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探究

2018-02-26王振林

新课程(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生涯高中生考试

王振林

(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

作为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高考改革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文理将不分科;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山东省在2015年实施考试招生制度专项改革的基础上,2017年启动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2020年全面推进,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考试招生体制机制,建立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山东实际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面对高考改革方案,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是十分紧迫的问题。因此,笔者所在学校于2016年2月申请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生生涯规划的实践研究》。该课题系统地研究学校如何构建有效的机制,系统地指导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出自己的生涯规划,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学科选择应对高考,并在知识、技能、思想、心理诸方面为将来走上社会积极做好准备。

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目前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生涯指导方面呈现以下状况。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2016届和2017届入校新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关心自己的未来,关心自己能否考入理想的大学,但是只有58.5%的同学对自己的职业进行了规划。通过调查了解到,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了可喜的进步,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问题有:高中生自我认识不够;高中生职业认知不够;职业生涯规划主动性差;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匮乏;学校的指导力度弱等方面。

因此,作为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指导思想为:建立生涯规划指导中心,挑选生涯规划专职教师,以“知己识心、智慧选择、合理规划、扎实奋进”为愿景,以纳入必修课课时的生涯规划辅导课为载体,以“真正关注学生生涯发展”为宗旨,分层次、分阶段开展生涯咨询、生涯查询、生涯访谈、职业体验等。自承担课题研究以来,我积极开始侧重探索对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学校成立了“天成文学社团”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月活动,以“我的生涯,我的梦”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面向高三年级的自主取阅的涵盖学习、人际、应试辅导、情绪调控及填报志愿等方面的心理支持便签;有通过语文学科教学开展的心理电影欣赏和各班开展的围绕“自我探索”“生涯规划和决策”“激发潜能”为主题的一次切实有效的主题班会;有以“生涯规划”为主题的心理课程设置和团体辅导;还有现场心理活动专场等活动均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

我认为应该在高中生生涯规划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一、制定科学的生涯规划教育计划

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不可急于求成,要有耐心与长期计划。高一重在了解自我,着眼于发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兴趣;高二侧重了解现实,着眼于让学生面对现实,了解社会需要和自我能力之间的关系;高三在于让自我和现实匹配,着眼于让自我需要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直接有益于志愿的填报。

二、建立学生生涯规划导师制度

建构完善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明确把生涯规划列入课程体系,形成科学、系统、全面的大纲,并以强制性指标及考核的形式进入学校的课程规划,还生涯规划应有的地位。另外,保证生涯规划课的课时需要。舒伯(Super)认为: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历程,它统合了个人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它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统合了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可见生涯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开展好生涯教育对于广大学子而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制定好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保证课时的落实,并配备专门的生涯规划人员是必要的。规划课由心理教师兼任,系统、科学培训了各年级的规划课辅导教师。

三、开设系列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

生涯规划课程选修课的重中之重是将生涯规划辅导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辅导方式,引导高中生适应高中不同阶段的生活,在认识社会发展和认识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对于自身发展大致有个发展愿景,并在自身愿景目标的激励下,规划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计划与能力发展。广雅中学叶丽琳校长曾说:“生涯规划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也是未来高考改革的一个铺垫。我们不是为未知而教,而是为未来而教。”

围绕生涯规划所开设的选修课程有“适应高中生活”“认识自我”“职业体验”“职业素养”“走上社会第一步”“了解职业”“高中生生涯规划”这些课程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职业访谈等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堂,使得生涯指导变得更加系统和严谨。

四、生涯规划教育与教学和德育相互融合

生涯规划教育虽然具有专业性,但更多地需要放在校园生态中与学校的教学和德育相融合。

1.与德育的融合

我校的生涯规划教育能有效地将德育导师制与生涯规划相融合,每位德育导师总是能依托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学特色及受导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提供定制的生涯规划教育。如对一位物理学习较薄弱的学生,物理老师就对其进行了物理学科的学科规划指导,他告知该生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内容与重难点,并列举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如纠错、实验、作图等,同时也说明了物理学科相关的职业,如工程师、电力工程等。

2.与教学的融合

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集合各门学科教师的智慧,制订了较系统的《高中三年学生读本》,包括高一新生暑期自主学习指南以及高一、高二、高三各学科学法指南,使学生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学习上都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这其中既有对学生错误学习方法和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也有对正确学习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如高三的《学法指南》里则又针对高三学习的特点给出了“精解少量典型题、浏览较多的习题”“以概念、规律、方法为核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解题能力”的建议。

五、开展问卷测评分析等基础工作

为了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可以进行问卷调查。首先设计个人素质自评表,让班级学生填写,然后请学生根据自评的结果,做一个自我现状分析与评估。班主任在学生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对全体学生情况进行分析。一般从高三学生专业选择中的误区,现实中的短视心理、迷茫痛苦现象,学生学习、竞赛、能力成长的压力,学习动机等方面加以分析,目的是以此为依据进行初步的自我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与理想目标的距离,进而领悟制定成长规划的重要性。

生涯规划教育契合学校的办学宗旨,确实能引领学生充实、从容地度过高中,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及新高考的实施,生涯规划内容越来越深入,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因此,我对于生涯规划进一步实施有如下的愿景:坚定信心,真正关注学生的生涯发展;实践共赢,需要更多教师的共同参与;校内课程与校外体验融合;深入研究选课、走班变化所带来的由学生内在兴趣所驱动的生涯发展课题。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兼顾了升学和职业发展两种需要,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学校办学水平。

[1]蔡娅丽.高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的实践探索[D].鲁东大学,2012.

[2]王穗芳,林虹.让梦想引领成长[J].中小学德育,2015(7):71.

[3]谢伟.普通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几点思考[J].教学月刊,2014(7):52-54.

猜你喜欢

生涯高中生考试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生涯教育:未来已至,未来可期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一颗负责的心——我的班主任生涯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