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乡元素成为少先队文化不竭的源泉
2018-02-26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中心小学
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中心小学 曹 珊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它为少先队工作的创造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少先队如何适应课改发展,开展具有创新性、实效性、趣味性的活动,是每一位农村辅导员都应积极思考探索的问题。农村有它独特的乡土风情和人文景观。广袤的田野、美丽的风光、淳朴的乡风……这些都是农村少先队开展特色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农村少先队工作应充分挖掘地域资源,拓展少先队文化新天地,引领队员投入到社会的大实践课堂中,让家乡元素成为少先队活动不竭的源泉,从而实现对家乡文化的接纳、继承、弘扬和超越。
一、让少先队文化“走”进家乡自然风光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让多少久居高楼大厦的城里人魂牵梦绕。田野风光、自然景观、农家新居,大自然的花草鸟虫、沟汊河流、田间地头都像心灵的净化器一样,能够褪去现代文明的浮躁、浅薄。辅导员就要经常引导队员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人们熟视无睹的水稻、油菜、小麦、菜园……因为,它们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以及生长过程各具特点。在每一个季节特征最为鲜明的时段,我校都要带着队员去寻找因农时而变化的一幅幅美丽画卷:野花闹春图、青苗竞长图、田野丰收图……这些都是队员观察生活的极好资源。今年,学校先后带着队员走进家乡怀抱,开展了《水乡春天美》《水乡秋色浓》《水乡特产多》等活动,引导队员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去挖掘事物的内涵美,从而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家乡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的破坏,学校组织队员成立了“环保小社团”,开展《我身边的环境》《水乡小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活动,让队员在校外辅导员和左邻右舍的带领与指导下,实地看一看、资料查一查,深刻体会家乡人民是怎样对待大自然,大自然将要给予怎样的回报,从而增强了队员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让少先队文化“嵌”进田间地头坎边
家乡人总习惯将农艺农技当做自己的传家宝。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这些“传家宝”也不会像老一辈一样“敝帚自珍”了。相对于城里孩子来讲,农村的孩子亲身历练的劳动机会是有的,但在“独生子女”的时代,农村孩子也一样的是“小皇帝”“小公主”,受千百年来旧思想的影响,年轻的父母还是有着让孩子跳出“农门”的愿望,常常不太喜欢他们到田间地头东跑西摸,因此许多孩子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为了激发队员参与劳作的积极性,学校在不同年级段,有针对性地确定不同的劳动教育主题,分层设计与活动相结合的“雏鹰奖章”“种植能手章”“喂养专家章”“销售精英章”等,鼓励队员跟父母长辈学干活、学养殖、学卖菜,通过认认真真干一番,亲身体会到劳动辛苦,让“粒粒皆辛苦”不再成为一种说教,而是一种深刻的内心体验,在感悟人生中养成良好的品质。今年4月份,学校组织三、六中队的队员开展了“在种植中享受”的主题实践活动,队员们在父母的指导下亲手栽下一株黄瓜秧、种下一地白菜籽等。日日盼,天天看,周周记,时时摄,通过观察日记、摄影照片等形式记录劳动过程中的体验,期望亲手栽种的农作物能够早日开花、结果。在活动总结表彰阶段,队员们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对于这样的活动队员们饶有兴趣,在互相“攀比”中,队员们还深刻意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立志从小学好科学知识,将来当好新型农民。
三、让少先队文化“渗”进民情民风民俗
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庄稼人是不会忽视的,他们总是会根据不同的节气进行牲畜的饲养和庄稼的种植,同时流传下来许多“农谚”,如:“过了芒种,不可强种”“芒种插秧上下午,夏至插秧上下棵”等,这些农谚可以让队员们去搜集、去了解。同时,学校根据不同时节,引导队员去观察、调查民风民俗,以及庄稼的生长情况。
城市自有娱乐地,农家也有农家乐。随着青墩新石器遗址的发掘,家乡的历史文明又向前推进了数千年。从青墩先民刀耕火种起蕴积起来的的农家文化,经数千年而传承至今,且像酒窖里的美酒一样愈加情浓、趣浓。学校经常带着队员到镇文化站、镇村文化室、“三老”家中,收集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见识土味浓郁的乡村风俗。队员们也时常与老人促膝谈庙会、说龙舞、道龙舟。
今年11月份,家乡组织了一年一度的“捕鱼节”。鸬鹚逮鱼、渔网捕鱼、渔民叉鱼,河面上渔船穿梭、白浪翻滚、欢声笑语,河岸上龙舞翩跹、锣鼓喧天、好戏连台。学校组织队员们观赏“捕鱼节”盛况,并任选一种形式来表达他自己眼中、心里的“捕鱼节”。队员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表现的形式可谓是多种多样,有自编手抄报,有描图绘画,有摄影照片,甚至还有调查报告,还有节庆设计……最终的成果图文并茂、内容精彩。从队员在班队Q Q群里的留言可以看得出,这种贴近生活的活动让他们深感兴趣、乐于参与。
此外,学校还根据不同时节,引导队员去观察、调查、体验民风民俗。如春节后的新学期,让队员们吟诵春联,书写春联,编创春联,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元宵节,组织队员们扎花灯、做风筝,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端午节,和队员们一起裹粽子、编织并互赠五彩绳,送出美好的祝福;中秋节,举行中秋诗文朗诵会,开展“小小月饼寄深情”亲子互动和“感恩体验”活动……这些丰富的节日活动是队员们所喜爱的,他们从中感受到民俗活动的趣味性,增强了对家乡传统文化、传统节日的认同和喜爱。更重要的是队员们在轻松愉快的参与过程中,能够将各科学习结合起来,促使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提高了其整体素质。
四、让少先队文化“融”进家乡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城市化”的格局日渐形成,农民的生活红红火火,日新月异。水乡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图景也为少先队的活动提供了新素材。观察农家园,感受农家美,体会家乡的发展,这些实实在在的本土特色资源反映出家乡富了、变了,是开展少先队活动的宝贵资源。学校经常组织队员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去观看家乡的变化,如:一幢幢漂亮别致的农民别墅,一条条整洁宽敞的乡村街道,一个个热闹非凡的超市,一座座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让队员们亲自感受到家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白甸生态园”是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示范实验基地,园主韦春奎的事迹也多次被省、市等媒体报道。为深入落实“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具体要求,组织队员体会家乡特有的风情,少先队大队部带领队员开展“红领巾寻访白甸生态园”活动。活动前,辅导员用心策划活动方案,带领队员学习新江苏的具体内涵,明确寻访的目的、任务。5月19日下午,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展开了对“白甸生态园”的寻访。队员们参观了基地水果种植区、蔬菜种植区、家禽养殖区……一个个整齐排列的钢架蔬菜大棚、一排排品种繁多的水果、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自动控温、控湿的育苗棚……无不让队员大开眼界,啧啧称奇。队员们还采访了园主和种植工人,不但了解了生态园的规模、果蔬栽培及生长的过程,知晓了园内“种养结合”的模式,园主的创业思路、创业历程和生态园、今后发展方向……更认识到了家乡的品牌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欢迎。队员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次寻访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寻访视频案例荣获省特等奖。
把家乡资源真正变成少先队活动资源,需要辅导员运用时尚元素、新颖的活动形式吸引队员积极参与。如:组织队员开展“童心中的家乡”“家乡特产展销会”“舌尖上的家乡”“我为家乡发展献一计”“家乡建设我参与”“我是文明小村民”等体验活动,让队员们在参观、访问、义务劳动、社区服务等活动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加深对家乡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感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少先队文化从前方而来,带着经年的积淀和数代的传承;它向未来而去,揣着无尽的憧憬和美好的体验。它需要现代化的支撑,因为它一样的需要与时俱进,它更需要本土化的活动,因为它一样的需要生存之根。农村少先队辅导员就要立足生活环境,挖掘家乡资源,设计特色活动,这样才能让农村少先队“活”起来、“动”起来,才能让少先队文化“根”更深,“叶”更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