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截石位妇科肿瘤切除手术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与效果观察
2018-02-26周桂芳
周桂芳
(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兴化 225700)
在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其伴有继发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等,因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影响[1]。而针对腹腔镜下截石位妇科肿瘤切除手术患者,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为手术后护理不当[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下截石位妇科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1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93例,即对腹腔镜下截石位妇科肿瘤切除手术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与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下截石位妇科肿瘤切除手术后患者1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93例。其中,对照组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60.3±5.7)岁。观察组年龄为40~69岁,平均年龄为(61.2±4.85)岁。两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预防血栓知识健康宣教、绝对卧床、抬高患肢30度、饮食指导等护理,同时行常规抗血栓治疗,3~4w后加强肢体锻炼。基于此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防护理干预。具体为:(1)健康指导。即告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告知其预防血栓的专业知识,纠正其错误的饮食习惯,并叮嘱其术后24h内绝对卧床休息,以预防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等。(2)心理护理。即综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3)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即指导患者术后24h循序渐进完成蹬腿、裸泵、足趾屈伸等运动,并完成腓肠肌、比目鱼肌挤压运动,指导其正确咳嗽和深呼吸等。(4)机械预防。即患者起床活动时可采用弹力绷带或穿弹力长袜,以对小腿肌肉产生刺激,从而使静脉加速回流。(5)病情观察。即对患者下肢皮肤、是否疼痛、有无发绀、皮温是否降低、足背动脉波动减弱与否、下肢有无肿胀等变化予以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予以治疗和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等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等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较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n(%)]
2.2 两组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24.6±1.2)d较对照组(33.6±1.7)d显著较短,且P<0.05。
3 讨 论
在临床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为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等。而手术会导致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还会增强血小板黏聚力,所以易造成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而腹腔镜下截石位妇科肿瘤切除手术由于术中气腹压作用以及截石位的影响,其会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增加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3]。而通过对此类患者加强预防护理干预,则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即通过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病情观察、机械预防等措施,既能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又能减少其他并发症如局部溃疡、静脉跛行、肺栓塞等,同时还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从而使其病情更快康复[4]。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等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较少,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较短,P<0.05。因此可以看出,针对腹腔镜下截石位妇科肿瘤切除手术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腹腔镜下截石位妇科肿瘤切除手术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发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还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