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课堂教学有效提问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说“木叶”》课例分析
2018-02-26谷春娜
谷春娜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云南 昆明)
【主题描述】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课堂提问,能及时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捕捉有效的教学信息,调控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布鲁纳(美国):“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引发探究欲望,还能激发思维,使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主动学习。因此,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今天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然而在当今的很多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各类比赛课、公开课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教师对课堂周密甚至是天衣无缝的教学设计,虽然这的确可以反映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熟悉程度,教师胸有成竹,可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地“按老师的要求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形式上师生互动很多,提问和回答多,课堂气氛活跃,但仔细一琢磨,发现学生基本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去回答问题,学生得出的结论完全在老师的掌控之中。在这里笔者一直心存疑虑:这样的提问和回答有效吗?
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质疑,对课文进行“二次解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
【案例叙述】
本节课背景是在天津南开附中举办的第二十二届全国部分大学附中协作体年会的公开课,执教者陕西师大附中李娜老师,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必修五中的《说“木叶”》一课,上课时间45分钟。
【教学过程】
1.教师用“天津三宝”导入“中华诗词有哪两宝”,答案是“唐诗、宋词”。教师说:“中国诗词和中国人一样含蓄而内敛,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和老师做个游戏:七嘴八舌猜季节。”教师展示幻灯片,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猜出不同季节(幻灯片展示)。
2.教师提示:温故而知新,今天继续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展示幻灯片中课文的“主要观点”,并让学生齐读。教师说:“我们会发现前四条一直在说‘木叶’,但是最后林庚先生是通过‘木叶’来说明诗歌暗示性的问题。”教师提示:那么林庚先生是如何发现诗歌暗示性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精读课文的4、5、6段。
3.教师展示4、5、6段相关问题,教师提示:精读就是“品读和推敲”,就是“咀嚼和交流”,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可以交流,最后找出发言人来发言。教师巡视教室,记录各组发言人名单。
4.各小组代表按照老师的提示回答出幻灯片上的相关问题。
5.教师提示: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关于林庚先生敏感与修养的理解。通过教师积极主动的提示,学生回答出相应问题,教师捕捉其中所需要的词语,按固定格式在黑板上板书“联想、意境、情感、感官、暗示性、场合”的关系示意图。教师:“我很高兴和大家共同讨论出了这个问题,这就是老师今天给大家总结出来的诗歌鉴赏的方法。”
6.教师展示幻灯片:课外诗高适《东平路作三首》,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提示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鉴赏下列诗句,让同学分组讨论,选出发言人准备发言,讨论时间5分钟。学生按照教师黑板上的关系示意图逐一回答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再提示:“注意黑板上的提示。”
7.结课部分,教师展示幻灯片,显示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中关于留白与暗示的相关描述,让一位学生朗读,并留作业“鉴赏李煜《相见欢》”。最后教师展示视频,教师旁白提示将用视频来对余秋雨先生所说的“敏感”再次深刻体会。
【案例分析】
1.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充实。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参与性。
【改进建议】
1.加强对文本的研读,教学重点的确定应基于对文本的全面了解,不宜太过“浮光掠影”“另起炉灶”:深入地细读文本,潜心揣摩教材,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应立足于对文本的充分阅读,以教师自身的细读引领学生的细读,加强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文本是我们教学的凭借和依据。
2.淡化过于周密的教学设计,注重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问题,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中,我们应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以超越预设的目标和程序。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契机,为课堂生成制造空间。
3.减少分组讨论和学生游戏、表演的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为了给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留下充裕的时间,就压缩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阅读文本的时间不充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充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课堂中我们就要加强读的训练,抛开课本谈探究、谈拓展都是空谈。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要靠自己的力。”
4.注重引导学生“质疑”和“发现问题”,而不是“解决”老师设计好的“没有任何争议的问题”。设计问题:内容要精选,角度要新颖,形式要灵活,问在学生“愤”“悱”之处,“好知”“乐知”之时,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探究,在自主读书中获取知识,炼就能力,学会学习。
5.淡化应试思路对文本的单调解读,多让课堂有点“语文味”。诗歌作为一种付诸心灵、情感涌动的艺术形式,必须让其所具有的陶冶学生情操、涵养学生心灵的功能在诗歌文本解读中得以体现,然而面对“意象意境—情感主旨—写作技巧”等机械化的解读,诗歌所蕴含的韵味荡然无存。因此诗歌文本解读不仅仅是诗歌文本内容的简单传达,应该注重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回归到诗歌文本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