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2018-02-26赵紫平梁坤坤
赵紫平 梁坤坤
(甘肃省临夏中学)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这些年来不断地在高中教学中推进,我国教育的目标转移到了使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上。为了达到此目标,生命教育是其重要内容之一。高中生处于敏感而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时期,繁重的课业负担增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一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因生命意识淡薄而导致的悲剧。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让大家认识生命、珍爱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化学作为一门与生命息息相关的学科,在生命教育实施中应该有它得天独厚的一面。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提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深入进行生命教育,为生命教育渗入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渗入生命教育的原则
1.高中化学教学要尊重生命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教育有了两个基本的任务: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完成了才能实现社会的发展任务,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求教师和家长都能实实在在地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挖掘出他们的个性潜能,使得他们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完全一样的学习机会。通过不同的培养方式,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成长为不同特长、不同层次的有用人才。面向全体学生才是“尊重生命”的高中化学教学的宗旨。
2.高中化学教学要基于生命
高中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自己的鲜明个性,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感知能力、判断能力和是非分辨能力。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面对的就是一个个独立的、鲜活的生命。他们有自己特定的学习规律及特点,这就说明我们不能再一味地“统一要求”,而要根据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充分调动出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用。
3.高中化学教学要成就生命
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让我们的教育不单单只是停留在书本,而是让学生体会到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近些年来教师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怎么能让学生感悟到他们自己是主体并在学习上真正把自己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还是一个难点。高中化学教学就要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也能获得更好的、更持续的发展。
二、化学教学中要突出生命教育的价值
1.化学教学中要关注人身安全教育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就是检验化学教学的途径,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可能会对学生学习化学造成心理阴影,也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因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化学教学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2.化学教学中要关注健康教育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三观健康。首先,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没有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就更谈不上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了,不妨去看看《最强大脑》中的那些学霸、精英、神童们,有很多不仅学习好,而且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体育运动方面也都一点不差。再次,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三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受益无穷的,我们每一位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各方面的健康教育,这要比教会学生多少知识更有用,化学教学中健康教育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之一。
3.化学教学中要关注环境保护的教育
化学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许许多多的传奇,为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但也不可否认,由于不当的使用和非法、非人道地运用一些化学物质,对人类、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了不少的破坏和伤害。例如,橡胶、玻璃、合金、新型材料、燃料、添加剂、化妆品……太多太多的领域越来越离不开化学了。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白色污染”开始威胁到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物种,重金属废弃物对水、土壤的污染问题刻不容缓,食品添加剂的乱用危害到人类安全。因此,化学教学要渗透环保意识,让学生形成绿色化学理念。
将生命教育融入高中化学课程中,真正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思想,使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用化学的知识更好地创造价值,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何桂英.以生命课堂教育为理论,指导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