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
2018-02-26蓝志伟
蓝志伟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种背景下,探究式教学顺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对传统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做出一系列变革,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成为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内涵概述
进入高中后,生物学科的学习开始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更加密切,死记硬背的概念性知识点有所减少,更加强调对生物知识、现象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知识网络。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育,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性,通过对教案的精心组织,使学生乐于参与或自发组织一系列探索实践过程。探究性教学强调主动思考、强调创新和实践能力,通过有效运用探究式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将更加开放、活跃,交流、合作的能力也会得到极大提升,因此,该教学模式的出现,适应了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学生日后走上生物科学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二、当前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难以达到配置要求
针对高中生物学科开展探究式教学,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主要包括购进学生进行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抽出专门师资力量以建设实验教学队伍,甚至建设专门的探究式教学基地,但从我国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学校一般用于探究式教学的投入甚少,难以保障专门的师资力量,这一点成为制约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
2.重理论轻实践,难以取得预期成果
探究式教学提倡将原有教材的知识体系完全打破,通过组织探究性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然而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曲解了这种教学模式,生搬硬套生物实验、课堂讨论、生活实践、小组探讨等各种先进教学模式,却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学生经常以探究式教学为由自由散漫地谈天说地,导致课堂效率、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3.强调表面形式,难以实现探究式学习的初衷
由于当前我国采用的依然是高考选拔人才的制度,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以考分为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迫于升学压力,部分教师表面按照探究式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课后仍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班级的升学率,导致对探究式教学的落实流于形式,难以实现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初衷。
三、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策略探讨
1.适时设置探究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创造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查阅教材、阅读课外读物或是网络搜索等多种途径寻求答案,并在此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加深了解。例如在教授食物的消化过程时,可以针对不同食物消化的难易程度设置问题,可询问学生:空腹早餐吃蔬菜、肉还是面食比较好消化,并回答为什么?通过这样一个简单问题的提问,学生就能深刻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并能通过深究原因,进一步认清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2.组织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中有许多内容没有标准答案,适合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开放式分组讨论活动,根据学生特点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因为开放式问题答案的包容性,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与思索,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不同观点,在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良好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的形成。例如在讲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时,可让学生分组对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向各组提出:如果生态系统中缺失了自己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然后也可以将这个讨论进行延伸,组织学生对麻雀的天敌、食物、麻雀群体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讨论出现麻雀灾害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对生态系统有充分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学习时,并不等于说教师可以放手不管,教师应更加注重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在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前要教给其必要的知识,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对通过讨论产生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解答,确保探究式自主学习的成效。
3.进行实验或其他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是高中生物的学科特点,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开展生物实验或是生活实践,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植物分子的失水现象时,可让学生回家腌制咸菜,通过观察从蔬菜到咸菜的变化过程,对失水现象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又如在学习被子植物的成长发育时,可让学生到自然中去采集各种植物,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在轻松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高中生物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探究性教学,才能有效激发高中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成效。
[1]刘漾华.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125.
[2]朱亚萍.探究性学习和生物科学发展史教学整合时应注意的问题[J].科教文汇,2008(12):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