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安全

2018-02-25刘宸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11期
关键词:类型应用

刘宸

摘要 伴随着无线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其运行质量,就要对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安全性给予关注,整合技术类型和技术运行机制的同时,确保网络发展水平更加稳定。本文对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类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应用安全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线电子通讯技术 类型 应用

在网络和移动设备使用人群激增的社会背景下,只有运行系统化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安全监督机制,才能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建构安全性运行环境。

1 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类型

目前,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方位越来越广泛,较为常见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1 无线蓝牙技术

这是通讯技术中应用时间较长的技术类型,能有效穿透障碍物实现信息传输,在完成数据完整对接和传递的同时,借助技术实现设备连接。但是,设备应用的无线局域网标准较为滞后,基于此,相关技术人员逐渐将无线局域网和蓝牙频段进行分离操作,这就能有效提升技术的应用范围和信息传递路径,在实现多个设备共同链接的同时,也能为设备移动传输提供支持。

1.2 Zigbee技术

这是近几年较为新兴的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类型,其基础性技术原理和蓝牙较为相似,需要在固定协议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短距离和低能耗信息传递,完成数据的传送。技术自身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操作的便捷性,有效降低成本支出。在技术运行过程中,技术能实现自我组织,并且应用在自动控制以及远程控制中也非常实用,为设备使用过程提供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技术运行体系里最根本的依托就是节点结构,整合无线通信网络建立较小的网络体系和运行模式,确保相关节点能发挥不同的作用,集中优化整体项目管控效率,确保组网通讯工作更加有效。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有效实现组网通信,也能借助子节点和节点仪器完善数据分析和汇集,从而优化设备管理效果。

1.3 无线局域网技术

这是最为常见的技术类型,能针对有线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局域网扩展和延伸作用符合标准。在无线设备使用的过程中,有线网络使用无线网卡就能建立相应的通讯关系,确保设备传递和有效使用的完整性。需要注意的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灵活性较强,并不会受到线缆的限制,能在工作站内进行随意设置,且不会影响整体通讯质量,具有一定的便捷化优势。另外,技术本身的成本较低,无需进行大量的工程布线,能在节省物力资源的同时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提高安装的便捷化程度,加之其不受空间限制,实现较大的网络覆盖面,在实际应用中较为受欢迎。

2 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安全措施

在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除了要整合技术体系外,也要结合实际需求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安全管控机制,保证管理流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体运行体系的完整性。

2.1 优化网络架构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的实效性和安全性,就要整合管理流程,确保具体问题能得到具体处理,优化具体运维机制。操作人员借助端口访问技术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确保一些没有授权的使用者不能访问端口。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对端口进行地址认证,并且对IP地址进行绑定设置,确保用户能对在安全的环境中使用基础性网络。用户只需要输入密码就能通过相应的认证,保证网络使用效果符合预期。另外,在技术运行过程中,能进行安全性等级较高的网络使用和管控,并且保证网络连接的有效性,能为局域网连接和远程网络连接提供较好的环境。安全技术的应用中,主要是对IP地址进行加密处理,保证用户能有效认知基本性能,为安全使用技术结构和局域网分析提供保障。

2.2 优化安全认证

为了确保整体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安全性,也要对具体应用过程进行系统化管控,强化用户使用中的安全认证,对一些没有注册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网络进行集中阻止,保证用户使用过程能更加优化。需要注意的是,在身份认证以及访问特权管理工作中,要利用加密方式提高认证效率,整合安全性价值和管理水平,提升无线网络部署效率。也就是说,技术人员要对认证过程进行全程加密,保证使用安全性的完整性和实效性。加密操作要结合实际运行需求和技术体系,确保技术能得到有效的安全保护,满足使用安全性需求,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也能促进各个环节的安全运行。

除此之外,技术人员也要对无线网络展开定期检查和检测,落实安全使用机制,按照标准化环节升级管理效果,为后续运行管控机制提供保障。

2.3 升级安全内核

为了有效提升管控效率,技术人员要积极落实系统化内核升级机制,确保无线电子通讯技术能具备相应的入侵检测技术,维护后续技术运行实效性。在操作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保证安全性能,就要对操作系统进行内核测试,应用删减和改造工序减少设备中存留安全隐患的几率,升级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完整性,保证应用机制的最优化。

(1)要对网络进行安全漏洞的扫描和修复,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时监督和管控,集中开展技术运行修复管理,确保运维系统的有效性,也要整合管控流程和技术维护体系,应用更加全面的处理机制,提升修复管理水平,为后续计算机安全管控升级奠定基础。

(2)要借助系统安全程度的判定结果对设备使用安全等级进行判定,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设备的工作参数,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具体问题落实有效的管理机制。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系统中出现的漏洞问题和病毒入侵问题,要整合处理机制,建立定期安全扫描机制,升级问题处理效果,确保管控体系的完整性,也为后续工作效率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无线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要集中关注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安全管理水平,整合管控机制的同时,升级管理流程和管控力度,有效关注安全性机制,确保能在应用新技术解决相关问题的同时,全面优化无线网络体系的运行方式,从而整合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为后续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推广提供保障,实现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炯鹏,新时期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安全论述[J].数字化用户,2013 (17):106-106.

[2]吳达成,探究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安全[J],大科技,2 017 (14):285-286.

[3]杨念.新时期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安全论述[J].科学与财富,2014 (08): 323-323.324.

猜你喜欢

类型应用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