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治理食品安全类谣言的对策
——以“塑料紫菜”为例

2018-02-26郝芳樱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紫菜安全事件谣言

郝芳樱 雷 玲

(北京工商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 100048)

一、“塑料紫菜”事件梳理

2017年2月16日开始,一段声称紫菜可能系塑料冒充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一时间,“紫菜竟然是废旧黑塑料袋做的?”等骇人听闻的字眼在各大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等平台疯传,引起网友恐慌情绪,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2月21日,作为紫菜生产集中地的福建晋江,该市紫菜加工行业发表声明称紫菜符合标准,相关信息为谣言;2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时任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表示,网上盛传“紫菜是用塑料制成的”是谣言。尽管多方辟谣,但这一传言还是不断发酵,2月17日至3月28日,黑龙江、广西、甘肃等地出现多家超市紫菜下架、经销商退货等情况。

经过多方联合辟谣的努力,“塑料紫菜”作为成功打击网络谣言的案例在4月17日的《新闻联播》播出。但随着5月25日“棉花肉松”谣言的兴起,“塑料紫菜”谣言再次被提及。

6月6日,新华社报道公安部门抓获了18名制造、传播“塑料紫菜”谣言以及实施敲诈勒索的违法犯罪人员。11月30日,晋江法院宣判。至此该事件告一段落。

根据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中心针对该事件监测到的数据,以2月16日和7月1日为起始和截止日期,数据占比最高的为新闻网站,数量为10276条,其次为微信和微博,数量分别为23515条和7858条。网络媒体和主流媒体的相互合作共同促成了这次舆情发酵,但就推动谣言发展到顶峰的作用而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媒体还是占据了主要地位。

二、食品安全类谣言的发展脉络

以“塑料紫菜”事件为例,我们可以从中窥视食品安全类谣言常规的发展脉络。

(一)发轫于网络

“塑料紫菜”事件的最初流传是源于一则视频在微博上的扩散,之后各种版本的相关视频不断出现,推动着这一谣言的快速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崛起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这些渠道具有传播的随意性,同时其传播速度远超传统媒体。这种快速的传播方式能够将谣言瞬间推送至多个用户,在企业和相关部门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广为流传,加大了谣言的不可控性。

(二)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来回博弈

“塑料紫菜”事件引起社会大众关注之后,“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发布《紫菜是废旧塑料袋做的?可别闹了!塑料贵着呢!》辟谣文章,“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食品安全报”等官方媒体纷纷转载。与此同时,“紫菜是塑料袋做成的,我们的食品安全太让人担心了”之类的谣言也混迹于网络中。

各种信息之间的博弈使受众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在对食品安全整体不信任的大环境下,公众会抱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出于恐惧和担心,将谣言告知身边人。这一不经意的行为反倒助长了谣言的加速传播。

(三)公众记忆的反复性

“塑料紫菜”谣言在逐渐平息之后,随着5月25日“棉花肉松”谣言的兴起再次被提及。之后有关食品安全的谣言出现时,“塑料紫菜”谣言都会以各种形式“重出江湖”。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大量媒体报道中出现食品安全事件“相互链接”的现象。这种现象意味着当用户接触到一篇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时,很有可能接收到类似食品安全信息的推送,从而反复回忆起之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且该记忆被不断强化。媒体报道所构成的食品安全事件信息网络化链接成为食品危机历史被公众回忆和获取的充分条件,这极大地增强了公众的风险认知。[1]

三、治理食品安全谣言的对策

阻止食品安全谣言的大范围传播,多元的社会主体应该共同参与,政府部门、专业人士、企业、新闻媒体以及公众在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应共策良方,构建多方位链条式的治理方案,将食品安全谣言彻底消灭。

(一)企业要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姜胜洪认为,网络谣言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几乎所有的谣言都能够在现实中找到相对应的现象,并且谣言需要在一定因素的刺激下才能大范围传播,是大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而产生的恐惧、压抑和对社会的不满。[2]

从这个角度出发,目前食品安全谣言的广泛传播势必与整个食品行业不受信任有关。《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报告显示,我国食品行业发展虽快,但在发展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当前食品安全整体环境恶劣是食品安全谣言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对食品行业的标准和门槛进行详细论证,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增强震慑力;同时食品生产企业应该本着对公众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切忌偷工减料,从源头上保证食品的质量,堵塞食品安全谣言的传播。

(二)政府部门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用正言压缩谣言的空间。

传播学者克罗斯曾借鉴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的观点,提出谣言产生的新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在事件的重要性和公众批判能力一定的前提下,事件的模糊性与谣言的传播成正比关系。[3]

以2018年3月初出现的一篇《【央视曝光】你喝的不是茶,而是毒药!》为标题的谣言文章为例。文章详细叙述了央视记者与茶农的对话,称茶农自己都不敢喝自己种的茶等等。这篇文章在微信平台上广为流传。之后,微信公众号“中国药闻”(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平台,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专题辟谣文章,之后各地食药监、权威媒体纷纷转载,该谣言逐渐趋于平息。

以该谣言的后续处置为经验,政府部门在面对谣言时不应一味地推卸责任,而应积极地面对,通过多种辟谣途径,依据现有的实时监测数据库,征求专业领域人士的应对建议,做到实时监测、快速应对和处理。

(三)要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力度,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提高公众识别谣言的能力

从克罗斯的谣言公式来看,谣言的传播强度与公众对谣言的批判能力成反比。公众对食品安全谣言的批判能力越强,遏制谣言的传播就越有效,因此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健康知识素养很有必要。

针对公众对食品安全领域不了解的知识,通过专业机构、居住社区、报纸、网站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地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科普,转变公众以往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简单定性认识,使公众在面对食品安全谣言时能够作出理性的分析,并积极识别、遏制谣言的传播。

(四)媒体要加大对谣言的识别,给公众设置正确的食品安全事件议题

一些缺乏专业素养的媒体传播食品安全谣言,不仅在公众之间加深了当前食品安全环境恶劣的印象,而且使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谣言信息经过捏造变形之后,很容易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媒体工作者应该切实履行自己的“把关人”功能,发现其中不合常理的信息。各类媒体在报道中,应该补全谣言信息中缺失的重要部分,同时尽可能减少出现局部细节被突出强化的现象,强调信息之间的逻辑联系,让谣言不攻自破。

[1]胡悦.危机传播中的数字化记忆魔咒——以食品安全报道为例[J].当代传播,2016(03):45-47+62.

[2]姜胜洪.网络谣言的形成、传导与舆情引导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2(06):12-20.

[3]王嘉.食品安全谣言居网络谣言传播量第一位[N].中国质量报,2016-06-23(007).

[4]陈屿.食品安全谣言成因及传播路径探析[J].新闻前哨,2017(06):58-60.

猜你喜欢

紫菜安全事件谣言
淮安市加强安全事件管理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紫菜蛋花汤
紫菜包饭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揭秘“塑料袋紫菜”
谣言π=4!
谣言
卷一卷,做紫菜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