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中“图解辅助法”的有效运用
2018-02-26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刘惠珍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 刘惠珍
由于传统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对于学生思维和解题习惯培养等方面的缺陷,小学数学教师也在不断探求一种既能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也能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的解决问题教学方式,而在不断探索中慢慢发现将“图解辅助法”引入小学六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能够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一、小学数学图解辅助法运用中的误区
小学的学生往往由于思维和年龄的局限,对于图解辅助法这一解题技巧的认识是不够的,同时教师的“图解辅助法”教学也不够完善,让学生在运用“图解辅助法”解决问题时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缺陷——过分注重图解的形式,并没有启发学生的图解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用“图解辅助法”解决问题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需要学生能够利用图解的方式得出正确的答案就可以了,但是往往会忽略学生在解题的过程运用图解辅助法是否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导致学生往往只是利用“图解辅助法”得出正确的答案,但是学生的图解思维和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思维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让学生固定的解题模式中只能学会图解辅助法的模式,并不具备良好的数学图解思维,而数学图解思维的局限直接决定了学生在以后数学解决问题中图解技巧的发展。例如,在讲授小学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有一步就是将圆柱的侧面看作长方形来计算侧面积,大部分的教师在课堂上都是直接给学生讲授计算公式和计算的技巧,并没有关注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学生也只是掌握了这种方法,或许学生能够做出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但是却不能灵活地运用这一方法。同时,往往在学生运用图解法得出一道题的答案后,教师没有启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答案的验证,这也导致学生的解题思维单一,让学生的解题思维变得越来越呆板,不利于学生解题思维的发展。
二、一种简便的解决问题技巧——图解辅助法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所有题型中,解决问题作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极为重要。但是学生往往在解决问题时,会在技巧上出现许多问题,例如对题干审查不清,甚至是不懂题意,因此也就找不到题目的突破口给解决问题带来压力。“图解辅助法”作为一种辅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让学生通过题干作图,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之间的关系便通过一幅简单的图跃然于纸上,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题干意思,还可以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充分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这样也就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便利。例如,在小学六年级为学生们讲解圆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图解辅助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利用在图解中得出有效信息,争取快速答题,同时探究多种解法。同时,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将要升入初中,对于图解辅助法的运用会变得更多,所以在小学时教师就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那么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中合理使用图解辅助法的思维
解决问题往往要求学生站在数学角度观察世界,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也要求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面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结合数学解决问题的技巧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想要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达到合理使用“图解辅助法”目的,就需要教师注意课堂问题情景创设来合理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合理使用图解辅助法的能力。
因为图解辅助法作为一种解决问题中需要灵活使用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比较高,所以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合理的问题情景创设来达到启发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的目的,因此想要培养学生灵活的数学来让学生合理的使用“图解辅助法”,就必须要改变教师课堂问题的情景创设。那么怎样的问题情景创设才是合格的呢?合格的问题情景创设大致有两个评判的标准,那就是贴近生活和课堂知识的合理融入。例如,在讲授小学六年级位置与方向时就可以进行如下的问题情景创设“小红位于小华的北偏西30度方向距离小华200米,小明在小华的正北方距离小华300米,请在坐标纸上标出小红和小明的位置”这个问题可能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算难题,但是却可以体现出问题情景创设中贴近生活和课堂知识的融入,如果学生直接构思位置,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结合图解辅助法后,问题就迎刃而解。同时,这样的问题情景创设也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灵活,就能够实现图解辅助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合理使用。解决问题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意识,让学生在面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去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图解辅助法作为数学教学中一种特殊的模式想要得到合理的使用,需要教师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的数学思维,进而让学生运用灵活的数学思维去合理使用图解辅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