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与藏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创新
2018-02-26拉巴旺姆孙忠良
拉巴旺姆 孙忠良
(吉首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并快速广泛传播。藏族大学生作为高学历的少数民族精英,是藏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本,担负着建设藏族地区、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使命。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和政治觉悟并未完全成熟,同时又具有比较强烈的民族意识,负面的社会思潮和西方分裂势力借助互联网平台,很容易影响他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判断。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直播呈爆发式增长,网络直播平台数量猛增。《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22亿。因此,基于网络直播平台创新内地高校藏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扩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面,增强有效性,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一、网络时代藏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现状
吉首大学地处武陵山片区腹地。目前,学校有来自43个少数民族的学生6900余人,其中西藏籍学生近300人。本研究随机抽取吉首大学2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涵盖文、理、工、医等各专业类别。其中,男生87人,占比43.5%;女生113人,占比56.5%;大一学生63人,占比31.5%;大二学生54人,占比27.0%;大三学生51人,占比25.5%;大四学生32人,占比16.0%。主要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回收率为98%。同时,随机抽取40名藏族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互联网成为藏族大学生获取爱国主义知识的重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在藏族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95.1%的藏族大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取爱国主义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其次是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媒体。对于爱国主义知识的具体来源,社交媒体占比45.2%,网络论坛占比27.5%,门户网站占比18.3%。由此可见,互联网对藏族大学生的爱国知识获取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在获取爱国主义知识的网络行为方面更偏向于新型社交媒体,并成为他们获取爱国主义知识的主要来源。
(二)网络舆论和意见领袖直接影响藏族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情感是爱国价值观生产、稳定的基础。[2]调查结果显示,网络舆论对于藏族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影响较大。95.7%的藏族大学生对于“网络上西方媒体唱衰或贬低中国的言论”持“非常不认同”和“不认同”态度;在“网络舆论对于中央政府的施政表现”上,选择“非常认同”和“认同”态度的藏族大学生总占比为94.9%;在“网络舆论对于中央政府的批评”上,36.8%的藏族大学生持“非常赞同”和“赞同”的态度,31.8%的调查对象持“非常不赞同”和“不赞同”的态度。调查显示,藏族大学生高度认可国家发展成就和发展前途,但对于网络舆论中的批评声音,他们也会受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在“网络意见领袖是否影响你对于网络舆论的判断”上,75.2%的藏族大学生选择“很大程度上会”和“一定程度上会”,而选择“基本上不会”和“完全不会”的只有22.7%。在“你关注的网络意见领袖是否为藏族”上,56.2%的藏族大学生选择“是”,这表明藏族网络意见领袖对于藏族大学生爱国情感和舆论认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三)网络舆论与藏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判断高度相关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维系其生存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其价值判断是处理国民与国家关系方面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原则。[3]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与藏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价值判断高度相关。调查显示,“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网络舆论是否影响你对于党和政府施政能力的判断”,选择“是”的藏族大学生占比高达94.7%。“如何看待以爱国为主要标志的‘小粉红’群体成为网络舆论一大主力”,选择“高度肯定”和“肯定”的藏族大学生占比达87.3%。调查表明,藏族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价值判断总体上趋于正向,但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程度较大。面对复杂多样的网络舆论,部分藏族大学生也表示对于内容的真实性缺乏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二、网络时代藏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藏族大学生隐藏的民族意识得以彰显
民族意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心认知的外在表现,就其本质而言是对自我以及自我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一种意识。这种民族意识对其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高校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也容易引发负面效应。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应该适应汉族文化,而不要固守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31.9%的藏族大学生选择“赞同”与“非常赞同”。这从侧面显示出部分藏族大学生民族意识的自我保护性过强,民族融合意识有所欠缺。很多藏族大学生更愿意与本民族同学交往,形成本民族的交际圈,体现某种程度的抱团意识。这种浓厚的民族意识不仅体现在藏族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也体现于他们在互联网平台上的群聚特点和浏览偏好。调查结果显示,有47.8%的藏族大学生“更喜欢和本民族同学交朋友”,只有16.4%的同学选择“更愿意和汉族同学交朋友”。在互联网时代,这种隐藏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彰显,究其原因,大部分藏族大学生来自共同地域,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他们彼此之间更容易交流、沟通与互相理解。
(二)互联网时代藏族大学生非理性爱国行为比较普遍
为深入了解互联网时代藏族大学生爱国行为的基本态度和倾向,调查围绕近年来有关爱国行为的网络舆情焦点事件展开,“对于南海争端,你是否认为中国政府应该更加强硬”,选择“应该”的藏族大学生占比高达92.1%;“对于萨德事件,你是否支持抵制韩国产品和韩国明星”,选择“支持”的藏族大学生占比达87.3%,调查结果显示出部分藏族大学生在网络舆论场中,非理性爱国行为比较普遍,理性爱国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藏族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值得肯定,但激进情绪的表达很容易从虚拟网络蔓延至现实社会,甚至演变成过激的行为。部分藏族大学生缺乏辨识力,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行为表达极易产生盲目的倾向。
(三)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遭遇新媒体时代的严峻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一系列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受众主导、传播快速、多点交流、内容丰富等特点和优势。新媒体已经成为藏族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人际交往的主流方式。新媒体在给信息传播带来重大变革的同时,也给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造成了冲击和挑战。调查结果显示,“爱国主义知识的具体来源”选择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的藏族大学生占比达到45.2%;“目前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载体,你最喜欢的是”,选择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的藏族大学生占比高达71.5%。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以教师、学校和课堂为主,虽然它们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但在新媒体时代,藏族大学生的知识获取和信息来源已经发生了的变化,这给新形势下藏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基于网络直播创新藏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4]
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方式不断发生变化,新媒体与视频的结合将会是获得信息最快的渠道。在网络直播大军中,用户多为22岁以下的人群,高校大学生是网络直播参与和面向的最主要群体,其中也包括藏族大学生。网络直播给有才华和创意的藏族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渴望被关注、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因此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偏爱和追捧。但目前藏族大学生感兴趣的网络直播,娱乐、游戏等方面的内容更受欢迎。若将网络直播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贯通,将爱国主义教育以立体、直播的形式通过声音、图像等元素呈现,不仅符合藏族大学生创意的个性表达,而且有助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一)基于网络直播平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在内地高校藏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中,思政课是最重要的阵地之一。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政课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助于藏族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由来和前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升。网络直播为创新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载体。目前,吉首大学思政课教师利用网络直播建构和设计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创新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方式,将爱国主义设置为直播主题,鼓励藏族大学生以网络直播的身份进行爱国主义情感表达。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可以结合藏族的特点,在直播主题上设计“少数民族经典故事汇”“中国大家庭”等;讲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时,可以在直播主题上结合藏族大学生家乡的变化,设计为“改革开放与我的家乡”等。调查结果显示,86.4%的藏族大学生高度肯定网络直播与高校思政课的融合,很多藏族大学生将网络直播与思政课有机结合,成立直播团队,发布直播预告,不仅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可看性和现场感,而且有助于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二)基于网络直播平台优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生态
校园文化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其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尤为重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根据藏族大学生的民族特点,采取藏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藏族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消除各民族间的隔膜,增进彼此间的了解。目前,吉首大学相关部门和教师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精心设计和组织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将藏族爱国英雄人物事迹、藏族传统节日、藏族优秀文化以及藏族优秀大学生故事,采取报告、辩论、讲座、竞赛、微电影等多种形式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网络直播为载体,将网络直播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使藏族大学生在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也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增强藏族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藏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基于网络直播平台搭建高校新型媒体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虽然仍需要传统的学校课堂教育,但是如果呈现的教育内容依然是重复的、单一的、滞后的和枯燥的,那就无法满足新时代藏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真正需求。当前,新型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从过去的门户网站、论坛、博客发展到微博、微信,再到当前的网络直播,藏族大学生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窗口一直在更新换代。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最新趋势,充分利用网络直播平台搭建高校新型媒体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强化并塑造藏族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和爱国观。目前,吉首大学开通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拥有大量的学生粉丝和观众。同时,团委、学工办、各学院等相关部门,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等相关个人,形成了一定的团队规模,搭建了新型媒体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很多教师和学生通过微博等平台,或者与门户网站合作,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直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基于网络直播平台创新藏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增强民族凝聚力。但另一方面,网络直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网络直播从整体上看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网络直播中的低俗、色情现象和娱乐至上的倾向可能误导藏族大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将网络直播应用于藏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给他们带来全新视角体验的同时也无法完全规避风险和挑战。因此,必须谨慎应对。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40.
[2]朱磊.网络舆论场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现状调查与理性引导——基于武汉市某民族高校的实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4(04):184-188.
[3]郑宝瑞.爱国主义价值判断的理论维度[J].云南社会科学,2011(06):45-49.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