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培养
——以《国共十年对峙》一课为例

2018-02-26何玉花顾晓丽

新课程(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学科

何玉花 顾晓丽

(甘肃省古浪县第一中学)

“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学科的若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它包括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能将事物和特定时空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它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忽略的基本要素。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培养,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有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和实施措施,本文以《国共十年对峙》一课为例,试图从教学要求的层面去解读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培养的教学目标以及实施要求。希望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背景下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以及运用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内涵

时间观念是指人类过去的活动内容所形成的。要想掌握好历史性内容,那么就应该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是历史基本知识教学的任务之一。学习历史如果没有时间观念,那么就可能无法掌握和分析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无法掌握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规律性,因此,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就显得尤其重要。

历史的存在是以地理条件为依托的,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历史现象的出现和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因此,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还要培养“空间观念”,如果没有“空间观念”,就无从理解历史事件发生和发展的确定的地点,也不可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活动地点都是学生应该记忆的。

二、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能够根据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的特征来对历史进行正确的分期。它的步骤是应该先以历史的先后顺序为依据,可以围绕某个主题或者是按照某种范式去对概括历史发展趋势、历史线索进行梳理,然后归纳不同历史时段的历史特征。例如1927—1937这十年的时间就是根据历史事件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的,在这十年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一直处于敌对中,直到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得敌对的关系得到了暂时性的停止。可以把这十年当中的事件通过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然后把这些事件进行逻辑性的衔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有深刻的印象。

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历史的时间观念,教学中也应该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规范地表达有关历史时间的术语,以便能引导学生在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和趋势的基础上,能够概括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并对历史做出正确的分期。另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教会学生建立时间轴这种直观性的历史学习工具。它在学习历史的进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把关于国共十年对峙的事情以年代和时期进行顺序排列,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这时培养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把历史和地理学科有效地联合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历史地图的使用,地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各种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关系。但是在使用地图前,应该向学生讲述使用历史地图的有关注意事项,例如,要强调历史事实,要与地图内容一致,并且地图的位置要准确。例如在国共十年对峙一课中,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首先是在像南昌、武汉这样的大城市进行了对抗,失败后,共产党转移阵地去了井冈山这样的农村,从地理位置上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共产党在失败后,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来抵抗国民党,这也是共产党获得最终胜利的一个重要战略。1931年日军开始侵华,先从东北进行了进攻,紧接着一步步攻到华北,接着往南进攻,这些都能在地图上很清楚地看到。这对学生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附图和插图。课本上的地图和插图都是配合历史内容而做的。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空间观念”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重视并且加以叙事和讲解,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加深印象。还可以在教学中运用结合历史内容的幻灯片、多媒体等辅助教学,以便增加教学的直观性。

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空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模式,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可以从很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时空观,作为中学历史教学,渗透“时空观念”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学生视野,构建历史框架以及应对高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傅兴国.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策略[J].教学,2017(2).

[2]田伟.浅忆历史核心素养至“时空观念”的培养[J].教育科学,2017(3).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维生素的新观念
跨越时空的相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镜中的时空穿梭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健康观念治疗
“超学科”来啦
时空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