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课堂教学的魔法棒
——浅谈科学课堂小组合作
2018-02-26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黄山镇中心小学王善敏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黄山镇中心小学 王善敏
实际教学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了我们教师的面前——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让教师的魔法棒发挥出所拥有的能量,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我针对这个方面谈一些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优化组合,小组成员自己制定小组的组名、口号、目标
在科学学习中小组成员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我们可以通过优化组合,小组成员自己制定小组的组名、口号、目标来实现。
学生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和个性特点,学生的学习成绩状况,尽量实施合理的交叉搭配,注意各方面的平衡。密切关注学习弱势群体,通过合理地调配把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个人资源形成共享。
我通过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小组命名,使他们的积极性很高,热情的参与到命名中来,他们给自己小组命名为。他们制定小组的组名如:阳光小组、炫彩小组、精灵小组、希望小组、团结小组、聪明小组、奋进小组、天使小组、快乐小组等。他们还制定出小组的口号和目标如:“我们阳光,我们快乐!”“炫彩炫彩,炫出风采!”……他们制定小组的组名、口号、目标他们真正成了小组的主人。
在小组合作的科学探究中,小组成员相互支持、配合,促使他们积极承担起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从而相互激励,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和相互配合的良好品质。
二、明确任务,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小组合作实效性的方法,就是要增强每个组员的责任意识。我们的学生在传统“大锅饭”观念的影响下,如果内心没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学习时就会产生一种从众的心理。所以在分组实验时,要给每个组员安排任务,小组内可以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三、把握时机,教师及时做好调控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还是无效是主动还是被动,还和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整体设计有重要关系。课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针对学生情况、教材特点对课堂上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判断。
在科学教学中,观察、实验、思考的活动比较多,这些活动大多需要分组、分工合作来完成。当小组内发生意外的问题时,教师就要以一个与学生平等参与者的身份及时给予帮助;当小组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时,教师就要对小组成员的这种敢于质疑的行为表示赞赏,然后再以一个公正人的身份参与小组的讨论与分析;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及操作程序。为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组织评价调控时,可以充分使用互动性评价,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处理问题。这样的评价与调控,就可以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在曲折的探究中获得深刻的过程性体验。
四、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能够使每位组员更清楚自己的每一点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对小组学习的评价应该坚持以评集体为主,评个人为辅;以评全面为主,评特色为辅;以评过程为主,评结果为辅。通过鉴别评定小组学生的参与行为与效果,给予价值肯定,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不断“碰撞、对接、融合”,就可以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因此用好这个评价调控机制,也是小组合作成效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评价调控问题更要引起老师的重视。不要以为小组自己会合作探究了,老师就清闲了,其实此时的教师是更忙了,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及时的评价与调控,或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充分照顾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学会表达,正确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挥,发挥潜能,有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一旦掌握的内容很难忘掉了,因为他是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做去学的。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感情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只要我们在科学课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相信,合作学习魔力必将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产生巨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