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文本空白 开辟练笔天地
2018-02-26广西横县横州镇中心学校530300邓芳莲
广西横县横州镇中心学校(530300)邓芳莲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空间,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点”是学生阅读时驰骋想象的空间,也是学生进行小练笔的天地。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想象思维、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以及写作等方面的能力都极为薄弱。针对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方法来指导学生进行练笔。
一、仿文写,写真写实巩固文本信息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是一篇极富联想和想象力,又充满趣味性的文章。在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例子,挖掘文本的“空白点”,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我首先布置学生在预习前查阅一些关于昆虫或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的知识,课堂中结合文本内容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来吸引学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在表达方法上的独特之处: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在此基础上,我直接引入练笔训练,引导学生写出了一个个优秀的片段。如马同学所写的:“走在一条不平凡的小路上,我顺着清新的空气探索,看到了一群正在忙碌的小家伙——小蚂蚁,原来她们正在举行一场舞会……一只只黑得透亮的蚂蚁姑娘正在婀娜多姿地跳着舞。她们的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年轻教授,凭着优美的旋律,指挥着她们跳舞……”
从片段中发现,学生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所认识的昆虫或小动物,语言丰富,充满情趣,真正落实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出自己的感受,语言方面也得到了有效的积累。我想,这就是指导练笔的成功之处了。
二、想象写,奇思妙想增添文本色彩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从审美的角度看,正是文本中的“空白点”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自由。《唯一的听众》一课中写了著名老教授给了“我”鼓励和帮助,让我有信心和勇气去拉琴。老教授这种关心年轻人成长的美好品质令人感动,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我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当‘我’知道老教授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时,‘我’会怎么想?再见到老教授时,‘我’会怎么说呢?”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拿起笔将文中省略的语言变成了一幅令人感动的画面。这时,学生于笔端流淌出丝丝的感恩之情,他们走出文本,再回归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三、情感写,真情实感表达内心感受
六年级上册的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诗海拾贝”,学生们学习诗歌的兴致很浓,尤其是学到现代诗《我们去看海》时,他们都产生了当小诗人的冲动。于是,我充分利用文本现有的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我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最想写的一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画面,通过诗句表达出来,并给自己的诗歌配上插图。
学生完成后,我被他们那一首首稚嫩的、充满了童真又有着微妙思绪的作品深深打动了。如张同学写的《春天》:“冬天过去,春天来了。仿佛市里一场魔法,到处都是生机勃勃。/泉水叮咚,绿草如茵。燕子在蓝天中歌唱,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在这绿色的空气里,有着孩子们的欢笑。在这盎然的春天里,藏着一幅水墨画。/春姑娘在四周徜徉,叫醒了动物,唤醒了植物,她又叫了农民,插了秧,播了种……”正是因为小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十分打动人心。
四、自由写,根据题材发挥语言魅力
练笔是学生自主读书、思考的产物,只要是源自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即使是不全面的,作为教师的我们也不必求全责备,而要有民主的胸怀,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其健全的个性。所以,结合教材需要,在练笔方面也可根据内容,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或不同的文学体裁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发挥语言的魅力。如《半截蜡烛》一课,是以剧本形式展现的。在指导时,我让学生当编剧,续写剧本;在《穷人》的教学中,我也让学生续写故事……结合不同的文学体裁,让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不仅能使他们积累到更多的语言素材,在学习文章的分类上也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练笔虽小,但认真挖掘,亦可做出大文章。文本资源取之不尽,只要我们有效地利用好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文本信息,在设计上有心、用心、精心,就能引领学生走进习作之门,开辟出一方新的练笔天地,使练笔训练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