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促进措施研究
2018-02-25张春玲
张春玲
摘要: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成为困扰众多高校毕业生的难题。在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实现个人就业、带动就业、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现状,并根据研究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路径和方法,即“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大学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社会要转变观念,提供优质服务;高校要进行教育改革;大学生要自强不息,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创业问题 路径和方法
课题:本文为(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促进措施研究”(项目批准号:JRS-2017-1184)的成果之一。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努力激发和挖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使他们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新动态与创业的新契机,为他们的学习和创业指明前进的方向。
一、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
1.高校毕业生创业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政府要大力促进就业创业,逐步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加强对自主创业、新就业的支持,促进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事关千百万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了559万人,在2009年,这一数字己达到611万人,2016年高校毕业生达到765万,“历史新高”己成为描述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关键词。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和结构性改革的双重考验。
从另一方面看,创业是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国的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自主创业可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不仅使大学生本人就业,还可以提供工作岗位给更多的人,帮助其他人就业。其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目前,一批小微企业就是自主创业造就的,而小企业的未来就是中型和大型企业。新成立的小微企业数量众多,使得经济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第三,大学生创业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是高技术的拥有者,利用自己专业优势创业,既实现了校企结合、教科研与实践相结合,也很好地实现了高校大学生创业与社会的融通。
2.大环境制约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从某种角度讲,高校扩招随之而来的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剧增造成了“知识失业”现象,而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失为解决当前就业难和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大学生创业比例并不高,主要是因为缺乏创业经验、创业资金和不够完善的创业大环境等问题的制约。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教委发布的《2017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指出,截至2017年10月31日,2017届北京地区92所普通高校(不含科研院所)共有毕业生230290人,就业率为9 7.4 6%。而在创业方面,有1425名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仅占毕业生总数的0.62%,这个比例相对偏低。在选择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中,本科生这一学历层次比例最高。他们选择创业的门类集中在财经大类、公共事业大类和艺术设计与传媒大类。
3.近年来创业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态势
随着国家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向高校毕业生倾斜,大学生创业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某大学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有创业意向的在校大学生占比接近90%,有强烈创业意向的占20%,他们主要创业领域涉及农业、和文化、餐饮、信息技术等服务业。这一现象说明创业已经成为部分大学生就业的趋势。同时,近年来中国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报告指出,自主创业大学生的比例,随着毕业生的逐年增多,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会不断增加。
目前,有些大学生从身边的商机出发,选择了成本投入小、易于开拓市场的服务类产业。也有一些高校的毕业生利用自身专业的优势,进行高科技产业创业,而后争取到一些企业的融资或投资,从而创业成功。
二、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建议
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1.政府要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1)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政府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将高校毕业生创业纳入本地区统一的促进创业工作体系,加大对毕业生创业资助、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担保和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2)鼓励自主创业。政府应对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规费优惠和减免;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工商注册等费用;对创办公司的,注册资本可分期缴纳;对首次创业成功和吸纳其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文件,给予一次性补贴;对创办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3)鼓励高校毕业生入伍,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政府应鼓励优秀毕业生参军入伍,即使部分大学生解决了就业,也有利于军队素质的提高。
2.社会要转变观念,提供优质服务
转变就业观念。社会不能让大家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不能让大家认为上大学就一定能找到一份体面的高收入工作,在就业时只倾向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而不愿意到基层民营企业或自主创业,更不要让大家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社会要让大家真正认同职业无高低贵贱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要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争取早日建立起来,加强社会人才需求的预测研究和报告,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3.高校要进行教育改革
(1)毕业生就业情况是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高校改革与国家人才需求、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高校教育改革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加快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市场急需的人才。
(2)开展职业培训,尝试校企联合。学校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让毕业实习成为学生就业前的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联合,收集需求信息,大力加强就业市场的调研和开拓,加强就业渠道的系统管理,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库。
(3)推进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首先,学校拥有雄厚的智力知识资源,拥有很多创业优势项目,特别是高科技方面。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分布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凝聚着一大批高水平的科学家、学科带头人,拥有学科综合、交叉和渗透的优势,是科技創新的源头,能够提供对社会有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并且每年高校获得的研发经费不少,这些宝贵的科技人力资源和研究项目及成果,是高校科技自主创新的最大优势。其次,高校要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兴趣。高校除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开展自主创业之外,还要对自主创业进行必要的实践指导,辅助学生创业。
4.大学生要自强不息,努力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
首先,努力提升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身心素质。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到企事业单位的基层顶岗工作或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为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第三,端正就业定位。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要面对现实、更新观念,根据自身实际和市场实际需求状况,转换思路,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创业。毕业生在创业时首先要考虑所学的专业,做到专业特点与职业要求相配,发挥专业优势。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z].国办发[2004]35号.
[2]都阳,创业是改善就业结构的重要途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22).
[3]中国政府网,马凯:为就业创业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7-09/15/content_5225467. htm. (201 7-9-1 5).
[4]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的若干意见[z].http://zij in.9ljob.gov.cn/news/view/aid/6 79 70/tag/zcfg. (201 5-1 023).
[5]陈航,论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与策略[J]人才资源开发,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