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教学 因材施教育人
2018-02-26魏进霄尚友杰
魏进霄 尚友杰
(甘肃省武威市武威铁路中学)
一、课题的提出
1.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的需要
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初中学习课程难度加大的时候,对数学和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及接受能力的差异也尤为突出。在数学、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按照传统教学,在数学、英语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接受能力差异,沿用传统教学中的统一要求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必然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
2.我校学生的数学和英语现状的必然需要
随着我校近年生源的不断集中,班额过大,学生智力差异和个性差异越来越大,这给数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还是按照以往整齐划一的要求来实施教学,结果只能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求得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势必导致内部分化更加严重。同时,在教育竞争极度激烈的高中入学难问题中,我们也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发展,以及对新高中课程的走班教学的适应,采取走班教学。
二、分层走班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1.实验班级的设置
本着自愿、互补的原则,精选四个行政班,分为两组实验班级。参照每个学生的数学和英语学习情况、学习潜力和学习态度,通过教师建议来重组数学和英语教学班级,这样每两个行政班分别组成数学和英语自主学习班、强化提高班等两个层次的新教学班。两个层次的学生采取走班形式,分别在两个教室由数学和英语老师同时上课。除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外,其余教育教学活动仍在原行政班进行。
2.日常班级管理模式
(1)实验班级在期中和期末各流动一次。依据月考与周周测试成绩以及平时学生的表现能力、思维、习惯、个人意愿等实行小范围内的调整。(2)在座位的安排中,把每个原班级的学生放到一起,实行原始班级区域管理。对各班的学生在出勤、课堂习惯、卫生保持等各方面进行量化管理,反馈给个人所在班级。(3)在教学班班内设一位班长,负责上课的点名、维持纪律和日常的卫生监督等工作。新的教学班各科均设2个课代表且分别来自不同的原始班级,负责收发原班级同学的作业,加强与老师的信息交流等工作。
3.走班教学的分层与教学过程
(1)教师备课中的分层:在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目标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层备课”首先是要给不同类型的学生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对所教知识进行具体的分层,即对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分层练习、分类测试进行周密的思考和准备。
(2)教师上课中的分层:课堂讲授同一内容时,从最低点起步,分层指导,异步发展。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进一步严格把握训练环节,切实做到“精讲+精练+学会+会学”,深化“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优质课堂建设。
(3)作业布置的分层:进行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作业设计的研究,突出精练、精选习题,分层设计,分层布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共同作业,也有针对性作业,各得其所。
三、走班教学的效果与存在问题
我们实行走班教学一年多来,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与经验,逐渐由家长不认可到家长支持,要求我们走班教学。其原因有以下几条。(1)走班教学使原来不爱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了,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与自信,可以做上符合自己基础的题目,可以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可以大胆地去与同学与老师交流,不怕别人笑话与小看,有了自己的学习平台与空间。(2)学生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找准了位置,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同时也在自我的练习中摸索出了学习的方法,改变了原来盲目抄袭与照搬,不会变通的死学。(3)走班教学使原来行政班的成绩提高了,实验班的学生学习更有高度与难度,做实验的班级在年级考试中高分学生约占年级60%,说明提高班级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高的目标与训练方向。同时实验班的学生在年级数学竞赛中取得了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与没有走班教学的班级就有了明显的区别,由此可见走班教学对实验班或基础班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走班教学也带来一些班级管理中的麻烦,如班级卫生的打扫清理中存在教学班级不管不问,行政班级管理赶不上,有时影响班级卫生的情况。其次,走班教学也影响班级的凝聚力,对班集体的团结性也有了削弱,在班级的运动会等集体活动中,班级同学没有原来那么团结与集体感强了。第三,走班教学对教师的工作量有明显的加大,如果班额较大,走班教学如果学生配合不是太积极,有可能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对教学不是太好。总之,事物总是有两面性,我们只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真正有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