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修辞策略增强新闻传播效果
2018-02-26孟娟娟
孟娟娟
(河南广播电视台 信息广播,河南 郑州 450000)
修辞学自产生以来,就与新闻传播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古希腊早期修辞术被称为“说服的艺术”,而说服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主要目的,与早期修辞学有着天然一致性。作为与传播学和新闻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修辞学对于提高新闻篇章说服力、消除不同文化的语境差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用修辞学来观察新闻传播活动,将为新闻实践的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本文主要探讨有助于增强新闻文本传播效果的修辞策略。
一、新闻修辞要切合受众
新闻报道是一种劝服性语篇,也就是劝服受众接受新闻报道的信息和观点,新闻语篇在谋篇布局时,一定要心怀受众。[1]只有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才能在语篇构建之初就把握受众视角,更好地架设修辞桥。现代媒介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和变革,对当前受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前,受众信息来源渠道日益多元,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介为受众信息选择提供了多种途径,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选择的唯一或者首要方式。受众倾向的信息呈现形态更加多媒体化,文、图、声、像虽各有特点,但图像、视频新闻的魅力势不可挡,图、声、像的传播方式给纯文字新闻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受众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喜好发生变化。生动细致、情感浓厚、文采飞扬的表现形式一定好过干巴巴、冷冰冰、说教味浓的新闻所能达到的效果。因此在架构修辞桥时,必须考虑到受众的变化,在语篇构建、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上进行探索,切合当前受众特点开展新闻传播活动。
此外,新闻话语的修辞活动原则应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规范和文化契约,共同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意识是修辞接受的基础,也是修辞桥架设的基础。[2]尤其是对于对外传播来说,中外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一些国内受众看起来司空见惯的用法,国外受众却并不容易理解,甚至会产生反向解读。文化差异还有一个体现就是一些特有词汇,很多词汇和语言都是中国特有的,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受众在解读相关信息时会存在较大的难度。
二、传播动机的自我韬晦
通常来说,简明高效的文本内容是新闻语篇实现传播效果的基本要求。作为对语言、文字加工处理的一种方式,修辞手法在新闻语篇中并非越多越好,贴合受众、瞄准效果才是修辞使用的基本原则。而人类在本质上总是倾向于说服别人,并警惕他人说服自己,这一特点就使我们在修辞活动中要做到“自我韬晦”,即自己的修辞动机不轻易让受众察觉。
德国修辞学家迈克尔·凯恩就认为,修辞效果的实现依赖自我韬晦,即不示人以其艺术性的艺术。[3]学者昆提利安也曾提出,要避免“任何使人能够感到巧妙设计的事”,相反的应该做到自己跟演说内容“好像是所涉事件中应有之义而非演说家的艺术”。[3]从心理学分析来看,受众如果感到文本矫揉造作,内容巧加修饰,就会认为传播者不够诚恳,从而对内容产生反感。特别是新闻语篇,在进行修辞的过程中,就需要时刻保持自我韬晦,让文本内容显得自然朴素,而非精心修饰、雕琢的产品,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4]因此,新闻语篇如果修辞色彩过浓,就会影响受众的接受心理,从而造成传播效果的弱化。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修辞因素在新闻话语中不可避免,作为文本写作的重要手法,修辞在建构框架、形成观点、传递意见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网络时代,一些媒体总喜欢以极端情绪化的语言来博得眼球、引起认同,但在情感表达上也要注意自我韬晦,如果长期通过激发情绪的方式来诱导受众,就可能引起受众反感、反思,因此适度表达、巧用修辞,才可能让受众在情感上真正接受文本、认同观点,千万不可过度宣泄情感。有国外学者就曾指出,中国在进行对外宣传时,总喜欢用一些比较过火的语言,如“卑鄙阴谋”“罪恶行径”“无耻叫嚣”等,虽然人民知道正义站在我们这边,但类似过度的表达却把受众吓跑了。[5]委婉表情的语篇典范是大公报记者朱启平所写的《落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朱启平目睹了日本投降的全程,用克制、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这一中华民族的历史时刻,反而表达出了充沛、厚重的历史情感。
三、官方话语的补偿机制
在一定的语言语境中,表达者由于具有某种权势,反而无法随心所欲地表达,这被称为话语补偿机制,也就是话语权在这一语境中产生了偏差,出现了再分配,权威一方由于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压力,表达权反而受到了限制,一些“弱势”“缺乏话语权”的话语主体反而拥有更多的表达自由。如“我是农民的儿子”这句话就有很强的适应性,因为农民是弱势群体,但“我是高官的儿子”这句话,反而因为言说者的权势,在某些语境中就会出现合法性不足的问题。[6]
在网络环境中,这种补偿机制表现得愈发明显。福柯也从权力观上加深了对这一观点的认知,他认为现实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权力运行机制,而普通民众对权力的忍受,则是以权力将自己的真相掩盖起来为条件的。权力的成功率和它将自己工作机制隐藏起来的能力成正比。[3]我们在进行新闻宣传的过程中尤
其要注意,作为权威一方的官方话语,表达的话语权并不是更多了,而是限制越来越多,在发布一些重大新闻时,要对自身权威带来的话语权弱势有所认知,不能自持强势,表达随意,需要慎之又慎。就好比网络上普通网民和知名人士的骂战,发生语言冲突后,形象受损的一定是名人。同样,官方如果和普通受众发生骂战,那处于舆论弱势的一定是官方,就算表达得在理,也难逃舆论批评的结局。因此,话语补偿机制对官方表达中的信息控制、情感克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几个方面都是从受众接受角度出发,着眼于最佳接受效果,提出的修辞原则和建议。
[1]胡彩霞.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新闻语篇的劝说性[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04):111-114.
[2]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04.
[3]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关于西方修辞思想的思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3-24,28.
[4]刘良燕.从西方修辞学角度看新闻篇章的特点及对外报道的有效性[J].鸡西大学学报,2013(12):91-93.
[5]薛婷婷.我国对外报道新修辞情境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6]崔蓬克.论网络媒体对于修辞权威和权力关系的影响——以博客和微博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