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

2018-02-26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情怀梦想课文

王 玲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郭家庄小学 山西运城 043600)

让小学生接受语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他们获得语文的基本素养,通过对一些课文的学习而具备良好的品质。在当今这个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急需人才的时代,小学语文教育就是让学生为今后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迎接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1]

一、小学语文中国梦教育的现实意义

1.中国梦教育指引小学生早日树立远大的理想

理想,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指人们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向往的人生前景。理想可大可小,大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小到一周的学习规划。作为一个学生就应该早日制定人生规划和发展目标,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玩心较大,他们往往感受不到这世界的变化与动荡。因此,语文教师就要做学生的指路人,时常给学生们讲述这世界的现状,带领学生们学习中国梦,进而让学生居安思危,有一个对社会的了解。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萌芽阶段,这正是成长的初级阶段。能否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这关系到未来如何成长、如何学习等一系列问题。[2]

2.中国梦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忽视传统节日,夸大西方的节日”、“进口就比国货强”等崇洋媚外的问题不断涌现,说到底还是部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的缺失。所以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提高全民素质,但是一些成年人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而小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可塑性。中国梦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思想,教育小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提倡小学生凝聚中国力量,进而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3]

二、如何展开小学语文中国梦教育

1.学习课文内容,践行中国梦教育

在小学期间,语文课本中会编排进一些适合小学生现阶段学习并且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课文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小学生的现阶段心智而精心挑选的。比如小学语文的课本会编入一些散文或古诗等,这些都是有着深刻的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可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用课文做基础,并且结合中国梦教育模式,从而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给予是快乐的》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了保罗与一位穷苦小男孩的短暂交往的故事之后,引导学生们体会心灵的震撼,体会给予、分享的快乐。之后教师再联系实际,告诉学生们在陌生人之间都存在着给予,更何况在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家人之间呢,引发他们对帮助他人的思考。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可以用这课文来打动学生们的内心,从而加快中国梦的教育建设。

2.举办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追寻梦想

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但是一些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并没有确切想过自己的梦想,或者没有一个合理的梦想。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拟定自己的梦想,利用作文、诗歌朗诵等方式让学生们去展现自己的梦想。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让学生以自己的梦想展开进行创作或者浏览材料找切合自己的诗歌内容,之后开展朗诵会,让学生们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这个过程既可以重新确立学生们的梦想,又可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信心,帮助在今后实现自己的小梦,从而推动中国的大梦。

3.利用多媒体,深入了解中国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走入了家家户户,也逐渐被运用到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学习中国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有关中国梦的讲话,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在每天放学回家后观看新闻联播,让学生多加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们直观的看中国梦,从而激发学生们心中的爱国情怀,也更加有利于中国梦教育的推进。[4]

结语

中国梦,人民的梦,国家的梦,是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而小学生作为时代的嫩芽,更应该冲在梦想前列,从小就树立远大的梦想。只有少年富强国家才能富强,只有少年振兴民族才能振兴,只有全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人民幸福。而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文化课的重点之一,教师就要担起带领学生学习中国梦的重任,从而践行中国梦教育,早日实现中国梦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猜你喜欢

情怀梦想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背课文的小偷
梦想
背课文
梦想
“五老”情怀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