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四驱双核”高职院校服务型教工党支部模式探索

2018-02-25王化杰陈国玖方向红袁梦媛

理论观察 2018年10期

王化杰 陈国玖 方向红 袁梦媛

摘 要:教工党支部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肩负着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的重要职责。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教工党支部工作,需要明确功能和定位、创新载体及建立有效的措施保障。本文以构建“四驱双核”高职院校服务型教工党支部模式为探索,确定将“服务专业发展、服务学生培养”作为双核心,通过创新驱动、品牌驱动、目标驱动和任务驱动的“四驱”措施保障,实现教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期为丰富基层特色党支部建设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特色教工党支部;创建模式;高职院校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9 — 0120 — 03

2014年5月,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这是对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的深化,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思路创新和方式方法转型的必由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园地,如何有效的将这五大主要功能融入基层党建发展,与之成为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体,已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挑战〔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这就为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而教工党支部作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同时,如何打造一支特色鲜明、持续稳定和生命力旺盛的服务型教工党支部,应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管理相对比较宽松,教师党员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往往造成党支部党建工作实效性不强〔3〕,主要体现在:理论学习浮于表面、组织生活会内容过于单一、党务与业务脱离等突出问题上。长此以往,教工党支部不能紧密围绕所在学院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开展党建工作研究和实践,就失去了党建工作重心、背离了学校/学院发展的基本职能,必将失去其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谈党建服务的形式主义。同时,没有充分得到(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过程中的思想引领、政策分析、理论研究指导和实践活动支撑,学校/学院各项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也会差强人意,很难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因此,明确高职院校教工党支部服务的定位和功能,有效柔和党建工作与专业发展、学生培养,创建特色服务型教工党支部,成为检验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

籍此,本文以构建“四驱双核”高职院校服务型教工党支部模式为探索,确定将“服务专业发展、服务学生培养”作为双核心,通过“创新驱动、品牌驱动、目标驱动和任务驱动”,有效提升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与学院专业发展、学生培养之间的契合度,以期实现党建发展推动专业优化、专业进步满足学生培养、人才质量满足社会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交互式的创建模式,为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服务型教工党支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现途径。

一、“四驱双核”服务型教工党支部的建设内涵和目标

(一)“四驱双核”服务型教工党支部的建设内涵

以构建“四驱双核”服务型教工支部为特色,把服务学院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作为创建工作的主线贯穿始终,通过创新驱动、品牌驱动、目标驱动和任务驱动的“四驱”措施保障,创新活动载体、机制载体和组织载体,探索性的将教工党支部服务关口前移,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教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逐步形式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以期全面推进特色教工党支部建设,持续提高基层党建质量,确保基层党支部发展的活力,为更好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奋斗。(图1为“四驱双核”服务型教工党支部建设内涵示意图)

(二)“四驱双核”服务型教工党支部的建设目标

1.服务专业发展将专业发展和教工支部党建工作有效结合,用教工党员对专业发展的促进,来体现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用党建工作对专业发展的引领,来实现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抓紧、做实,努力建成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实际效能的服务型党支部。首先,通过对教工党员专业背景、职称情况的统计,以人数和高级职称占优的专业为核心,重点打造成为特色专业,并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突出对专业技术、专业知识及专业复合度的柔和,逐步提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实施动态专业结构调整,建成一系列标准化专业课程模块。其次,以教工党支部为核心,特色专业为平台,全面投身(對口)脱贫攻坚战,在充分调研扶贫地(户)的具体情况后,结合校中厂、顶岗实习、专业实训/实践基地实际情况,尝试技术/业务帮扶(如定点回收贫困户的农作物用于学生实训环节中的原材料,或引导贫困户种植经济作物,依托相关专业实训/实习基地,进行深加工,使之转化成高附加值产品),确保脱贫攻坚任务的有效实施与顺利完成。

2.服务学生培养  将服务学生培养和教工支部党建工作有效结合,依托特色专业,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把培养满足社会、行业需要的高技能、职业化人才作为首要目标,把各级各类专业技能赛事、各个实训/实践环节以及顶岗实习等,作为师生互动、交流、提升的平台,用面对面的言传身教,增强专业认同感、自信心,为打造具有匠人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技能型人才夯实基础;其次,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而教工党支部作为学校基层党组织,一定要把学生专业技术、专业知识和复合技能的培养,同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运用“1+1”结对子,让每个教师党员对接一个学生班级,让思想政治建设落细落小落实,让课程思政活起来,充分发挥对接班级(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学生的主动性,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变化,用好这部分少数关键学生,为培养合格的新时代大国工匠提供前提保障。

二、“四驱双核”服务型教工党支部建设的载体与措施

(一)“四驱双核”服务型教工党支部建设的具体措施

1.目标驱动措施。构建“四驱双核”服务型党支部,要牢牢把握“服务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这两个双核目标,认真设计载体,有效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在双核目标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在服务专业发展上的目标,就是要用教工党支部中优势专业党员教师的合力,建设特色专业;用教工党员所具有的优势专长,服务特色专业,建立以首席教师为主的特色专业群,动态调控专业结构,逐步形成系列标准化课程模块;在服务学生培养上的目标,就是要真正关心学生,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政治追求、职业发展、个人成长、情感交流、生活帮助等需求纳入教工党支部服务范畴,实施精细化、过程化管理,持续增强教师党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2.任务驱动措施。紧密围绕“服务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双核心,通过任务驱动,确保教工党支部在专业发展、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逐步构建系统、稳定、长效的服务型党支部。任务一:课程(标准化/思政);第一,专业课程标准化建设,是有效推动特色专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践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保障,更是教师党员服务专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教师党员对专业课程标准化建设的主动性,能够有效带动专业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将有助于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团队,更好的发挥专业优势;第二,课程思政,是教工党支部服务学生培养精细化、过程化管理的重要措施,以“1+1”结对子,先在班级(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学生中打好根基,再通过这些少数关键学生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思想政治阵地,为有效掌控和引导学生思想政治脉搏和方向提供重要的政治保障;任务二:脱贫攻坚;把对口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教工党支部要以勇挑重任的精神,充分结合专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力求技术/业务帮扶,为决胜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

3.品牌驱动措施。“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将品牌驱动引入特色党支部建设,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与学院专业发展、学生培养有机融合,把服务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作为教工党支部党建工作的品牌来抓,使特色教工党支部建设成为多元化、综合性,具有标志品牌的服务型党支部。首先,发挥教工党支部中优势专业党员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合力打造特色专业,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增强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开发一系列标准化专业课程模块,通过示范、引导和推广,逐步产生良好的品牌驱动效应。其次,通过教工党支部对特色专业的引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载体,确保教工党支部服务专业发展的同时,突出在重要节点能够有效融入学生培养,通过各级各类专业赛项、实训/实践等途径,逐步培育出专业技能好、职业素养高,具有匠人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以此作为品牌驱动的内在效应,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4.创新驱动措施。特色教工党支部的创建,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要确保其具有稳定性和生命力,离不开党支部党建工作方法和载体的创新。构建“四驱双核”服务型教工党支部,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建立“1+1”党员进班结对子,即一名教师党员对接一个班级进行“微服务”,为掌握和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情况、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等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工作载体;例如,明确教师党员与对接班级学生或学生干部座谈会、班会及学期总结,每学期不低于1次;部署结合专业或时政等主题的课程思政,每学期不少于1次;针对班级(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专题研讨活动等,让教工党支部成为学生思想政治领域、专业方向、职业发展上的根据地;另外,以“微学习”作为教师党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新载体,通过媒体网络、个人身边报道的实事、正面的主题宣传内容,以“教工党员大家讲”等多种形式的互动,即增强了教师党员党性觉悟修养,又丰富了教工党员学习教育的方法,力求聚微成博,落细落实。

(二)“四驱双核”服务型教工党支部建设的载体

构建“四驱双核”服务型教工党支部过程中工作载体的选择与创新,事关能否充分调动好教师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四驱”的原发力量,从而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事关能否逐步打造成服务型教工党支部持续推进“双核”迈向纵深的阵地,从而筑牢党支部的战斗堡垒阵地功能;这就需要实现载体选择与创新的准确把握,将特色教工党支部建设与教师党员业务发展相联系,让教师党员对业务发展的热情、对时政理解与把握转化为服务学生培养上的具体行动,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

1.活动载体  (1) 以“1+1”党员教师进班级为活动载体,为掌握和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情况、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等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工作载体;(2)以示范特色专业建设为活动载体,集中发挥教工党支部中优势专业党员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重点打造特色专业,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增强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开发一系列标准化专业课程模块。(3)以对口扶贫为活动载体,把对口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结合专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制定详细的扶贫计划,力求技术/业务帮扶,为决胜脱贫攻坚战做出贡献。

2.机制载体  对照学校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台账,制定出详细的数据分解表,并将特色党支部建设任务纳入其中,以统分结合的方式,实施过程化管理,便于及时发现和掌握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院党总支抓特色党支部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及时性,也有效保障了特色党支部创建与党总支标准化建设步调的一致性。

3.组织载体 通过从教工党员中选拔骨干教师担任教研室主任,将教工党支部服务关口前移,增加党务与业务的有效距离,为全面实施特色教工党支部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组织载体。

四、结语

高职院校特色服务型教工党支部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目前,各领域基层特色党支部建設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还未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示范样板体系,大量的模式探索与实证研究成为迫切需求〔4-5〕。建设成效好不好,将直接影响着学校/学院的发展,学生培养的质量,服务社会功能等的对接到位情况,也展现着教工党支部作为战斗堡垒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构建“四驱双核”服务型教工党支部,就是要实现用党建发展推动专业优化、专业进步满足学生培养、人才质量满足社会服务需求的一种多元化、交互式的创建模式;今后,将进一步通过对建设内涵、建设目标、建设措施与建设载体中各二级指标的细化,形成一套适合高职院校特色服务型教工党支部评价的指标体系,用于有效评估其建设成效,并及时反馈、诊断和完善特色服务型教工党支部建设,以期为其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依据。

〔参 考 文 献〕

〔1〕本报记者盛若蔚.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

〔2〕白永生,赵君.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成就检视及展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49-51.

〔3〕王秋方,王正.多措并举提升党组织生活实效性—以高校创建“服务型”教工党支部为例〔J〕. 人民论坛,2016,(35):42-43.

〔4〕程开华.高校专业型党建工作模式创新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8):42-46.

〔5〕刘启春,梁宇,王徐雪.师生共建之大学生党建模式创新研究〔J〕.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