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生实验课改革初探
2018-02-26张静宇
张静宇
(甘肃省临夏和政中学)
高中物理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通过物理实验可以让知识具象化,促进学生对知识宏观上的把握,同时也有利于消除他们对物理符号的畏惧感。物理实验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学习、探索物理知识,同时也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物理实验课可以将课本知识点串联起来,让枯燥的课本内容具象化,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物理实验课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实验习惯,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识记。
物理知识的学习很多都是基于实验得来的数据分析,比如运动、加速度、力等,我们平时看到或者能体现物理知识的现象有很多,运动中需要有摩擦力,我们能够站在地面上是因为有地球引力,也就是重力等。通过物理的学习我们能够了解、分析这些现象中的物理原理,并且通过实验能够掌握其规律,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生物理实验课改革策略
1.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要上好一堂有效的物理实验课,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一堂物理实验课涉及的知识点有很多,即使只是一个知识点的物理实验也会有其他的知识点在其中,因此在正式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够让学生正确地做实验。同时在实验课之前,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提前让学生对实验有所准备,有的放矢地去学习实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精彩与有效。比如“相互作用”这一节课,涉及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可以将这几个知识点合并到一起,做一个综合实验,如汽车在地面行驶所受到的力有哪些?运载航天器升空的火箭需要克服哪些力的作用、需要多大的力才能进入预定轨道等等。实验课前我们也可以制作一些日常物理现象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记录微课中都有哪些物理现象并写出相应的知识点,之后再带领学生做实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因为实验内容是确保实验教学逾期目标顺利实现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课堂教学是教学的第一阵地,也是课程知识最直接接触与转化的地方,要提高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动画、影像、图片等将物理知识具象化地展现到学生面前;也可以将一些物理知识点做成微课,让学生在视频观看中总结视频内容中的物理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做成PPT,让学生自己做一次“老师”来讲解,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物理教学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兴趣是不同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层教学,物理实验课也应如此。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对物理课的兴趣与感悟也比较高,在教学中就多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物理知识点与物理实验,让学生在挑战中不断提高自己。比如分了文理科之后,文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大大降低,因为不再是必考内容,很多学生不再用心学习。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安排一些容易上手、难度较低、参与性交高的实验,如有关电的知识,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串联、并联,通过灯泡来发射摩斯电码,再让学生进行翻译;而对理科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电路,或者让学生拆开电视、遥控器、手机等,让学生模拟电路图等。
3.积极地改进实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等,做这些实验的目的就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教师更需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特别是鼓励学生用身边的废弃物做实验,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也不深奥,很贴近生活,从而更加喜爱物理,从而愿意去实验。
总之,由于物理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实验的难度很大。但是具体来说,在实验考试过程中学生尽量从多角度出发,去思考一个实验真正的内涵与精髓,然后根据掌握的知识去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进而解决整个问题。同时学生也需要结合教材,理解课本里基础实验的相关问题,“以不变应万变”,真正做到“源于教材但是不拘泥于教材”。
[1]吴永胜.浅谈提高高中物理实验能力的教学改革与效率策略研究[J].大观周刊,2013(4):248.
[2]朱月海.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