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一代数字电视多网融合系统的研究

2018-02-25李卫杰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12期
关键词:智能终端数字电视移动互联网

李卫杰

摘要 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系统的优势,使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被灵活的利用。通过新一代智能媒体传输协议技术,使广播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相互融合,互联互通。通过多网融合技术,使移动终端、电视可以智能交互,让用户更好的利用媒体资源,让电视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广播网 互联网 数字电视 多网融合 移动互联网 智能终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需求的多样化,互联网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电视广播系统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低。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赶上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脚步,电视广播系统的创新是必然趋势,新一代数字电视多网融合系统,主要是把广播网、互联网(有线网、Wi-Fi)、移动互联网(4G、LTE)等多个网络融合,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广播网的优势,同时融合互联网的特性。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的生活。

1 多网融合系统的主要结构

多网融合系统,主要包含:广播网、互联网、LTE (4G)网络。不同网络通道包含不同的设备。广播网是由:服务器、DTMB广播发射器、广播发射天线、广播接收天线、DTMB广播接收器、网关、播放设备、电视。互联网主要包含: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网关、智能终端。4G网络主要包含:服务器、核心网络、基站、手机。主要结构如图l所示。

2 多网融合系统下的媒体傳输

多网融合系统,采用多视角的媒体传输,体现该系统的技术特点。多视角主要是指,主视角或主画面通过广播通道传输,辅视角通过网络通道传输。最后在同一个电视屏幕上各个视角的画面同步显示。界面布局图如图2。

主视角在服务器端经过视频编码、打包后通过广播通道传送,多个辅视角在服务器端经过视频编码、打包后通过网络通道传送。主视角、辅视角码流的关联节目信息通过打包后由广播通道传送到客户端。主视角与辅视角码流在打包时均通过UTC时钟进行同步标注,用于保证终端能够同步播放。终端在播放主视角视频时,智能终端可以通过APP操作,把辅视角以点播的形式,终端相应的位置播放,终端利用各个视角的时间关联信息,通过同步算法,使主辅视角可以同步播放。智能终端本身也可以通过点播的形式,播放辅视角且与终端播放同步。

3 多网融合系统同步技术

多网融合系统,实现多视角同一屏幕同步呈现,对同步的要求的精确度非常高,精确度太低,人眼可以区分明显的不同步,影响观看效果。多网融合系统,通过同步技术,实现了同步误差在200ms以内,帧率为30帧的视源,误差在3到5帧。同步技术的实现,主要包含:多网融合系统各个设备间的时钟同步,各个设备或视角播放时的音视频同步,多个设备间播放的音视频同步。

多网融合系统各个设备间的时钟同步是指,各个设备时钟参考同一时钟,为音视频同步提供同步的必要条件。设备间时钟同步是通过NTP服务器对时的方式实现的,同步精度在微妙级。设备时钟同步了,各个设备音视频同步根据设备系统时钟,同步实现。为了保证各个设备间播放的同步,音视频同步没有选用音频时钟为基准。通过自定义的NTP时钟作为基准,音频和视频播放都以NTP时钟为基准,这样保证所有设备播放的时钟基准也相同,音频同步算法也相同。达到同步的目的。

4 结论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pad等智能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便利。只能做在电视机前面才能看电视的时代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多网融合系统突破了,单广播的封闭模式。对电视的应用和电视广播系统的发展,起到了改革创新的作用。多网融合系统,发挥各个网络的特点,通过优势互补,让内容资源共享,电视的形式更加丰富,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ISO/IEC JTC l/SC 29 w15235,Highefficiency coding and media deliveryin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s.

[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dvancedmedia coding -Part 6:Smart MediaTransport.

[3]ISO/IEC DIS 23008-1 2nd Edition.MPEGmediatransport(MMT).

[4] ISO/IEC, Informa tion technology -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Systems,April 2014.

猜你喜欢

智能终端数字电视移动互联网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