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困境及对策

2018-02-26宿

许昌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话语语境

宿 珊 珊

(许昌学院 党委宣传部,河南 许昌 461000)

地方高校是指受地方领导、归地方管辖、由地方拨付办学经费的高等院校。地方院校以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其中道德教育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保障。在互联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境遇下,地方高校道德教育的传播语境、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对象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地方高校道德教育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为此,应研究新媒体语境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问题,探索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新媒体语境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所面临的新挑战

以交互性、虚拟性、个性化、共享化为基本特征的新媒体创造了虚拟化的网络生活、网络交往等,改变了社会生活的组织和交往方式以及个体的存在方式。大学生是微信、微博、博客、QQ、BBS等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新媒体的言说方式、话语体系、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等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学习方式、价值观念,改变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的德育环境、德育载体、德育对象、德育内容等。

(一)新媒体改变了地方高校的道德培养环境

随着网络技术、传媒技术、数字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体和新社交平台不断涌现,它们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念等,影响了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德育培养环境。比如,网站、微信、微博、BBS等新媒体平台多采用以点击率为导向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为了更好地吸引受众的“眼球”,许多新媒体都以暴力文化、色情文化、封建迷信等不良文化迎合受众,导致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功利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等思想文化肆意泛滥,恶化了地方高校的道德教育环境。再如,随着微信、微博、移动APP等自媒体的崛起,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多元性、草根性等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各种非理性的、情绪化、极端化的言论充斥于新媒体平台上,草根群体盲目和疯狂的“党同伐异”,网络推手哗众取宠的炒作和造谣,普通网民猎奇式的讨论和揣测等,在虚拟的网络生活中完成了对社会道德的涂鸦,弱化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的有效性[1]。

(二)新媒体改变了地方高校的道德教育对象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当代青少年实现了从“电视人”到“网络人”的华丽转身;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又从“网络人”变成了“手机人”。传媒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信息获取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等,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和价值观生成。如今刷微博、发朋友圈、聊QQ、论坛发帖等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清早醒来、闲余时间、晚上睡前等时间里多数大学生都忙于刷屏,这使上网、玩手机、聊微信等成了大学生的精神性依赖。然而,由于大学生人生阅历较少、生活经验不足、价值观不成熟、道德分辨能力差以及受到应试教育模式、功利主义教育观等因素影响,普通网民的媒介批判能力较差、网络法律观念缺失、网络道德意识淡薄、媒介素养知识匮乏,他们常以猎奇心理、娱乐化态度、另类表现心态、非理性方式等参与网络生活,这就使许多大学生深受不良思想文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和众声喧哗的网络话语面前不知所措,渐渐沦为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文化的“牺牲品”[1]。

(三)新媒体改变了地方高校的道德培养模式

在传统社会中教师、父辈、学校等是知识经验的传播者,往往具有较高的知识和道德权威性,在这种社会境遇中地方高校多采用单向式、灌输式的方式进行道德培养,由教育管理部门、德育工作者单向式地传播道德知识、价值观念,而大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念。在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可以在微信、微博、博客、网络社区等社交平台上对道德现象、道德事件、道德问题随意地发表意见、观点和评论,甚至在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设置道德议题,从而使新媒体成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的重要载体[2]。比如,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活动,也可以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上设置道德议题、开展道德讨论、评选先进学生等。

二、新媒体语境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困境的表现及成因

在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中,新媒体以娱乐化、生活化的网络话语解构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思想内容,以“去权威化”“碎片化”等言说方式解构了传统道德教育的话语权威,给地方高校道德教育带来严峻挑战。为此,应从地方高校在德育内容、德育载体、德育对象等方面的变化出发,分析新媒体语境下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困境。

(一)德育工作者道德权威性丧失

在传统社会中教师、思政工作者等拥有无可置疑的精英话语权,他们常以系统化的言说机制对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念进行规范化整合,以宏观的、显性的方式建构道德教育的规训过程,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道德说教和道德规训,这使地方高校道德教育弥漫着无处不在的权威和权力味道[1]。然而,新媒体却打破了学校的这种道德话语垄断格局,并以不断延伸、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建构了全民参与的言说平台和公共领域,消弭了传统社会中知识精英的道德话语霸权,建构了多向性、多元化、交互性、草根化的道德话语格局[2]。比如,在新媒体语境下以交互性、共享性、即时性、可选择性、个性化等为特征的微信、微博、网络社区、网络论坛等创造了“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格局,消解了社会信息的单向度流动,挑战了德育工作者的知识和话语垄断权力。再如,以自由、平等、独立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权力结构的新媒体挑战了传统德育体系下教育者的道德权威和道德话语体系,导致了地方高校道德教育权威性流失。显然,在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德育工作者已丧失了道德话语权威,再也无法依靠身份权威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了。

(二)地方高校道德培养模式陈旧

在新媒体时代社会道德环境、信息传播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许多地方高校并未随社会发展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仍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开展道德教育,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灌输、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忽视了以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志、道德自觉等为内容的道德教育,培养出许多知行不一、知而不行的“伪君子”[1]。从学校德育管理上看,一些地方高校片面重视技术主义管理模式,甚至以“去道德化”“泛政治化”等方式遮蔽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湮没了学校管理的道德特征和道德追求,弱化了学校管理的道德教育功能。从道德教育方式上看,在传统道德教育中教育者以“寓教于乐”“快乐地学习”等为德育原则,期望以通俗易懂的道德知识、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丰富多彩的道德体验等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道德自觉、道德人格,并将微信、微博、校园网等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之中,但是“狂欢化”的网络话语和网络行为却模糊了道德教育的初衷,弱化了地方高校的道德教育功能[3]。

(三)大学生的道德养成难度加大

在新媒体语境下,道德教育的话语生态、言说方式、话语体系等均发生了深刻变革。教育者以权威化的主流话语开展道德教育,而受教育者却以自由、平等、独立的姿态对待教育者;教育者以抽象性、普遍性的道德理论进行“规范化”的叙事,而受教育者多以“碎片化”“后现代化”的言说生活。这些无疑加剧了德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的话语隔阂,也导致大学生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了厌烦情绪和排斥心理。此外,在新媒体语境下学校、教师、家长的指导和言说等不再是大学生获取道德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络平台等方面快捷地获取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念,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这无疑增加了地方高校的道德教育难度。新媒体语境下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等还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带来许多困惑,比如,虚拟化的社会交往消解了大学生的道德羞耻感、道德责任感等,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再如,主流媒体的道德示范功能逐渐弱化,许多非主流的、极端化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成了许多大学生的道德榜样,成为大学生在虚拟网络生活中的价值准则,带来了地方高校的德育功能式微[4]。

三、新媒体语境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困境的消解路径

在新媒体时代,交互性、虚拟化、个性化的言说方式颠覆了“一元中心主义”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非理性、情绪化、娱乐化、消费性的网络话语解构了传统道德教育的话语生态,导致地方高校学校德育陷入了“无人聆听,没有对话”的尴尬境遇,也使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陷入困境。为此,应从新媒体语境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困境出发,优化地方高校道德教育的内容、手段、形式等,努力实现道德教育与新媒体话语的无缝衔接,提升地方性高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等。

(一)建构“对话”式的学校道德教育关系

在新媒体语境下,地方高校应摒弃传统的灌输式道德教育理念,以平等、宽容、尊重的姿态对待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价值信仰、道德情感等,以思想沟通、情感交流、道德讨论等方式开展“对话式”道德教育活动,将单向度的道德“独白”转变为双向度的道德“对话”,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道德言说”的机会和道德实践的平台。比如,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博客、校园德育网等建构学校道德教育平台,利用这些德育平台针对社会热点、道德现象等进行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可以组织开展道德征文比赛、文明创建、志愿者服务、下乡支教等道德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充分参与道德实践,使之成为社会道德的言说者和体验者,并在反复交流中形成道德共识、达成德育目的。此外,在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中,教育者应关注和激发大学生的“对话”需要,实现社会道德要求和学生道德需要的有效衔接。比如,教育者可以以多元道德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自由的道德场景、开放的话语模式等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5]。

(二)建构丰富多彩的地方高校德育内容

从理论发展维度看,任何话语体系都试图以理论建构的方式完善自我知识体系,以维护自己的话语权威和理论纯粹性,但在新媒体语境下多元文化相互包容、共同发展成了必然趋势,已无法将非主流道德完全排斥于地方高校道德教育体系之外。在这种道德语境下,地方高校应以市场化、信息化、多元化、民主化的社会现实为出发点,梳理高校道德教育内容的发展变化,建构以社会主义道德为主体、其他道德文化为补充的道德教育话语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道德语境。在道德教育话语体系建构中,地方高校不仅要避免以西方伦理道德解构主流道德思想的不良倾向,抵制以“创新”为名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错误行为,还应通过主流道德和非主流道德的融合强化社会主义道德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的认同度。此外,地方高校应借鉴和学习新媒体开放性、包容性、互动性、平民性等,用新媒体话语体系整合地方高校道德教育内容,建构生活化、网络化、个性化、时代化的高校道德教育话语体系,重塑高校道德教育的话语优势[6]。

(三)创新地方高校的德育方式及德育载体

在新媒体语境下单向式、灌输式、强制式的道德教育方式已不适应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的要求,这就需要创新道德教育方式,以互动式、启发式、诱导式等德育方式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改善地方高校的道德培养效果。比如,教育者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生动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可以将社会热点问题、具体道德案例等引入德育课堂,让学生就道德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分辨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此外,地方高校要树立“德育为先”“以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机制。可以利用网站、微博、微信、博客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德育活动,将道德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实现高校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全覆盖。也可以发挥“学生大V”的正向引导作用,使其能够为学校道德教育发挥正能量;可以将“炫富行为”“学术造假”“大学生就业难”“屌丝心态”“人肉搜索”等热点问题设置为校园网站的公共议题,引导学生就这些公共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新媒体语境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的德育环境、德育对象、德育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给地方高校道德教育带来许多新困境、新挑战。为此,应深入分析新媒体语境下地方高校的德育困境,探索应用型人才道德培养的方法策略。

[1] 吕广利.论新媒体语境下高校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5(12):176-180.

[2] 寇晓燕.新媒体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话语重塑[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3):48-51.

[3] 荣鸿利,隋凤波.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115-116.

[4] 石广文.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的当代困境以及应对策略探析[J].大学教育,2013(3):107-108.

[5] 李宁.论新媒体时代思想道德建设[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4):61-65.

[6] 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6-69.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话语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跟踪导练(三)2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