由,而不是变相的“被选择”,坐等期刊社垂青自己的论文。[1]在当前大的学术环境下,要杜绝这一现象是不现实的,作为期刊编辑,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现笔者结合自己的编辑经验,分析一稿多投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的策略。
一、一稿多投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稿多投现象多发生在期刊领域,相对而言,报纸、图书领域此类现象要少一些。[2]从表面上来看,这反映了作者的单方面行为和品质,但细细分析,一稿多投现象的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作者、期刊社乃至整个学术水平评价系统都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一)作者投稿缺乏制度性约束
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报社、杂志社投稿的,自稿件发出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收到报社通知决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收到杂志社通知决定刊登的,可以将同一作品向其他报社、杂志社投稿。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上述规定表达了几层含义:第一,反对一稿多投: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将同一稿件投给两个或多个期刊社;第二,限定了期刊社等的审稿周期:报社十五天内回复,期刊社三十天内回复;第三,允许特殊的情况: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但实际工作中期刊社和作者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并没有将法律规定放在首位,造成《著作权法》形同虚设。[3]现今期刊社的审稿周期大多在3个月以上,更有甚者超过半年,理由是稿件数量庞大,编辑部人员有限,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作者由于科研考核、职称评定、申请学位等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等不起如此长的审稿周期,不得不选择一稿多投“广撒网”的方式,提高命中率。期刊社“偷梁换柱”,在投稿指南内注明“本刊审稿周期三个月”等字样,实则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对作者的约束力可想而知。
(二)期刊社的管理制度有待加强
1.稿件处理效率低。造成一稿多投一部分责任在于期刊编辑部的不作为。一些期刊编辑部的编务从业人员起点低,很多是通过人情关系进入单位工作的,女性偏多,家庭生活是其重心,论文处理拖拉现象严重,工作效率低,回复信息迟缓。有的期刊社属于自收自支型,没有政府财政拨款,经费有限,从业人员数量有限,往往一人分饰几角,分身乏术,无法及时处理稿件。这些都造成稿件信息处理不能及时反馈给作者,作者投出的稿件犹如石沉大海,久久没有回应,不得不将稿件投给多家期刊社。编辑人员这种低服务意识,引发了作者的强烈不满,迫于后续可能还有求于期刊社,作者不能直接与期刊社“闹掰”,只能暗地里多投几家期刊,分担风险。
2.稿件出刊时滞长。随着我国科研队伍的不断壮大,学术论文的数量不断攀升,现有的学术期刊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版面要求,且这种“剪刀差”还在不断地加大。[4]漫长的出刊时滞成为科研工作者的心头病,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的发布和交流。有的期刊社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增加页码,缩短出版时滞,但是成效一般。更有期刊社推出了“加急”手段,笔者不敢苟同,大多数作者为了论文早日见刊,都愿意加急,这样就又回到了起点,这是期刊社变相的创收,是一种拙劣的办刊手段,违背了期刊的办刊宗旨。期刊社企图通过制度、舆论、道德法规阻止一稿多投,收效并不乐观;没有从实质上去解决期刊社稿件堆积,出刊时滞缓慢的问题。
(三)学术评价制度不完善
一稿多投跟作者、期刊社的渊源深厚,但我们应该追溯作者投稿的原始动力是什么。作者发表论文有几种情况[1]:第一,第一时间发表科研成果,有利于学术交流;第二,高校毕业生毕业需要发表论文,才能顺利拿到学位证;第三,单位评职称需要,现在大到高校、研究院,小到企业评职称都需要发表论文。第一种情况的一稿多投现象很少出现,投的期刊社一般都是高精尖的精品,很多都发国外期刊,国外期刊的出版时滞几乎为零,这也是国内期刊需要思考的问题。一稿多投多集中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高校毕业生毕业季为了应付毕业,不得不一稿多投,提高命中率。单位工作人员为了评职称,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要抽时间写论文,赶在每年职称评定前将论文发表出来,也只能走捷径,采取一稿多投的办法提高发表概率。这说明,一稿多投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我国学术评价制度不完善,过分强调论文这一要素,导致“剪刀差”愈来愈大。
二、一稿多投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稿多投不仅造成了期刊社人力、物力以及出版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对那些遵守出版规范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手段。所以必须整治一稿多投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防范和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一)完善期刊出版机制
现有的《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的前半部分没有大的问题,是对期刊社和作者各方面利益的综合考虑,一方面考虑到了期刊社的资源投入需要时间,另一方面照顾了作者可以给予期刊社的有限的审稿周期。但是后半部分出现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打破了上述的平衡,让期刊社有空子可钻,单方面规定了审稿周期,作者无奈,只得背地里一稿多投。所以,综合考虑现有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建议再次修订,对一稿多投的现象作出明确界定,并提出具体的处罚措施,经济上或者是名誉上的都可以,使作者的投稿行为受到约束。另外,期刊社也不能为所欲为,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的审稿周期,倘若依然置若罔闻,必须对期刊社实施惩罚,如警告、罚款、降级等。[3]
(二)完善期刊社的管理机制
1.利用办公软件,高效识别一稿多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科技的办公软件应运而生。目前,中国知网建立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中新增了“稿件追踪”的功能,编辑可以利用该功能清楚地查到每一篇文章的投稿历史,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一稿多投现象的发生。[5]弊端是加入稿件追踪库的期刊社数量不多,所以就可能有很多“漏网之鱼”。因此,呼吁更多的期刊社加入稿件追踪系统中来,共同防范,从技术上对一稿多投进行初级阶段的防范。
2.提高期刊社的工作效率,做好服务作者的工作。期刊社必须提高工作效率,如今大多数期刊都采用投稿采编系统进行稿件的前期处理,编辑部争取做到每日登录系统,做好稿件的收稿、送审、退修等相关工作,做到稿件不积压,每个环节有条不紊,第一时间将结果反馈给作者。稿件有着落,作者才不慌乱,减少一稿多投概率。再者,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收稿,根据期刊的来稿量、库存量,有计划性地收稿。如果该栏目稿件近期多,则可提高收稿标准,提高录用门槛,这样能保证稿件库存量的动态平衡,不缺稿件,也不堆积稿件,避免造成期刊社论文的“拥堵”现象,影响出刊周期。另外,编辑还可以根据作者的论文水平引导作者投至更合适的期刊,帮助作者提高投稿技巧,更好地服务于作者,做好稿件疏导工作。
3.组建高效的审稿专家队伍,缩短出刊时滞。审稿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效率的审稿能切实有效地缩短出刊时滞,使论文出版良性循环。[6]高效的审稿专家队伍是关键因素。首先,期刊社要加强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对审稿专家资源要进行归纳整理,审稿专家信息应当尽可能地全面,特别是研究方向,做到准确送审,避免不必要的错送;其次,注重专家库的维护和完善,补充并不断更新审稿专家信息,积极吸收新鲜的血液,不断筛选和更新专家库,尤其要重视青年专家,组建高效的审稿专家队伍,保证审稿效率;最后,应注重审稿专家库的优化,定期对审稿专家的审稿情况作出评估,对一些年龄偏大、退出科研第一线工作的,及一些审稿热情低、责任心不强、拖拉审稿的专家,要及时地作出调整和优化。总之,不能让稿件在审稿专家手中“晾”太久,延长审稿周期,进而导致漫长的出刊时滞。
(三)完善相关评价制度
一稿多投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学术评价制度不完善,教条地看待论文这一要素。因此,需要在相关的制度建设上加以完善。[1]例如,职称评定等。“广受好评,教学再为称道,不如多发几篇论文吃香”“医术高超,治好再多病人,不如多发几篇论文管用”,这是教育系统和医疗卫生行业职称评定的“潜规则”,也是广为诟病的现象之一。在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今天,应该本着从实际工作出发,根据从业性质“量体裁衣”,探索灵活、符合不同专业的评价系统,从根源上杜绝一稿多投的学术不端行为。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可适当放宽毕业要求,重实际轻形式,综合学生在校的整体表现和综合素质,避免为了毕业而写论文的形式主义。
三、结语
我们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作者来说,一稿多投并非一种出于本心的选择,多是无奈之举。在当前大的学术环境下,要杜绝这一现象是不现实的,作为期刊编辑,我们要更多地从自身的角度去解决这一问题,想作者所想,急作者所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出版时滞,妥善处理好作者和期刊社的利益冲突。同时,期刊社和学术界也要重视这一问题,完善相关制度,从源头上消除一稿多投的行为。
[1]宋维志.学术论文一稿多投问题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3):90-95.
[2]周新军.“一稿多投”现象的深层原因及根治思路[N].企业家日报,2017-03-10.
[3]肖慧敏.学术论文“一稿多投”现象再审视[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156-158.
[4]康军,陈磊.学术期刊编辑部在防范一稿多投中的为与不为[J].传播与版权,2014(2):65-66.
[5]王继红,邓群,肖爱华.利用“稿件追踪”系统高效识别一稿多投[J].科技传播(下),2015(8):156-157.
[6]贺富荣.论文“一稿多投”现象的原因与对策[J].编辑之友,200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