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版画家王生民

2018-02-26彭永发

新疆艺术 2018年6期
关键词:版画家伊犁版画

□ 彭永发

《风》

王生民,1955年出生,安徽宿县人。新疆伊犁地区版画家,自幼喜爱造型艺术,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曾受到关维晓、蒋振华、于文雅老师在造型艺术方面的指导,对装饰性绘画有一定心得。毕业后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多年来坚持业余美术创作,处女作《丝路铃声》入选台北与新疆版画大展,并被台湾收藏。《天山情》《戈壁风骨》《星座》等作品先后在新疆、全国美展入选奖,《星座》被深圳美术馆收藏。装饰画《欢乐的草原》在国际老人年中国书画大展中荣获世纪名家创作奖。《西部的风》《龟兹赋》等作品在加拿大、美国展出并获奖。现任兵团农四师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师,新疆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美术家协会主席。

《草原春色》

60年代末,王生民沿古丝绸之路进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戍守边疆的父辈们一起生活、工作在伊犁河畔的第四师六十九团。期间,王生民以独特的目光、好奇的心灵、激动的情怀享受着大漠古道、丝路铃声、草原风情、异域民俗给他带来丰盈的精神食粮。尤其是伊犁草原上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各族人民那些淳朴、幽默、欢快的歌舞,滋养了王生民的艺术气息。令他十分激动,常沉迷于无限的艺术遐想之中。他在新疆艺术学院学习期间,在中国老一辈著名版画家古元、关维晓、李安宁等老师的教诲下,其艺术创作灵感一触即发。

王生民自 90年代起多次受邀参加由中美协、文化部、国际艺术组织等举办的各类美展,并多次获奖。

鲁迅曾说“世界上版画出得最早的是中国”。1959年出土于新疆后汉时期蓝色印花布上的版画,证明版画始创于中国,首现于新疆。不知是历史有意安排还是巧合,当年以关维晓等为代表的新疆著名版画家均出自伊犁,如今以王生民为代表的新疆伊犁版画家沿着着前人版画艺术之路继续前行。也许版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注定就是为新疆丝路文化、塞外大美风光服务的。而如今继续根植于伊犁版画界的王生民也许注定就是为丝路文化而生,成为丝路艺术的默默耕耘者。

当人们看见王生民的版画作品时,会为其天马雄风所折服,为马背上翻滚的哈萨克小伙子所倾心,为身姿俊俏的哈萨克姑娘所迷醉,让人猜想画家王生民可能是高大帅气之形,殊不知,见到画家王生民会让你有点失望,他个头不高,略显单薄羸弱。大家当面赞美其作品时他总是含羞一笑,脸红语讷,或几分羞怯。雄健的画风似乎无法与他羸弱的外貌相联系。其实,他内心拥有饱满而丰富的激情,拥有外柔内刚的气韵,还有发现捕捉美的独特慧眼,以及强大无穷的艺术创造力。正是这个特质,让王生民在长期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与生活中,深受淳朴善良、勤劳美之感染;深受文化美之滋养;深受新疆伊犁草风光美之感动。激发了他用版画形式反映以丝路文化为核心的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场景。

版画《丝绸古道》艺术再现丝路故事,是西域文化的典型代表。细君公主远涉万水千山,穿越大漠古道,远嫁乌孙国王(今新疆伊犁的哈萨克族)抗击匈奴的故事。细君远嫁伊犁的乌孙国稳固了丝绸之路,使新疆从此成为中华一域,使新疆各民族从此为我中华一族,是细君立下汗马功劳。画面中,作者采用了汉代青铜器的绿锈斑作为背景色,给人一种穿越千年的苍凉感。驼峰上细君公主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顶着凌冽的西风,被漫天黄沙包裹,坚毅的身躯前倾着,踏上了西行的不归路。作品中细君公主“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精神跃然纸上;《悲秋歌》里抒发的“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的恋土思乡之情令人泣涕。

作品《丝路载歌》和《丝路铃声》,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中的风情美。昔日大街小巷车水马龙,铃儿叮当,小伙子弹琴,姑娘歌舞的生活场景,已被林立的大厦、拥堵的汽车取代。画家王生民内心无比眷恋曾经的生活场景。反复创作版画用轻快欢畅、诙谐跳跃、轻歌曼舞的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青年男女在春日里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画面中,马头微扬、肌如石块、蹄碎如飞,在清脆悦耳的铃声伴奏下,心情像车主人一样轻松愉快。驾车的小伙,有姑娘陪伴,激情燃烧,热血涌动,高扬着马鞭,极力表现驾车的技艺。乘车的姑娘,春风得意,仿佛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歌舞欢唱。作者充分发挥善用线条表现手法,在姑娘的身体上描绘出五线谱,尽现韵律美,音符美。

《丝路情》

被国家美术馆收藏的《故乡的歌》,着重表现的是丝路文化中少数民族群众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美好场景。伊犁的苹果最美最甜享誉古今;少数民族又以能歌善舞名扬天下,一曲《阿瓦尔古丽》更是把故乡美女的花容月貌传遍了大江南北。乡村里、草原上、果树下、街巷边随处可见姑娘长长的睫毛,水汪汪的大眼睛,在小伙子手鼓、冬不拉的旋律伴奏下,扭动柳腰,红裙飞扬。这就是画家王生民最为陶醉的故乡——伊犁,于是画家故乡的维族姑娘载歌载舞摘苹果的劳动场景。画家笔下,即使在辛苦繁重的劳动时,少女们也掩饰不住热爱生活的态度,依然能歌善舞。 画面以简约的 构图,淡雅的色调,流畅的线条,将画家内心的追求勾勒地淋漓尽致。这是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西部风》《天山情》《草原之夜》等大量作品多角度地表现了草原哈萨克族群众叼羊、赛马、姑娘追、歌舞等民风民俗的美好画面。叼羊是草原上哈萨克牧民最为历史悠久的一项群众性活动。场面宏大,有万马奔腾的磅礴气势,比的是哈萨克汉子的骑术,勇猛、剽悍、智慧;比的是天马的雄风,速度、刚烈、体能。画家王生民在《西部风》中,以行云流水的线条,抽象的黑褐色块,夸张的视觉效果,叼羊时风驰电掣般呼啸而过马的速度;剽悍的骑手们在姑娘迷人的歌声与舞蹈的激励下,愈加兴奋,他们冲撞对抗着,争抢着羔羊,勇猛向前。画家也兴奋到了极点,绿色的草原上、蓝色的天空消失了,远处的天山隐去了,画面中只有如风似影的速度美,呼啸而过的震撼美。

《天山情》以欢快愉悦甚至俏皮戏谑的情调,夸张变形诙谐幽默的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姑娘追”这一古老优美、极富浪漫情感的游戏场景。画面中,姑娘显然已相中内心钦慕的爱人,小伙翻身躲闪,姑娘扬起马鞭,轻轻地打在小伙的身上。几分喜悦,几分大胆,几分羞怯又几分心疼的内心世界,全在其行为动作中显露。就连马儿似乎也明白主人的情绪,十分配合欢腾了。

《草原之夜》

夏季的草原进入了最美的季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草原,令人留恋和陶醉。劳累一天的哈萨克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用琴弦、用歌声、用舞蹈赞美生活,这也是歌颂爱情的最美时刻。《草原之夜》作者用极强的装饰效果,精巧圆润的完美画面,鲜艳的红色视觉,渲染了哈萨克青年男女陶醉于爱情的歌舞场面。刀劈斧砍的线条凸显了小伙子的强健美;柔美流畅的线条夸张了姑娘丰满的人体美。使整个画面更显旋律美、舞蹈美、形态美。

中国现代版画发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鲁迅是中国现代版画的有力倡导者和推动者,为中国现代版画付出了大量心血。抗战爆发后,革命圣地延安聚集了当时国内最有才华的一批青年版画家,古元、力群即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以版画为武器,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的生活,宣传抗日救国,张扬炎黄子孙不畏强暴勇于战斗的民族精神、鼓舞全国人民的斗志,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上世纪七十年代年代中期,新疆画家韩惠民(后调到宁夏银川,任银川美协主席)在伊犁重撑版画大旗,在从事版画创作的同时,开办学习班,搞讲座,发现和培养青年版画人才,先后邀请延安时期老版画家力群、古元来伊犁讲课,传授版画技艺,关维晓等一批富有才华的青年版画家脱颖而出,版画作品在全国获得大奖,当时新疆伊犁和黑龙江北大荒成为国内版画界无法忽视的两个“亮点”。伊犁版画的辉煌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此后,沈邦富、陈文进一直在延续伊犁版画的遗风。

伊犁版画曾经的辉煌对长期生活在伊犁的画家王生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使其深受鼓舞,同时他也深受丝路文化美的滋养,曾致力于国画及水彩画的艺术创作,已有较深的造诣和成就,但他总感国画和水彩不能尽现西域各少数民族丝路文化风格。为了更好地塑造和展现丝路文化之隽异美,版画成了王生民的必然选择。

王生民版画的艺术风格是独特的、丰富的。其深受中国古典绘画艺术思想的影响,追求作品思想上传神达意的艺术境界,艺术上不见笔工的自然天成。早期作品受建国后报刊刊发的版画的影响比较深,创作题材范围比较狭窄,构图中规中矩,时代痕迹显著,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他的版画创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题材更加广泛,丝绸之路的元素更丰富,构图更加写意夸张,画面更有诗意,更美,从其作品中或多或少可以看到当代著名版画家丁绍光西双版纳系列的韵味。

《草原风》 (版画) 王生民

版画在中国源远流长。书法与版画,基本上相伴而行。画像砖盛行于两汉,是在砖上用模压,浅浮雕,阴刻阳刻等技法创作的建筑物上的装饰画。是绘画与雕刻艺术高度结合的珍品,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一个里程碑和阶段性巅峰。其典型的美学特征是:画像坚硬厚重深刻,块面圆厚古朴简练,粗放狂野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刻画人物张扬,不求细节真实,只求传达内心感受。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以佛经故事为内容的版画曾广行于世。王生民用版画的形式,继承创新汉画像砖的传统,艺术地再现西域民族的奔放美。 极富动感的《天山云》,刀劈斧砍出的线条夸张出了骏马坚实的肌肉,马蹄让人感受风一样的速度;柔美的线条、夸张抽象的表情,传神地刻画了马背上哈萨克姑娘丰满的曲线美。其《丝绸古道》直接选用汉代青铜器的绿锈色,使画面更显历史沧桑感、文化厚重感、人物的悲怆感,记忆的深邃感。《西部风》的抽象画面传达作者内心感知的万马奔腾的呼啸场面,高山滚石的震撼效果,哈萨克男人勇敢无畏的精神。《扬鞭曲》艺术地再现了哈萨克姑娘舞蹈中优美的身姿。

善用色彩表达内心情感与唯美境界的王生民,无论在版画、国画、水彩画中,都充分凸显了他的风格。版画《丝路铃声》的富贵华丽、《西部风》的金色阳光;国画《葫芦》的富贵吉祥;水彩画《仕女》人体的柔美,均用黄色渲染了画家对美的感知与追求。

艺术是无止境的。时代日新月异。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社会各行各业新时代社会主义新人辈出,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一代一路”的伟大构想,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命之光,对艺术家来说,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艺术,也造就伟大的艺术家。同时艺术家不能满足于蛰居九尺斗室之内,醉心于星粒萤光,而要目光如炬,书天下苍生之命运,画人间草木生命之绚烂之美丽。艺术家应该主动地去拥抱自然,拥抱生活,拥抱时代。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版画可以是投枪,可以是炸弹。在习近平社会主义新时代,版画也可以是诗,是歌,是定格在人们心灵中的美的一瞬。也可以是作为画家,年过花甲的王生民依然激情饱满,他正踌躇满志带着创作冲动,步入新时代。我们期待他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化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猜你喜欢

版画家伊犁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挥刀向木,大爱无声——著名版画家戴政生教授抗疫作品选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工友艺苑
版画之颠——当代著名版画家张敏杰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
丝绸之路与伊犁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