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阅读导析法的创新应用

2018-02-25江苏东海县黄川桃李小学2223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1期
关键词:庐山陶行知荷花

江苏东海县黄川桃李小学(222300)

导析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广泛应用。教师在具体应用时,需要从不同视角展开教学发动和切入。情境导析、质疑导析、对比导析,都可以成功激活课堂积极因素,形成重要的教学促进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一、情境导析,调度课堂氛围

情境导析设计时,教师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直观展示机会或思维触动条件,能够成功调度课堂积极因素,形成重要的教学激发动力。教师生动讲解、故事导入、案例列举、经典解读以及多媒体展示,将丰富的图片、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传递到学生面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激发力,为他们顺利进入文本核心创造良好条件。

如教学《庐山的云雾》,课堂导入这样设计:“提起庐山,想必很多同学都比较熟悉,这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有谁去过这里?不妨给大家讲讲见闻。”有学生说:“庐山山势险峻,以雄、奇、险、秀著名,被称为避暑胜地。庐山景色是非常优美的,进入庐山好像来到了仙境一般,山腰云雾缭绕。”教师继续引导:“提起庐山,李白有一首诗写得特别好,大家能够想起来吗?”学生开始背诵诗句。教师解读:“庐山瀑布非常著名,庐山的雾也非常有特点。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看看这庐山的雾到底奇在哪里。”学生听教师这样一说,学习兴趣大增。

教师没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而是让学生讲述,利用古诗背诵推动课堂情节的发展,学生倍感亲切,课堂调度效果也更为显著。

二、质疑导析,激活教学思维

“学然后知不足。”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展开质疑活动,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深度探索的机会,也能够顺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不断实践体验中完成学力成长。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帮助解读,导析操作顺利展开,学生学习思维自然启动,课堂教学渐入佳境,这无疑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荷花》学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质疑活动:“认真阅读文本,根据自身理解,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看谁的质疑更具有价值。”学生开始阅读文本,纷纷提出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去看荷花?这里的荷花有什么特点?课文题目是‘荷花’,却用很多篇幅写荷叶,这如何理解?作者为什么将这幅画看作‘活的画’?通过看荷花、荷叶,大家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感受?”问题不断提出,教师对问题进行整合,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开始议论、研究,给出自己的解读。教师对学生的回馈表现给出专业评价,并继续引导学生展开深度解析,使之逐渐形成深度阅读学习认知。

学生通过质疑、释疑,对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质疑本身就是一种主动学习行为。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质疑活动,因为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学生的质疑价值更高,学习效果也更突出。

三、对比导析,拓宽学习视野

对比阅读是教师较为常用的方法。学生阅读文本时,如果没有对比对象,其阅读感觉会非常平淡;如果能够展开对比阅读,并在不断对比体验中构建阅读认知,其操作过程会更为丰满,学生感知也会更为深刻。

对比性导读需要建立对比点,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认知思维有更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顺利调动学生的阅读感知。如学习《放飞蜻蜓》这篇课文时,教师在阅读引导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陶行知先生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怎样的?孩子接受情况是怎样的?如果陶行知先生不是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而是直接斥责批评,其效果会是怎样呢?”因为问题都比较简单,学生很快就形成了学习共识:“陶行知先生面对孩子们,先是接近他们,给他们讲解蜻蜓的特点,然后以商议的口吻让孩子们放飞蜻蜓,孩子们愉快地接受了。如果陶行知先生直接采用批评的语气对待孩子,这些孩子可能也会放飞蜻蜓,但却得不到一点教益,也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更学不到这些有益的知识。”教师给出自己的点评:“陶行知先生教育方法很温和,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与我们今天倡导的主体意识是一脉相承的。”

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假设的条件,创设了对比阅读学习机会,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形成了一定的感知体验。对比阅读未必要用两个文本,采用假设形式设计对比情境,一样能够获得理想的阅读学习效果。

导析法由“导”和“析”两个方面构成,“导”是教师的引导,“析”是学生的分析,导析是师生的良性互动。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展开引导,让学生的学习思维顺利启动,并在不断探索、体验、归结中形成学习认知。

猜你喜欢

庐山陶行知荷花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做一次庐山客
毛泽东登庐山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李白 庐山谣》
荷花
夏天的荷花