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在安全生产预防预警机制中的应用

2018-02-25卢献瑞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12期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预防预警

卢献瑞

摘要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预防预警机制,有助于企业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建设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

【关键词】预防 预警 双重预防机制 信息化管理

防患于未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安全管理仍处于“被动应对型”,重点更多是在事故发生后的肇因分析,无法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预防预警机制。根据国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指导意见,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对安全生产预防预警机制建设中信息化的应用进行探讨。

1 安全生产预防预警机制概述

安全生产预防预警机制是以危险源为起点,风险管理为主线,隐患排查治理为界面,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采用分级管理方式,满足各管理层级对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事故管理、资格证件等管理和决策参考,实现事故的事先预控、关口前移,如图1所示。

2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 总体架构

本安全生产预防预警系统主要以“本质安全为中心,一平台两系统为支撑”,配套电子巡检系统、地下管线及总图完整性管理系统、生产提示平台、ERP、生产管理系统,通过监测检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过程操作、常态巡检和专项排查的信息采集,实时传输,并采用自动分析模型和人工分析结合,实现对安全生产趋势进行预测、预警。如图2所示。

2.2 功能划分

2.2.1 本质安全信息化

(1)机组状态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大机组和动设备状态监测和事件故障诊断。过程控制系统允许用户以实时方式了解、诊断、控制过程状态。

(2)机泵状态监测系统:通过无线的监测仪器对企业重要动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实时监测、采集和存储,并通过软件的辅助诊断功能,触发自动报警。

(3)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应用:分析设备/管道的失效后果及失效可能性,评估设备/管道风险,结合设备/管道的现存状态提出有效的检验策略,优化管理。

(4)红外高温监测:自动采集重要运行高温设备温度,对系统检测到的设备温度异常时的红外热像数据,实现相关查询、实时监测操作等功能。

(5)工艺操作:

集散控制系统(DCS):通常采用若干个控制器(过程站)对生产过程中的众多控制点进行控制,各控制器间通过网络连接并可进行数据交换。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

紧急停车系统(ESD):当生产过程发生危险情况时,自动地按照预先设定的安全功能规范进行保护,是安全管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生产管理系统(WPKS):将生产装置DCS及其它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采集保存到实时数据库。

生产提示平台:实时采集各种生产数据,当发生报警时能自动分析判断故障,并结合专家措施库给出处理措施,实现开停车过程及重要工艺及设备参数监控。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分析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

2.2.2 风险管控信息化

(1)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基于风险作业管控为核心,结合环境监测,数据采集、点检巡检、报警等各种技术,实现风险分级管控、预警隐患排查和数据分析。

(2)三维地管完整性管理系统:对装置区地下管线及地面相关设施进行全面测绘,运用计算机仿真建模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地下管网完整性管理系统。

2.2.3 隐患排查信息化

(1)工业电视监控:用于对全厂主要生产环境及重要设备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监视。系统各级管理人员能实时监视到相关监视区域的所有图像。

(2)可燃气体监测系统:用于对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甲烷气、二氧化碳等有毒可燃气体的区域、设备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3)人工泄漏检测仪:生产部门现场操作人员巡检携带移动可燃气体检测仪每月对静设备管道、阀门等位置进行泄漏检测。

(4)电子巡检系统:指导操作人员对设备定点、定时、定路线进行检查,若发现问题,及时在SAP系统中创建通知单由技术监督处理。

(5)隐患登记:在安全信息管理系统隐患登记模块中,每个隐患登入时可选择严重性(S)、可能性(L),即生成该隐患风险度(R),由风险度fR=S*L)的数值判断隐患等级,系统会自动识别并分类形成风险气象图。

3 应用价值

(1)信息透明化、资源共享:系统通过两化应用平台,以统一的数据库和信息技术架构实现生产单位、安全管理等部门的信息无缝集成,减少了同一数据的反复输入,提高了信息数据的时效性和利用率。

(2)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在运用系统过程中,操作人员需按照系统己设定的管理规范进行操作,只有遵循同一标准、同一流程,正確操作才能完成本环节工作,实现标准化管理。

(3)风险、隐患预防预警基于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事故管理等安全管理重点指标,安全仪表盘、预警指数曲线、自动生成的交互式预警分析报告,可从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Z],安委办[2016]3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Z].安委办[2016] 11号.

猜你喜欢

信息化管理预防预警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