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昂首奋进 珠江黄金水道更显成色

2018-02-25张建林

珠江水运 2018年2期
关键词:航务水运船闸

张建林

一条大江就是一条经济带,好的规划才能为发展引航。目前珠江水运发展的顶层设计是什么?

2016年8月份,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推进珠江水运科学的若干意见》,经过多方努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珠江水运发展规划纲要》于2017年先后发布,标志着珠江水运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珠江黄金水道的建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若干意见》、《行动计划》、《规划纲要》从战略、目标、方法、措施等层面发挥了规划引领作用,构建了从上至下逐层分解、从下至上逐级支撑的体系。

《珠江水运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畅通、安全、绿色、高效的珠江黄金水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航道方面,一是要解决碍航闸坝的复航工程,如龙滩、百色枢纽;二是要实行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工程,计划将南宁至广州的二级航道提升为一级航道,将磨刀门水道、西伶仃通道等出海航道纳入西江航运干线,提升江海联运服务功能;三是要“加密、提级”珠江三角洲航道网,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港口方面,要推进港口转型升级,打造集约化、规模化港口,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增强港口的辐射和集聚能力。

同时,要推进珠江运力结构调整,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加快水运信息化发展,促进水运绿色发展。

今年珠江航务管理局将开展珠江水运发展战略研究,不断更新和完善珠江水运顶层设计,更好服务交通强国战略。

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是珠江的“遵义会议”,会议的效果显著,成绩斐然。近几年来高层协调机制的发展情况如何?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珠江水运发展新要求,加强水运发展协调,加快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珠江水运体系,从更高层次统筹推进水运规划与管理,珠江航务管理局在交通运输部的指导下,借鉴长江水运发展经验,提出了依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会议建立珠江水运发展协调机制的建议,并得到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积极支持。

2015年12月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了2015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会议一致同意依托泛珠合作平台建立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并在泛珠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期间召开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会议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2016,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珠江水运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2017年,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行动方案(送审稿)》。

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成立几年以来,已经成为解决珠江水运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新的路径,成功推动龙滩、百色枢纽通航设施建设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

下一步,珠江航务管理局将扎实做好2018年高层协调会议筹备工作。今年的高层协调会议将跟随泛珠大会在广州召开。目前珠江航务管理局还在与各省区商讨议题。

珠江一水贯穿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的建设离不开珠江。在新的一年,珠江将如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为其经济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珠江作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大通道,贯穿泛珠区域9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南亚、东南亚陆水相连,具备连通“两大江”(长江、珠江)、沟通“两大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巨大发展潜力。正如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王建华曾经说过的,“如果说粤港澳大湾区是一张坚实强劲的满弓,珠江就是一支势不可挡的利箭,利箭配强弓!珠江水运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西部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伟大征程中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珠江航务管理局去年以来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珠江航务管理局要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结合珠江水运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实际,通过做好内地(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与港澳间海上运输部分业务的市场监督与服务,推进铁公水和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促进大宗货物陆转水运输,为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强的支持保障。

经了解,当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编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有关研究也正在开展。珠江航务管理局今年也将开展珠江水运服务大湾区的专题研究。

据了解,交通运输部已经把内地与港澳间海上运输部分业务的行政许可和市场监督职责委托给珠江航务管理局。目前内地四省区港澳航线水路运输情况如何?

2017年8月,根据中央编办的批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珠江航务管理局新“三定”规定,进一步明确了珠江航务管理局作为交通运输部的派出机构,承担珠江水系航运行政管理职责,同时,受部委托新增开展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市场监管,内地与港澳间海上运输部分业务的行政许可、航运管理事务协调,粤港澳公用航道管理等相关工作,辖区范围扩充到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福建6省区。今年1月9日,交通运输部委托珠江航务管理局负责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与港澳间客船(含邮轮)、1000载重吨以上的集装箱船和液货危险品船运输业务的行政许可、市场监督管理及相关事务协调工作。

目前,内地四省区(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经营港澳航线的水路运输企业共计290家,营运船舶1789艘(含港澳运输在内的所有船舶),总运力419.1万载重吨,1.49万客位。其中经营港澳航线:客船67艘,1.49万客位;集装箱船(包含多用途船)875艘,165.04万载货吨;危险品船49艘,15.1万载重吨。涉及珠江航务管理局行政许可范围的船舶包括:客船67艘,1000载重吨以上的集装箱船(包含多用途船)665艘,1000载重吨以上危险品船32艘。

目前经营内地四省区至港澳航线邮轮运输的企业有4家,且均为外籍邮轮公司。以往部里主要根据申请人的申请,结合实际批准若干航次。2017年共批准广东(包括广州南沙和深圳蛇口)、海南(主要为三亚)、福建(主要为厦门)至香港的104个航次,无至澳门的航次、无至广西的航次。广东的客、货运输以珠三角地区为主,客运量几乎全部發生在珠三角地区。endprint

从2002年《国际海运条例》实施至今,仍没有专门针对港澳海运管理的有关规则。具体实施管理主要依据各省规定,而各省规定也有所不同,部分宏观调控政策及规定已经不适应港澳航线水路运输市场的发展。珠江航务管理局正在研究起草《港澳航线水路运输管理办法》,目前已经拟制了从事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与港澳间海上运输部分业务许可服务指南和操作规程,希望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下一步,珠江航务管理局还计划协调建立港澳航线企业运输联盟,增强中小航运企业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引导解决中小型船舶公司众多、市场竞争力差的问题,为港澳航线水路运输市场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琼州海峡曾经也存在“过海难”的问题,现在据说已经改观了很多,详细情况如何?

早些年,受制于港口基础设施条件和客滚船运力,广东、海南两省港航企业从个体利益出发,各种博弈导致两败俱伤,市场秩序受到冲击,老百姓的出行也受到很大影响。2012年,交通运输部将琼州海峡客滚运输的安全监管交给珠江航务管理局管理。

2013年8月1日,在交通运输部指导下,珠江航务管理局在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正式运行“轮班运营、定时发班”模式,由两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监督实施,珠江航务管理局监督检查。琼州海峡的航运秩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经过这几年的磨合和改进,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整体趋向平稳、安全、有序,“大轮班”模式得到严格执行,定点航班准点率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逐渐摆脱了以往“过海难”、“过海堵”的尴尬局面。2017年,粤琼两省新的《琼州海峡轮渡运输管理规定》相继颁布,为“轮班运营、定时发班”模式营造了更好的执行环境。

为全面提升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服务质量,珠江航务管理局还积极推进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文明服务工作,先后印发了《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服务质量规范(试行)》《推进琼州海峡客滚运输文明服务的意见》等,琼州海峡各港航企业积极响应,运输秩序得到持续好转,船舶准点率不断提升,船舶安全和卫生环境明显改善,旅客满意度不断提高。

2017年1月10日開始,珠江航务管理局又实行了购票实名制。在一周年之际,珠江航务管理局进行了暗访检查,发现实名制得到了广大旅客们的认可,大家认为更安全、放心了,都积极配合出示证件,整体出行秩序变得更好了。由于客滚运输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有更多旅客愿意选择这种出行方式,旅客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17年,琼州海峡进出岛旅客1497.5万人次,同比增长11.2%;进出岛车辆309万台次,同比增长20.8%。

绿色发展是当前国家各项工作的主旋律。2017年9月25日,2017年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行动方案》,目前珠江水运在绿色发展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2017年9月25日,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审议并原则通过《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行动方案(送审稿)》,明确了加快生态航道和绿色港口建设、推进运输船舶绿色发展、优化水路运输组织和提升绿色水运管理能力等6个方面37项主要工作任务,为珠江水运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珠江水运绿色发展正在积极推进。珠江航务管理局正在实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实施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提前报废更新政策,研发推广高效、节能、环保型运输船舶,推广应用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实施了珠三角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政策,强化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积极开展港口“未批先建”专项整治,依法加强岸线资源保护。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LNG的推广和应用。为了进一步推进水运行业LNG燃料的应用,促进水运行业节能减排,加快绿色水运建设步伐,2014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首批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珠江航务管理局同广东、广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西江干线大力推广应用LNG示范项目。

“西江干线广西段应用LNG示范项目”由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目前已建设LNG燃料动力普通货船22艘,建成投入运营1座水上加气站,制定了《西江干线船舶LNG加注服务管理手册》及《LNG燃料动力船舶过闸管理规定(暂行)》等标准和制度。

“西江干线广东段应用LNG示范项目”由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已建设3000吨级LNG燃料动力船舶4艘,购置LNG燃料动力车辆24台,目前正在开展船用LNG加注站的选址建设工作。

这些示范项目的成果,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下一步,珠江航务管理局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出台优先过闸等配套优惠政策,切实推进珠江水运朝着绿色发展的方向迈进,共同建设美丽珠江。

龙滩、百色水利枢纽未建过船设施是多年来困扰珠江水运发展的顽疾,对于今天说到“突破性进展”,到底是怎样的突破?

“上游不通”,是珠江水运发展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红水河、右江作为珠江水系“一横一网三线”高等级航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贵州两省南下珠江的重要出海通道。由于龙滩水电站、百色枢纽未同步建设通航设施,珠江水运通道就此阻断。多年来,珠江水运人一直在为此奔走呼吁。去年两会后,李克强总理对此问题作出了重要批示,在交通运输部有关司局的牵头组织下,龙滩水电站、百色枢纽通航设施建设被列为省部“十三五”重点项目,并与四省区共同发力,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直接协调,力争在“十三五”期开工建设两个枢纽的通航设施。

就在1月5日,龙滩枢纽通航设施建筑物由500吨级船舶标准调整为1000吨级船舶标准前期工作协调座谈会在贵阳召开。珠江航务管理局,贵州、广西两省(自治区)的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员会、港航管理局,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广西分公司、龙滩水电站等部门和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大家在多年的分歧之后,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同意将龙滩枢纽通航设施建筑物由500吨级船舶标准调整为1000吨级船舶标准。目前已委托设计院开展建设方案调整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endprint

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资金分担方案和项目法人设立也已形成初步共识,为“十三五”期开工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前珠江水运因闸坝通航问题没解决好无法实现上通云贵,还不能称之为全流域黄金水道。龙滩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建设,可以说是推进珠江黄金水道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现阶段,珠江航道建设方面都有哪些重大工程?

航道是水运的基础,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珠江是我国的第二大通航河流,交通运输部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珠江航道的建设,同时也给予了非常大的资金支持。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在交通运输部和沿江各省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珠江航道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2017年,珠江水系预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80亿元,连续第六年投资规模超过50亿元。

一批重点航道工程加快推进,航道通航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由于百色、龙滩枢纽过船设施没有建成,上游不通,因此目前珠江航道的建设主要集中在两广,其中广西的航道工程主要以枢纽和船闸建设为主,广东的航道工程主要以航道整治为主。2017年,西江航运干线的第一级邕宁枢纽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邕宁船闸率先建成,于2017年12月1日通过试通航验收,邕宁船闸的建成能有效解决下游西津枢纽至上游老口枢纽航段的航运水位衔接问题。另外,西津二线船闸、贵港二线船闸、红花二线船闸,以及大藤峡枢纽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随着枢纽、船闸的陆续建成,广西主要高等级航道基本实现全面渠化,航道通过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水运的優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为流域经济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2017年,广东航道整治工程的重点是西江(界首至肇庆)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和西伶通道内河航道整治工程。西江(界首至肇庆)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全长171km,是西江航运干线广东与广西的连接段,这里的“四滩”分别是都乐滩、蟠龙滩、新滩、界首滩,是有名的浅滩,原有的通航条件较为恶劣,不仅弯曲狭窄,且礁石较多,加上近年来船舶吨位日趋加大,枯水期经常难以满足大吨位船舶的通航要求,一直是制约两广水上交通大动脉安全畅通的瓶颈,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交工验收。

西伶通道内河航道整治工程南华至广州港出海航道(共76km),建设连接西江航运干线和伶仃洋两岸港口群的水运主通道,工程建设将对实施珠江门户战略,适应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满足内河水运货运量不断增长和船舶大型化发展需求产生重大积极作用。目前西伶通道内河航道整治工程现场已全面完工,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过去的长洲枢纽船闸拥堵成灾,现在的长洲枢纽船闸畅通无阻,同时货物通过量逐年攀升,这对珠江水运发展是一个极好的促进,也证明珠江水运的蓬勃活力。当前长洲枢纽船闸的情况如何?

长洲枢纽是西江航运干线的最后一个梯级枢纽,是云贵和广西水运出海通道的必经之路,处于西江航运干线的咽喉位置,长洲枢纽船闸的地位就相当于长江三峡船闸。

自2007年长洲枢纽建成以后,有效地改善了航道的通航条件,也使得沿江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反过来对水运的需求也不断增长。由于一、二线船闸通过能力不足,一到枯水期就频繁堵船,其中堵船最多的一次达到1500多艘。期间,引起了交通运输部的高度关注,交通运输部的相关领导多次对滞航问题作出批示,为更好解决滞航问题,相关部领导和水运局领导都曾到现场进行过协调和指导,珠江航务管理局作为部的派出机构,直接派驻人员在现场开展船舶滞航协调工作,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一起共同做好通航保畅工作。

2015年三线、四线船闸相继建成试通航后,一至四线船闸单向总通过能力达到1.36亿吨,成为目前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的单级船闸,有效地解决了原来设计通过能力不足、制约沿江经济发展的问题,为促进沿江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也一举激活了西江航运干线的水运潜力,货物通过量连年攀升,并逐渐成为我国水运发展的耀眼明珠。据统计,2016年,长洲枢纽船闸完成货物通过量6953万吨,同比增长10%,过闸船舶总数为83147艘次,同比增长2%。2017年10月长洲枢纽船闸单月过闸船舶数超过1万艘次,货物月通过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并连续3个月突破1000万吨。2017年,长洲枢纽船闸完成货物通过量9880万吨,同比增长42.1%,逼近亿吨大关。曾经“千帆待发”的堵船场景,已经一跃变为“万舸争流”的水运盛况,珠江黄金水道更显黄金成色。endprint

猜你喜欢

航务水运船闸
理事单位风采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船闸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中海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用于船闸撞击防护微孔塑料的计算与分析
长江航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