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建设之初探

2018-02-26桑冬松

新课程(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校本人文价值观

桑冬松

(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根据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确立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建构科学、高效、个性化、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一、何为课程,何为学校校本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地方课程介于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指由国家授权,地方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它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结合学校的优势以及办学理念,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呈现。

二、开展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建设,适应和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改革

开展历史校本课程建设,尝试构建生命课堂,营造人文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人文情怀;开展人文与社会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拓展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发乡土资源,可以组织学生赴当地的历史纪念馆参观,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感悟历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和价值观,让每个同学参与到这个教学活动中来,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关爱,让孩子找到了自尊和自信,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精神使他们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理性的思维和悲悯的情怀。

学生享有了课程自主选择权,即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提供多样化的富有弹性的选修课程,体现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和尊重差异的课程理念。推动学科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促进学校内部课程创生与教学创造,提高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兴趣要求,选择选修课程。选修课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拓展,更多的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探寻历史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身居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我们经常在思考,面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留守孩子中问题学生不断增多、高校大学生中农村孩子比例不断下降、校园凌辱事件有所增多、当代中学生人文素养逐渐缺失等不争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我们历史教师应思考除了传授历史知识以外,学生学习历史还能做什么,如何改变“学生爱历史,但不爱历史课”的窘境。

教育部刚出台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观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历史学科以其自身的优势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方面具有其他学科的不可替代性。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求知探索的欲望,让学生找到自我意识。人不能讲空话、套话,不能动不动就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空洞理论来说教,更不能照本宣读。而是通过教师的策划、指导,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思考,充满着激情去感受。历史课程开发教学应始终坚持以教育人、发展人为中心,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力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校本人文价值观
人文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